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學探究性學習對策

時間:2022-08-04 09:02:37

導語:高中生物教學探究性學習對策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生物教學探究性學習對策

摘要:普通高中生物教學發(fā)展過程中,該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培育已成為教師教學的重要挑戰(zhàn)。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生物知識,更需要學生在學習生物的過程中培養(yǎng)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而探究性學習正是高中生物教學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因此更需要教師在生物教學課程中不斷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性,訓練學生解決生物問題的探究能力,養(yǎng)成學生敢于嘗試的探究思維。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困難與對策

一、引言

探究性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習方式,它存在一定的挑戰(zhàn)和要求,再加上高中生物課程的特殊性,目前高中生物開展探究性學習還存在不少障礙。因此,文章將從探究性學習的概念,特征和教學要求出發(fā),通過分析當前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存在的主要困難,結合實際教學案例以期提出有效對策。

二、關于探究性學習的基本認知

(一)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概念

對于探究性學習的基本概念界定要考慮其產(chǎn)生的背景,實踐過程以及其價值追求。探究性學習不是突然產(chǎn)生,自古代以來,探究性學習一直蘊含在教學領域。但是該階段探究性學習這一概念并不系統(tǒng),也不科學化。目前,探究性學習是針對新課程改革而提出的一種全新學習方式和學習理念。探究性學習自然不同于科學家的探究實踐活動,它一般是指教師根據(jù)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教學價值追求假設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懷疑意識,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同時教師鼓勵學生發(fā)揮動手能力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獲取知識,了解知識,應用知識,最終實現(xiàn)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掌握知識,另一方面培育科學的實驗技能和思維方式。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給予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活動的機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訓練了自己的學習能力,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

探究性學習模式之所以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關鍵就在于其主要的四個基本特征發(fā)揮了良好的引導性和支撐作用。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針對學習主客體之間。首先,堅持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公這一點已經(jīng)成為教育界的公認事實,而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更要堅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作為探究活動的主體,立足于學生本人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教學開展。其次,重視實踐活動有序開展。探究性學習本來就是以問題為導向,讓學生自己發(fā)揮自己的動手能力進行實踐驗證,實現(xiàn)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識規(guī)律。再次,保證學習活動的過程性。探究性學習更加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它給予學生以過程鍛煉,讓學生在過程中散發(fā)自己的思維,在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最后,目標追求的開放性。探究性學習并不會給學生以標準答案,更多的是讓學生在探究中能夠大膽質疑,培養(yǎng)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三)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要求

目前,探究性學習已經(jīng)運用在我國各大中小學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也形成了許多典型的做法,比如做中學模式和情境教學模式。通過分析各種類型的教學模式,再加上探究性學習的獨有魅力,有以下幾點教學要求是共性。第一,教師要堅持做學生的引導者,合理使用自己的角色。探究性學習雖然以學生為主體,但離不開教師本人的指導和幫助,因此教師必須發(fā)揮自身能力,把握探究方向。第二,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把握探究學習節(jié)奏。探究性學習不是一個一蹴而就的過程,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動手操作,實踐思考,驗證自己的假設,讓學生能夠通過探究實現(xiàn)自己的猜測。但是教師也不能隨意放任學生進行探究,要合理安排時間。第三,重視教學評價,提高探究學習效果。探究性學習并不是不重視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學會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不同的特色和魅力,讓學生真正愛上探究學習。

三、當前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資源存在困境,課堂氣氛調動不足

首先,由于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教學特點影響高中生,教師在教與學過程中往往采取的是教師快速講述完知識點,學生進行大量的試卷題目練習,從而達到掌握知識點的目的。由此可知,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和教師只依賴于課本作為學習的主要載體。盡管課本作為教學資源能夠比較系統(tǒng)地反映知識的生成發(fā)展,但是長期以來只依靠單一性的教學資源無法有效打開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對于處于全面成長期的高中生來說,只從書本中獲取資源無法保證其思維開拓的全面性。探究性學習需要借助多種多樣的教學資源來激發(fā)學生進行探究思考。

