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應用
時間:2022-10-26 05:12:02
導語:案例教學法在法學教學中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我國法制建設進程速度的快速提高,法學已經成為人們目前追捧的學科之一。目前的高校的法學的教學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向更高的層次邁進,因此針對這一比較專業的學科教學工作是值得深入探討的。案例教學模式的提出,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讓學生對真實的案例進行必要的學習,有助于加深對法學的知識的學以致用,對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也是一種較大的提高。本文主要針對該教學模式進行闡述,目的在于加深對法學知識的理解,為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案例教學;法學教學;應用研究
近年來,國家教育部門對我國教育事業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而法律作為高校教育的首要學科至關重要。法學教育的側重點不應該僅僅是對理論知識的學習,更應該注重對實踐能力的培養,切實培養學生用法律知識親自解決實際存在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因此,法學教育要具有自身的教學特點,注重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培養,案例教學法就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學互動可以使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鞏固,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洞察力和判斷力。高校案例教學的實施,實質是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師應將課堂真正的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理解能力,適當的進行引導,提高學生自圓其說的能力,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1案例教學方法
1.1案例教學方法的概述
所謂的案列教學方法,就是教師在法學教學過程中,向學生講解法律知識或者法律條文通過案例的形式進行講解,這樣更有助于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結合案例對法律知識進行了一定的分析,這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是至關重要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案例教學模式的應用,對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是一種轉變,不在僅僅是老師授課,學生聽課,而是學生主動參與到案例教學過程中,體現的是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可想而知教學效果也越來越明顯。
1.2案例教學法的意義所在
1.2.1教學的實踐程度得到提高
法律來源于人們日常生活的實踐活動所總結,法學一門專門研究法律理論知識和法律現象的學科,因此,法學更應該注重實踐性。案例教學法為學生的實踐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更有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更能提高法學教學效果。
1.2.2有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了解
法律知識本身就是抽象的和專業性特別強,對于某些法律條文,學生為了考試只能依靠死記硬背,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實際經驗,又會很快忘掉,教學效果也僅限在于考試。案例教學方法的使用,法律理論和條文結合具體的案例可以更加使理解更加透徹,促使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對法律知識的學習更加容易。
1.2.3有助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當應用案例教學法進行教學工作時,采用不同的案例進行教案剖析,有助于學生能夠更加掌握法學的應用性,進而培養學生對法學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這樣可以顯著提高法學教學的效率,也可以順利的開展教學活動。實際案例的分析也有助于學生牢記更多的法律知識后,進而成就感得到加強,每一種成就感都是成功學習的動力,也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
2.1理論源于案例
在法學教學中,理論和實踐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理論與案例進行有機的結合,合理的剖析教學案例所表達的理論,有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理論,也更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2優選教學案例
1)所選的案例應真實可靠。案例應能真實反映現實生活并來源于現實生活,案例反映的生活應更具有可信性和借鑒性,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有助于對知識的渴求,充分轉移學生的注意力到對現實的案例分析上。
2)所選案例應具有代表性。代表性是指所選取的案例能夠對闡述的法學理論知識或法律條文的內涵及運用能夠充分的展示,有助于學生更深入掌握法律精神的本質,也有助于學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3)案例不易過于復雜。案例的選擇至關重要,要難易適度,這樣有利于學生的理解。
4)案例應具有時效性。時效性則要求教師能夠不斷發掘出適宜教學的新案例,對教學內容進行不斷的更新補充,并適應時展的需要。案例的選取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越是熱點的問題越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積極性越高,教學效果也會得到提高。
2.3提升教師教學水平
1)課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準備工作是保證案例教學能夠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
2)課堂上的討論分析至關重要。案例教學的關鍵環節工作是案例能否達到預期制定的教學效果目標,這也是案例教學重要的環節。以案例內容為依據,有針對性的提出要求和問題,組織學生之間的討論和分析,并進行關鍵問題的展開辯論。教師的本質工作就是要善于引導和啟發學生進行自主討論學習,并相互間積極的進行發言和辯論。在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培養,從多角度、多層次去思考和啟發學生的大腦,不斷的引導學生進行推理總結工作,使法學理論學習變得更加明了透徹。
3)課后學結。案例教學法最后一個環節就是進行撰寫法律案例分析總結報告。以圍繞案例的準備工作、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得出的結論及相關法律依據等進行論述。撰寫的報告是展示學生對案例的整個分析活動進行全面的整理、思考和總結,并對存在的不足進行探究,有利于在今后工作的正常開展。
3結束語
我國是法律大國,法學專業的學習內容也頗多,從近年的法學人才的需求量來看,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高校的招生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傳統的教學法在提高法學教學的有效性方面不再適用,而培養出合格的法學人才更是難上加難。因此,要不斷更新一些新觀念,正確將案例教學法融入到法學教學中去,取長補短,對教學工作可以起到一定效果,同時也為今后的案例分析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宋高初.論法學理論教育案例教學法[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1):102-105.
[2]賈士義.案例教學法的課堂教學組織透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10,26(4):120-123.
作者:彭艷蘭 單位:湘西民族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新形勢下職業高中會計教學探索
- 下一篇:開放教育法學教學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