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究

時間:2022-04-28 08:58:25

導語:法學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法學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探究

[摘要]慕課資源具有優質性和便利性,慕課平臺具有交互性,兼具慕課優點且規模小、針對性強的SPOC平臺是法學專業課程開展翻轉教學的最佳選擇。法學專業課程翻轉課堂的實施可以采用課前在線教學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傳統課堂教學與現代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以及這些教學方式與具體的教學手段如討論、匯報、學生互評、演講、辯論、完成項目和多種模擬的混合教學方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知識傳遞;知識內化;慕課;混合式教學

當前,翻轉課堂教學研究成果多側重于對翻轉課堂的產生、歷史演進、內涵、特征、實施等方面的理論與實踐進行介紹,除了大學英語等少數高校課程之外,把翻轉課堂理論應用于具體某門課程的教學實踐的研究成果還相對較少。在實踐中,翻轉課堂通常與其他教學方式混合使用,以達到更好的效果。國內外專家對“混合式教學”的定義側重點各不相同,歸納起來,“混合式教學”就是指不同的教學理論、學習環境、教學方法、教學資源、教學風格、學習評價以及這些教學要素相互之間的混合等[1]。張其亮等將混合式教學具體化為以下幾個方面:(1)在教學形式上,將傳統面對面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2)在教學技術上,基于網絡技術,綜合運用音視頻、文本、圖形、動畫等多種多媒體技術。(3)在教學手段上,將傳統教學手段與信息技術手段相結合。(4)在教學目標上,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5)在教學評價上,將過程評價、結果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2]。何克抗教授認為混合式教學模式能把傳統教學方式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3]。本文擬基于現有的翻轉課堂與混合式教學研究的成果,結合我校法學教學實踐,分析翻轉教學手段對法學專業教學的適應性,以及如何將翻轉教學手段與法學各門課程的其他教學方法相結合。

