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整合性教學研究

時間:2022-03-27 03:14:55

導語:地理整合性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理整合性教學研究

摘要:地理思想方法是地理學科的精髓和靈魂,在具體地理教學思想和教學實踐基礎上提出,同時又對地理教學活動進行理論指導。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組織教學才能充分體現地理學科特色、使教學內容“量少質優”、培養學生地理核心素養。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是指教師在地理思想方法指引下,創造性地整合和融合地理教學資源、教學要素及教學環節,在優化組合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實現系統優化“1+1>2”的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觸類旁通學會學習,單元主題式教學則是一種較好的實踐方式。

關鍵詞:學科思想方法;地理思想方法;地理整合性教學

1問題提出

高考改革采用“3+3”模式,必然會對地理產生影響。據江蘇省地理選考情況統計分析發現,地理學科在7門選考科目中成為“新貴”,學生選擇比例逐次提高,排在7門選考科目的前列[1]。這說明學生對地理學科有著極大的興趣,作為地理人在為此感到高興和自豪的同時又不得不理性的認識到,目前地理教學方面仍存在以“雙基”教育為主、學生“喜歡地理卻不愛學地理”、新課改流于形式等現象。除此之外,高中地理教學中還存在著這一現象:地理教師有講不完的知識,學生有做不完的習題,感覺老師煞費苦心但教學效果卻不如盡人意,嚴重者甚至會讓學生產生厭學心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樣做才能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問題無疑暴露出:地理教學中學科特色不鮮明,教學內容過于“繁”、“雜”、“多”,教師教學方式有誤。所以本文從地理思想方法出發,進行學科間、學科內的整合性教學研究,以期提出能有效改善這些問題的教學方式。

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進行地理整合性教學的必要性

2.1地理整合性教學的必要性。整合性教學意味著教育工作者創造性地將各種教學資源和各個教學要素及教學環節,經過整合、組合和相互融合,在整體優化的基礎上產生聚集效應,以圖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一種教學方式[2]。首先是學科之間,任何學科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地理學科自然也不例外,其發展和教學都離不開其他學科,如數學、文學、哲學、藝術等。地理整合性教學并非取消分科進行學科大融合,而是跳出單一地理教學方法的有限性,使其他學科成為外力,在學科滲透間使地理教學更容易進行、更容易為學生所掌握。地理學科對相關學科的依賴,如:考慮到數學中“空間幾何”的學習進度有些老師會把高中必修一中“宇宙中的地球”這一塊知識稍作后移。其他學科對地理學科的易化,如:趙伶立、黃驚鴻等所提倡的審美化視點結構教學,將教學中所有教學因素及其結構關系都按照美的原則(內在邏輯美、外在形式美等)進行審美轉化的教學[3]。在進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教學時,教師可播放“青藏高原風光”視頻:巍峨雪山、茫茫高原、如云牛羊等情境來進行情感啟動,然后思考:哪一地理因素起最關鍵的作用?地勢高(視點)———視點出發構造關系結構圖:怎樣影響當地的地理環境?與其他地理要素的關系?這種以感情為基礎,從點出發層層推理的地理教學有利于培養科學文化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其次是學科內部,地理學有兩個顯著的特征,其一是綜合性,地理學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科學,并且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地理環境是一個綜合體,各組成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綜合決定著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4]。如:工業革命之后,人類大肆開采煤炭等進行工業生產,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致使溫室效應加劇,氣候變暖,引發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現象。在地理環境中一個要素變化必然引起其他要素變化,也就是所說的“牽一發而動全身”。其二是地域性,地理學不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和空間結構,而且闡明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間運動、空間演變的規律。如:珠三角地區的“桑基魚塘”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土地的典型案例,若不因地制宜就如同前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不顧蘇聯地理氣候而學習美國種植玉米,終會失敗自食其果。2.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進行地理整合性教學的必要性。地理思想方法是人們在科學認識地球表層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及研究方法的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具有發現和解釋其他同類地理事物和現象的觀念與推斷法則,是分析、處理和解決地理問題的根本想法,是對地理規律的理性認識[5]。地理學科主要的思想方法有人地協調觀點、可持續發展觀點、空間觀點、因地制宜觀點、系統論思想、區位論思想、地圖法、地理實驗等[6]。這些思想方法是串聯起地理知識的主線,只有圍繞這一主線組織教學并讓學生牢牢抓住這一主線學習,才能將地理知識串聯為整體,學生才不會覺得地理知識如同散落的珠子一樣雜亂無章無從下手,并且能“依線串珠”自主學習。在當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地理教師不能本著“知識本位”的教學觀,做地理知識的“搬運工”。若盲目的在地理教學中追求地理課程的整合性,可能會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復雜性和難度,只有從地理思想方法出發整合,才能真正地做到“量少質優”讓學生減負,地理教師才能融地理邏輯和教育邏輯于一體。隨著生產力發展,各學科在分化的同時加強融合,各種知識間總是存在一定的聯系,而學科思想方法就蘊含在這千絲萬縷的聯系之中。整合地理課程資源、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地理思想方法是其中的主線,牢牢抓住這一主線就能在整合性教學中突出地理學科特色,發揮地理學科獨特的育人價值,培養必備的地理思維和能力,才不會在整合性教學中“迷失自我”。

