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時間:2022-07-05 09:18:39

導語: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地理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摘要】當今時代,萬物瞬息萬變,皆與時俱進,教育也無例外,當今教學不僅要注重學生的知識完善,更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而非生搬硬套、只知道標準答案的思維。而高中地理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素養的重要課程,同時也是地理課教育的關鍵環節。文章結合現今高中地理教學實例探討如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關鍵詞】高中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方法

地理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學科,如若單單學習理論,這會覺得枯燥無味,如若僅僅從事實踐,又會缺斤少兩,無法構建自己的學習體系,而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結合,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概括、抓重點之能,二者之和便成就了綜合思維能力,故在地理教學中需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缺一不可,這可讓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更加適應,不至于讓學生有著現今都有GPS等一系列高科技產品,何須學習地理來浪費時間的地理無用論。那么下面我們展開談談為什么要培養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及如何培養?

一、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的培養

1.培養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是教育局在新一輪的課程改革中重點指出的一項理念,教育界各專家學者皆認為培養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符合地理學科對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的要求,當今教育決不可停留在紙上談兵上,畢竟紙上得來終覺淺,且對理論的長篇大論,也是現今學生所厭惡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今學生最煩老師老生常談、滿口生澀難懂之詞侃侃而談,學生不僅聽不懂且已被網絡上的讀書無用論給洗腦,覺得學了考大學便無其用處,沒了學習的動力,只是老師一揮鞭學生便走一步,懶懶散散,沒了目標。而且地理學科的學習最好能讓學生運用地理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并將這種能力運用到其他學科,甚至生活中,或未來工作中。且在新編的高中地理教材中,隨處可見綜合思維的痕跡,俯仰皆是。而且在近幾年高考試題中,主要考察的是學生實踐學習的成果,常見的設問多為“評價……條件、措施、影響、危害及如何看待如何解決、分析……原因”等等。2.地理學科有其非同一般的研究方法、思考方式及不同的研究對象有著不一樣的學習方式方法,這也是地理學科所具有的獨特價值。當學生可以對我國地勢和他國國情侃侃而談,可以解釋冷暖流的走向和來源,而當學生能自主回答這類問題時,會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一種榮譽感,學生就會還想去了解更多的內容、了解其他的奇觀,例如,北極光的形成、冷暖流的出現,住在海邊的學生也想著了解臺風形成及其路線的形成等等,讓學生對于學習地理的作用有更深的了解,對于地理有更多的熱情去學習。

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策略

1.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興趣,才有了不斷探索真理、不斷驗證真理的動力。”故在高中地理教學中也是如此,只有讓學生對地理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地理有關知識,學生才不會對地理的晦澀難懂產生抗拒、厭惡的心理,順利實現教學互動。因此,教師應改變常用的填鴨式教學思路,不要一股腦地倒知識,要學會尊重學生,讓學生對學習不再抗拒,可以根據地理的特性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與時俱進,來開展生動有趣的課堂。同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將枯燥無味、天方夜譚的知識點放于小視頻、圖片上,為學生生動而立體的展現出來,讓學生能在腦海中構建相關的知識體系的初步模型。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更想學更愿意去選地理來學,愿意花時間在地理上,能感受到付出的收獲。2.讓學生能夠自主構建自己的學習之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將知識像倒豆子一樣一股腦的倒給學生,而要讓學生有自己的思考自主概括和收納的時間,教師應該做的就是引導,合理選擇高中地理教學內容,要有其相關性,將其間的聯系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抽絲剝繭一層一層地自己理清楚,構建自己的學習思路。教師在選取教學內容時,注意多樣性、有趣性,從多種角度去選擇,可利用投票之類的方法選擇學生的興趣點。第一,先由整化簡。地理現象與地理事物之間有許多聯系和分化,每一個因素之間有聯系、有影響,牽一發而動全身。因此要多角度,不同的分析邏輯,理解其不同點。如在講解西西伯利亞平原相關知識時,要先讓學生對俄羅斯的水文、土壤、植被、氣候、地貌等各種因素的特征收集,并對各要素間相關性進行分析,使學生意識到形成這種地貌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在俄羅斯的地形走向如此奇異等,在西西伯利亞平原周圍有什么在影響著他,西西伯利亞平原上的生物對此地貌有影響嗎?等等,引導學生去辨別不同要素之間的互相影響的點,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辯證地去判斷。第二,引導學生從時間和空間縱橫分析。教師可借助地理內容中不同時間和空間中發生的異同變化,引導學生形成綜合思維。如在人口老齡化進程講解中,從時間維度看,各個國家的發展趨勢不同,不同發展階段中,人口老齡化面臨的問題及其表現不同;同一時期,不同國家與地區的人口老齡化水平不同及其對應的措施不同。通過引導學生從時間和空間縱橫分析來了解人口老齡化發展及其特征,可讓學生更好地預測不同國家老齡化帶來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第三,不同人文原因所致不同自然景觀。不同地方和國家具有不同的風俗習慣和自然景觀,其組合是多種多樣的,但是理念卻是互通的,可以遷移使用。如在對西北地區農業特色發展時,可以引導學生結合當地的社會經濟條件、自然地理條件,并對其進行解釋,同時引導學生分析其他區域的經濟發展,讓學生逐漸養成綜合分析的習慣和學以致用之能。3.引發深思,激發學生在課后深入思考,教師應充分借助提問,引導學生對已學知識的不斷加深思考,激發學生探究性收集相關信息,對該知識點進行延展,提高學習的意識,使其學習之樹更加枝繁葉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我國人口的基本特點———人口老齡化,人口基數大”一課后,設計下面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針對我國目前的人口情況,若你是決斷者,你會采取什么方法去解決”學生帶著這一問題,主動思索,可以收集其他課外資料全面地對這個問題去思考,可以基于我國人口老齡化日漸嚴重,人口基數大使人口總量高居不下等國情深入思考,得出解決策略。

三、結束語

培養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措施遠不止文中提到的這些,地理教師應在實踐中深入探索,不斷總結,在充分把握學生基本情況的基礎上,因材施教,循序漸進,扎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根據不同的學生,教師應該也要與時俱進,去探索性的教學方法,可以為未來的教師指引一條更光明的道路,也可讓未來的教師基于現今教育探索出更高更好的一條道路,畢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更遠,讓教育界人才輩出,在未來可以讓各行各業出現更加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玲.高中地理教學方法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創新探討[J].黑河教育,2015(2):72-72.

[2]郭芳英.高中地理教學應該凸顯核心素養的培養[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6(1):23-25.

[3]張彥曉,梁彥慶.PBL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與管理,2015(9):115-117.

作者:溫暖寧 單位:福建省南平市邵武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