一、基于翻轉理念的法學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

(一)SPOC平臺是法學專業課程實施翻轉教學的最佳選擇。基于翻轉理念的法學專業課程混合式教學實際上是以翻轉教學為主,輔之以其他特別適用于法學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既然翻轉課堂主要是視頻、網絡技術發展所引起的教學方式的變革,翻轉課堂的有效實施便離不開一系列軟硬件條件的支持,而在線平臺的選擇是上述軟硬件有效發揮作用的前提。慕課為翻轉課堂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1.慕課資源具有優質性。慕課是依托名校完成的大規模、開放、免費的網絡課程,設置有課程目標、話題、協調人、作業等,課程結構完整,時間安排合理。慕課的課程一般由名師主講,其微視頻、測試、仿真實驗、作業等的設計和開發及之后的維護和升級也都由專業團隊保障,這些教學資源的設計與制作質量有保證。我們可以將這些優質的“名校+名師+名課”資源用于法學專業課程翻轉課堂的學生課前學習與課內訓練[4]。當前,國內適用于翻轉教學的在線平臺主要是慕課平臺,如上海交通大學的“好大學在線”、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浙江大學、CNSPOC云課程平臺等。此外就是各個學校教務網站中的網絡教學平臺,比較普遍的如BB平臺(即美國Blackboard公司開發的在線課程管理系統)。這些平臺絕大多數都能不同程度地支持翻轉課堂、案例學習、協作學習、沉浸式學習和移動學習等多種教學模式。2.慕課資源使用的便利性。慕課是一種開放的教學形式,課程資源和信息通過網絡傳播,不受學習者人數、學習的時間與地點等的限制。慕課的課程設置短小精悍,便于學習者選擇自己習慣的交流方式和碎片化時間進行互動學習,其身份認證、課程權限設置和系統注冊等操作也都較為簡單。慕課能為學生提供瀏覽社交網站及其他能方便獲取相關信息與學習資源的個性化學習工具。學生注冊以后可根據個人所需自定進度,對于不能夠及時參加的課程,可以通過事后學習來跟上進度[4]。3.慕課平臺功能的交互性。慕課平臺提供的交互式訓練,在授課視頻中為師生提供穿插提問、隨堂測驗(如學生跟蹤管理及機器自動評分Auto-grade)等功能,既方便學生開展課前的學習與即時反饋,又便于教師對學生學習的監管,這些教學方式都可用于翻轉課堂中。慕課平臺還支持學習者在完成作業或專題討論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主題和各自的興趣愛好,在不同的社交平臺上構建起協作、交流、互助的亞群體[5],形成各種“在線學習社區”[6]。學習者的“交互與反饋”和“在線學習社區”這兩種方式有利于知識傳遞的過程更加有效地進行,能使學生在參與慕課的過程中產生一種“沉浸感”和“全程參與感”,是翻轉課堂實現的有效途徑。4.兼有慕課優點和自身特色的SPOC。平臺是法學專業課程實施翻轉教學的最佳選擇盡管慕課以其資源的優質性、使用的便利性、功能的交互性等特征滿足了開放教育中不同層次學習者的需求,但就某一門課來說,在某一慕課平臺上選修該門課的人數龐大,生源成分復雜,其結果必然是課程完成率低,難以獲得教師的個性化輔導,教學模式單一,評估方式不明確以及人文主義、情感價值觀培養缺失。為解決這些問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計算機科學教授阿曼多•福克斯(ArmandoFox)在2013年提出了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即小規模專有在線課程[8]。SPOC的本質是對慕課的改造與重塑,是針對小規模、特定人群。當前我國的法學本科教育在翻轉課堂的語境下,教師課前要成為學生個性化在線學習的指導者,及時而有針對性地解決不同學習者的不同問題,幫助學習者找到適合其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節奏,有利于個性化在線評價、交流。對于學生來說,SPOC可以增強學習交互性,激發自主學習動機,提高課程完成率及學習效果。在法學專業課程翻轉課堂教學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借鑒慕課的資源與技術,針對特定學生,將SPOC這種小規模在線學習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的優點,實現對現行課堂的更有效翻轉[8]。當前我國多家知名的慕課平臺已經開通了SPOC專區,另外,很多高校也有自己的BB平臺,這些都為開展小規模在線翻轉教學提供了客觀條件。(二)基于翻轉的法學專業課程教學是現成的有效的混合教學模式。從翻轉課堂教學的概念和運作方式來看,這種教學方式具有一種對多種教學方式的天然的包容性,翻轉課堂能體現“混合式學習”的優勢[5]。具體到基于翻轉的法學專業課程教學,既包括了知識傳遞階段的課前在線學習,又包含了知識內化階段的課堂上師生直接交流的教學方式;在課前在線學習階段,學生借助教學微視頻,在網絡支持下采用自主學習、基于問題的學習(PBL)、同伴教學(PeerInstruction)、探究性學習等方法自主學習新課程,輔之以網上社區研討、在線檢測、在線作業來幫助學生發現學習上的問題、解決問題;在課堂上,師生通過討論、匯報、互評、演講、辯論、完成項目和模擬談判、審判等達到法學知識的內化。因此,總的來說,翻轉課堂包括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混合、傳統教學模式和現代教學模式的混合,在線上線下教學中又混合了其他多種教學方式。正如黃美初等學者所認為的,翻轉課堂是混合教學的一種新形式。當然,翻轉課堂作為混合教學模式也不是每次課或每部分內容的教學都包括上述所有教學方式的混合,教師可能會根據不同課程甚至不同知識點的特點靈活地采用不同種類的教學方法。當然,還有的教師因為剛開始嘗試翻轉課堂,缺乏足夠的材料和經驗,可能會導致課前在線自主學習與課中學習沒有做到優勢互補。