3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的意義

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是立足于地理學科特色,順應時展潮流的一種教學方式,其優點主要有以下四點:一是促進教師綜合發展,教師融合語文、數學、藝術等其他學科進行教學,打破以前單一學科的局限性,增加教師專業知識的同時補充其他方面的知識,從而提升教師綜合素養,實現“一科多能”。二是促進知識的遷移與轉化,用其他學科易化地理教學,注重知識間的聯系和規律,使學生能舉一反三。三是利于學生地理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如地圖分析、空間定位、地理實驗等,有助于學生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四是培養創新性人才,這種教學方式注重培養綜合思維、問題探究和解決能力,利于提出創新性意見幫助解決如人口、資源、環境等時代問題。

4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的研究思路

4.1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的研究現狀。為了改善上述的諸多問題,在地理思想方法指導下進行地理整合性教學很有必要性,但是筆者于10月8日在中國知網上以“整合性教學”為關鍵詞和主題進行搜索時結果為16篇,以“數學整合性教學”為主題和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結果分別為13和3篇,而以“地理整合性教學”為主題和關鍵詞進行搜索時結果分別為1和0篇,這說明地理學科的整合性研究明顯不足。地理思想方法作為地理學的靈魂和精髓,而以地理思想方法為指導的地理教學研究也是寥寥無幾。4.2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的基本目標。如上所述,目前地理教學中仍存在以“雙基”教育為主,地理教師工作量大但教學效果并不顯著和學生學習負擔重等現象。在地理思想方法指導下進行地理整合性教學,精挑細選教學內容使之達到“量”的壓縮和“質”的提升,對學生做到真正的減負;使學生能在整體上把握地理學科基本結構,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規律,實現地理知識的遷移與轉化;在教學中積極創設情境,充分滲透地理學科思想方法,改變以往對地理知識和解題技巧的訓練,側重對地理思維和地理能力的鍛煉;通過探究活動和作業培養學生的地理能力,使之能夠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4.3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研究的實踐方式。為了改變目前地理教學中教學內容過于繁雜,學生停留在零散知識的記憶上的現象,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整合性教學提倡單元主題式教學,教學前教師首先依據地理思想方法對本單元知識進行梳理和篩選,盡可能地選擇出最能體現地理學科特色、學科基本結構的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先帶領學生對整個地理學科或單元知識進行梳理,學生對地理學科或單元整體結構有所把握后,教師對所篩選出的具體內容組織教學,最后進行復習或匯總整理。針對具體知識可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如圍繞人地關系、城市規劃、環境保護等核心問題進行探究教學,這樣學生能調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提升地理實踐力。這種“整體—部分—整體”的教學方式[7],需要教師深刻理解教材,努力創設有利的學習情境,積極引導學生挖掘和掌握地理思想方法。如此才能讓學生把握地理學科整體結構和地理思維方式,學會學習,不至于淹沒在知識的海洋里,生活在“題海”里。

參考文獻

[1]郭劍鋒.彰顯選擇發展個性———浙江省高考改革對高中地理教學的影響[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

[2]楊靜.基于學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學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1:23.

[3]黃驚鴻.新課程地理教學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07.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5]袁孝亭.基于地理思想方法的地理課程與教學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0(7).

[6]申大魁.基于學科思想方法的課程與教學研究[J].高教探索,2016(11).

[7]李松林,楊靜.基于學科思想方法的整合性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1(1):46.

作者:于娜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