(二)教師開展探究性學習的理論知識和教學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引導者,在某種程度上掌握了主動權和領先權。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比較新穎的學習方式,對長期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學生來說,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解和疑惑。但是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實際的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方式比較少,教師普遍認為把學習的主導性放給學生實際上會造成時間上的浪費和知識學習不系統(tǒng)化等問題。究其本質原因,是因為教師對探究性學習這一方法的認識還存在欠缺,應試教學理念長期占據(jù)教師的腦海,教師把傳授知識作為了教學的最重要目的,一般運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造成了學生不求甚解,囫圇吞棗地理解教學知識。同時,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具備專業(yè)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技巧來引導學生對問題深入思考,驗證假設,最后實現(xiàn)教學的目標與教學的價值。但教師對該學習方式的認識還不夠,教學技能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三)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的師生互動以及教學評價未能得到重視

長期以來,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對教師的講解比較依賴的。一方面是由于長期以來學生的主體學習性沒有得到有效尊重,教師把學生當作被動的接受者,沒有考慮學生的探究創(chuàng)造性,沒有考慮到用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從不同方面進行探究思考。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本人對探究性學習開展的具體方法和流程也知之甚少。學生在生物學習的過程中也就沒有形成相應的思維訓練方式。學習的主導性就被禁錮,學習的效果和學習的信心自然也就降低。同時,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師生互動對保證學習的質量具有獨特的作用。但是,傳統(tǒng)師生互動和探究性師生互動有著明顯的區(qū)別。探究性互動的技巧和原則需要教師進一步領會提高。同時,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對結果的評價教師并不重視。這就造成了探究性學習可能淪為形式上的探究,而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效果。

四、解決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問題以及提高效果的實際策略

(一)充分挖掘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資源,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盡管開展探究性學習對于教學資源的要求比較高,但教師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鼓勵學校采購多樣的教學資源,盡可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或者其他生活化的資源,創(chuàng)造符合學生學習特點和學習習慣的資源,讓學生看到有趣的內容,從而激發(fā)起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要堅持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實驗器材,鼓勵學生的動手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微課短視頻和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造實驗的模擬劇情讓學生跟隨教師節(jié)奏進行有效的探究學習。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教學資源的重要性,讓資源形成問題,帶動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習。以高中生物《細胞的基本結構》為例說明。首先,教師在教學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可以通過PPT的圖片展示光學顯微鏡下的動植物細胞結構示意圖。在學生觀看示意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詢問學生初中所學的生物知識中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的具體結構以及區(qū)別。教師此時可以準備一個空白的分類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思考進行回答。在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制作動植物細胞結構視頻。讓學生更加具體地了解動植物細胞之間的區(qū)別,進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探究細胞的基本結構及功能。其次,教師可以拿出提前準備的高倍顯微鏡作為實驗器材,準備生活中常見的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讓學生分成幾組輪流進行觀察探究。例如,在探究葉綠體與線粒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觀察看葉綠體和線粒體到底是存在于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之中。以此類推,讓學生觀察其他的細胞結構及功能,完成匯總和全班同學進行相互交流完善。最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探究過程,讓學生自己探究編制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歌謠,看哪位同學能夠既覆蓋知識點又能夠押韻,評選出優(yōu)秀給予獎勵。

(二)有效設計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必須依賴于一定的教學活動。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符合探究性的特點。因此,兩者相互配合才能實現(xiàn)學生探究能力的訓練和提高。而教學活動的設計主要分為教學情境的營造,教學過程的安排和游戲活動的設置。在教學情境的營造上就是要注重探究性學習主要是以問題為線索。因此,教師可以多嘗試以問題營造情境,讓學生進行探索,在探究性學習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安排時間,把探究性學習作為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更多地在過程中領會知識的重要性和生物學的實驗精神。在游戲活動上,教室也需要考慮學生的游戲心理,通過游戲提高學生的探究訓練。以高中生物《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為例說明。首先,教師在教學的引導環(huán)節(jié)可以提前給學生介紹孟德爾的人物生平事跡,甚至可以通過人物紀錄片讓學生對孟德爾有一個具體的了解,方便學生思考豌豆雜交實驗的背景。同時,教師可以“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這一句俗語激發(fā)學生思考背后的現(xiàn)象原理。在組織學生初步對所學內容有一個基本了解以后,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為什么孟德爾能揭示這一科學奧秘以及為什么選擇豌豆作為實驗對象。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探究正交反交等相關生物學概念。其次,在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此實驗的周期比較長,無法在一堂課中有效觀察到其結果。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利用生活中的物品,比如說顏色不同的小球進行抓取,模仿孟德爾實驗的結果。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孟德爾的實驗進行模擬驗證,看是否符合孟德爾的研究假設。教師也可以開展合作競賽活動,看哪組學生能夠模仿探究孟德爾實驗達到最佳效果。