二、法學專業課程翻轉教學之實施

筆者將從“課前在線學習”和“課堂面對面教學”兩個階段來介紹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但是對于每個具體內容的教學來說,這兩個教學階段是緊密聯系的。(一)組織開展課前在線學習。1.做好教學內容設計在法學專業課程翻轉課堂教學的課前在線學習SPOC或BB平臺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以核心且重要的法學概念類、記憶類、結構性的知識為重點[9]。法學專業課程翻轉教學課前在線學習以微視頻為主要素材,微視頻教學的內容應突破我國傳統的以教材為中心的教育思想,根據教學計劃和大綱的要求,以某一本或多本較優秀的教材為藍本但不局限于教材,授課教師對整個課程知識體系及重難點等要有個精準、深刻的把握,并設定適合學生的難度,更多地融入教學者的個人學術思想,課程內容緊跟社會動態,使時效性得到很好體現[10]。教師可以在開放的、有影響力的慕課平臺上尋找教學視頻,找不到合適的可以將找來的加以改造,實在找不到的就自己制作。2.組織開展實際操作SPOC或BB平臺上教學材料的呈現形式主要是有組織的微課,教師提前安排學生注冊、觀看SPOC或BB平臺上的微視頻,學生根據教師的要求,結合各自的實際,在教師指定的時限內自定進度、節奏與方式自主學習,完成知識傳遞(見表1示例)。教師可以在平臺上設計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微視頻學習知識點并在視頻中尋找答案。微視頻以講透某個知識點為目標,每個微視頻在10分鐘左右,最好不超過10分鐘。單次課程涉及的知識點宜少不宜多,形式上要盡量生動活潑。教師可以為微視頻講解的內容量身定制小測試及實時解答,以讓學生自我檢測知識掌握情況,并借此機會鞏固知識,其檢驗結果通過網絡系統即時反饋給學生。鼓勵學生在平臺上觀點和問題,以便學生交流分享,教師給小組或學生個性化指導[11]。在節與節之間或章與章之間設置一些進階式簡短測試,學生只有全部答對才能繼續學習下一章或下一節的內容[12]。如果在線學習階段還有為知識內化階段做準備而應完成的任務,學生還要完成這些任務(見表1示例)。(二)開展課堂面對面教學。人本主義教育的起點是學生會遇到和要解決哪些問題,而不是學生要學到哪些知識。教師要從知識的傳授者轉變為學生知識建構的幫助者和指導者;要求學生通過與同伴協作,將新舊知識經驗聯系起來加以思考[13]。在翻轉課堂的課堂教學環節,教師應該注重讓學習者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學習內容的安排主要以問題解決、探究SPOC課程中的知識、知識的個性化意義建構、體驗文化與培養情感等方面為主,引導學生培養學習興趣,掌握學習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根據學生任務完成情況,整理問題,并創設情境,針對不同內容設計不同的課堂活動方式,如展示交流、反饋講評、互動質疑、合作糾錯、話題分享、協作討論、演講、辯論、模擬審判、模擬簽訂合同、鞏固練習等,調節氣氛,激發學習者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促進生生、師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學習并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檢測。

三、構建以形成性考核為主的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

翻轉課堂在結構上與傳統課堂的差異較大,教學方式的變革意味著評價方式也應改變。教師應不拘泥于期末一次性考試結果的評價,還應注重過程性評價,盡可能將學生在翻轉教學各個環節,如課前在線自主學習和課堂學習、討論、演講、報告中的表現納入評價范圍,以便充分調動學生在各個學習環節的積極性。對于法學專業課程翻轉課堂教學來說,教師可以在學期初就將成績評定辦法告知學生。比如,平時成績占多少,期末成績占多少。對于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課程,可以加大平時成績的比重,比如可以考慮平時成績占最終成績的70%,并且把平時成績具體細分到教學計劃的各個章節之中。這樣,主要的成績評價工作就落在了對學生在每個章節學習表現的評價了。根據形成性評價的原理和方法,對學生在每個章節學習表現的評價包括基于SPOC平臺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課堂面對面教學之前小組或個人活動的準備情況,基于課堂面對面教學的各學生在演講、討論、辯論、模擬等的表現是否活躍、參與是否積極、所發表的見解是否受到教師和學生的贊賞或認同、與同伴合作交流是否順利以及學習能力是否有提升等。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科技發展給評價方法所帶來的變革,如有的慕課網站會采用基于大數據的學習分析技術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這樣的評價技術有利于減少教師的工作量,使評價更加客觀、公平、高效。

作者:郭萬明 單位:嘉興學院南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