高中地理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時間:2022-11-26 03:54:06

導語:高中地理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策略

[摘要]在“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指導學生學習方法、輔助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以此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高中地理;自主學習;培養策略

一、激發興趣,調動自主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完成的首要任務就是讓學生產生興趣,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以此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1.導課激趣。教師應設計出具有深刻思想、濃厚感情、齊全功能、精細表達和亮麗色彩等特征的導言,這就需要興趣作為輔助。優質有趣的導課能激發學生的熱情,對課堂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學“洋流”的課上,我截取了電影《泰坦尼克號》的部分內容,并結合語言進行引導,有效地幫助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地理課的導言可以利用豐富的素材來進行,包括和地理相關的現象、趣聞、謎語、地理之最以及新聞、漫畫、歌曲、詩歌等。2.活動激趣。拉近學生與地理教學內容的距離,為他們創造能直接感受地理知識實用功能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還能收獲成就感,進而強化了學習興趣。學過“地球的運動”一課后之后,引導學生觀察當天的太陽,確定直射點、運動方向、晝夜長短和相應的變化規律。這些活動的有效開展,賦予課堂更多的活力,同時幫助學生對新知進行了鞏固。

二、以生為本,引發自主學習動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整個學習活動進行的內因,要促使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就需要讓他們產生學習的動機,從而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1.適時創設情境。要想學生能對所學內容產生足夠的興趣,就必須讓學習過程充滿趣味性,而要在高中的地理課上做到趣味教學,就需要教師在教材知識的基礎上,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聯系,確保創設的教學情境貼近學生生活。例如,對“工業的區位因素與區位選擇”這一課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搜集學生知道的工廠的平面圖給學生在課上展示,并提出問題:“假設現在你要給工廠選址,你會怎么選擇?應注意到哪些關鍵因素?”這樣的形式,能夠順利地刺激學生探究的興趣和欲望,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2.結合生活實際教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前,要做到對教材進行深度挖掘,找出其本質,并聯系實際生活事例,以此豐富課堂教學內容,也拉近了學生與地理知識的距離,能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極大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例如,教進行“月相和潮汐變化”的知識的教學時,可以聯系學生對月亮的了解,回想月相隨時間的變化規律,并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方式,有效地實現了生活與地理的對接,幫助學生更高效地掌握地理知識,培養起對地理學習的濃厚興趣。

三、引導實踐,提升自主學習效度

借助實踐活動,能夠有效地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靈活地運用于現實問題中,是對知識的有效鞏固以及深化拓展,同時也可以極大地拓寬學生視野,使學生對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訓練和提升,這也是對探究意識以及自主學力的全面提升。例如,在教學“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這一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當前城市變化展開分析,探討伴隨著改革進程的深入,城市經歷了怎樣的改變,并且嘗試分析產生變化的原因。學生既能夠對教材知識產生更深層面的理解,同時也強化了動手實踐能力以及獨立思考能力,提升了自主學力,使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活動,體會到成功的樂趣,樹立良好的自信心,必然能夠更積極、更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

綜上所述,教師要順應時代變化對教學的新要求,及時更新陳舊的教育觀,利用靈活的、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以使他們從小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從而幫助學生實現綜合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升,促進自主學習能力的不斷增強。

參考文獻:

[1]楊澤儉.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陜西教育,2008(7).

[2]鄭艷.高中地理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途徑研究[J].學周刊,2016(5).

作者:周碧珍 單位:福建泉州市永春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