(三)合理安排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教學互動,塑造學生的探究思維

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開展合理的教學互動。首先,教學互動是促進師生之間交流,營造平等和諧課堂氛圍的重要手段。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可以把握學生的探究方向,幫助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探究方案。學生作為探究性學習的主體,一方面要釋放自己的探究思維;另一方面也需要教師作為引導,幫助其克服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障礙。教學互動也指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紤]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一般采取的是合作性探究學習比較多。因此學生在合作過程中通過與他人進行交流互動,學習他人長處,彌補自己的缺陷,最終塑造自己完善的探究思維。以高中生物《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為例說明。首先教師在引入本節(jié)課的主要教學內容是可以通過生活上的交流互動,詢問學生是否在日常生活中和父母比較相像的地方經(jīng)常被人談論。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發(fā)言。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引入本節(jié)課的內容。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是什么因素導致了我們和父母之間存在相像的地方。學生在閱讀課文的基本內容后可以得知目前科學界已經(jīng)得出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但是對該遺傳物質的研究是比較漫長的,教師要鼓勵學生進行歷史的探究學習,讓學生自己去總結DNA的發(fā)現(xiàn)之旅,學生之間可以合作交流,補充完善這一歷史總結。其次,教師可以指導學生模擬DNA發(fā)現(xiàn)之旅的重大實驗。讓學生之間進行模擬的實踐操作,體會科學實驗與科學結論之間的關系。在學生進行模擬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指導學生,讓學生正確理順實驗的操作規(guī)范,訓練自己的生物探究思維。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書寫實驗報告,或者和其他同學敘述自己的實驗過程,完成此次教學內容。

(四)完善加強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評價,保證學生的探究效果

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盡管要重視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的表現(xiàn),更要給予學生機會展示自己探究性學習的成果,通過教學評價讓學生明白自己探究性學習的價值和意義。很多學生認為探究性學習是給自己自由的時間進行隨意創(chuàng)作,但實際上探究性學習是比較嚴謹且枯燥的。這就需要在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準備階段,過程表現(xiàn)和結果展示各個階段加入教師的評價或者學生相互之間的評價,通過創(chuàng)新評價方式提高學生探究性學習的效果。以高中生物《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為例說明。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開始要提前告知學生,本次課程我們將全程采取創(chuàng)新評價的方式,提高學生的重視程度。教師以問題形式提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自然界中的植物都是綠色,那么植物中到底含有哪種細胞能夠保證植物成長呢?以此問題讓學生進行探究分析。教師要求學生對探究實驗進行設計,讓學生觀察金魚藻體內的葉肉細胞和細胞內的葉綠體形狀,也提醒學生進行實驗繪制結果。針對學生的繪制結果,教師進行有效評分。在完成基礎試驗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葉綠素色素提取實驗方法的設計,在學生完成實驗方案設計的過程中,小組之間可以進行相互評分以及學習,不斷完善各組的實驗方案。在實驗進行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探究表現(xiàn)進行綜合評價,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同學給予肯定和獎勵,對表現(xiàn)不佳的同學要及時提出指導和意見。最后,在學生掌握提取色素的實驗方法之后,教師一方面根據(jù)實驗結果對學生進行評分;另一方面讓學生通過實驗報告表對自己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闡明自己的收獲與心得。教師再次根據(jù)學生的評價進行回復,保證學生探究的效果。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可結合完善加強高中生物探究性學習的教學評價,保證學生的探究效果等策略,開展教學計劃。

參考文獻:

[1]牟銘.高中生物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遇到的困難及解決對策[C]∥教育理論研究(第六輯),2019.

[2]劉星.信息化背景下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與評價,2020(3):49.

[3]李娜.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探究性學習模式的科學實施[J].中學生數(shù)理化:學習研究,2019(Z1).

作者: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