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探析
時間:2022-07-13 11:13:21
導語: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混合式教學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是將PPT或WPS與微信相連接的雨課堂運用于線上與線下、融合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優勢的一種教學模式,對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從深化認識、強化協同、完善制度探索構建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
關鍵詞:高校;思政課;雨課堂;混合式教學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運用新媒體新技術使工作活起來,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隨著“互聯網+教育”的不斷發展,慕課、雨課堂、對分課堂、翻轉課堂等一系列教育教學形式應運而生,混合式教學也日益成為高校教學模式的發展主流。尤其在當前疫情背景和“停課不停學”號召下,高校思政課積極借鑒運用新媒體技術的教育形式與方法更具有重要的探索價值和鮮明的實踐意義。
一、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
高校思政課作為鞏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主陣地,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主渠道,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當前,高校思政課教學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對高校思政課的認識誤區。就教師而言,有些專業課教師認為思政課是“假、大、空”,沒有科技含量;有的教師則認為思政課是說“套話”,上課非常簡單容易。就學生而言,有的認為只要學好專業課、掌握專業知識就足夠了;有些認為中學階段已學過思政課,大學階段沒必要重復學習;還有極少數學生錯誤地認為思政課純粹是“洗腦”,無任何實際作用。為何造成這些認識誤區,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對高校思政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準確理解和深刻把握。如何樹立關于高校思政課的正確認知,除了學校加大宣傳力度和開展科學管理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就是要著力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二)高校思政課教學形式與方法不完善。當前,一些高校大學生出現對思政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到課率不高、聽課效率低下等情況,甚至還產生厭倦情緒。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除了學生自身認知偏差外,高校思政課教學形式方法不完善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具體表現為:其一,教學形式單一。由于教學理念因素,有些教師仍舊習慣于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傳統教學,自始至終“唱單簧”、埋頭苦干卻造成學生“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僅嚴重打擊自身教學熱情,也引發教師感慨“吃力不討好”;其二,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常見的講授法、案例分析法略顯單調和空洞,師生交流也非常少,易造成教與學的互動不足甚至脫節。而情境模擬、角色扮演、演講、辯論等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的教學方法與形式不僅能活躍教學氛圍、啟發學生思考,還可以融洽師生關系,實現教與學的良性互動;其三,教學考評手段粗糙。以課堂作業、考勤和提問為內容的教學考評,在智慧教育背景下顯然無法對學生平時成績進行全面、客觀評定,勢必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造成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不足。
二、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特點
雨課堂是在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由學堂在線MOOC平臺與清華大學在線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的,將常用辦公軟件PPT或WPS與微信相連接實現課堂與課外、線上與線下契合對接的一種智慧教學工具。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具有鮮明的優勢特點。(一)順應時展潮流。“混合式教學”模式是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交互式教學理論為理論基礎,融合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優勢,具有“實現多個教學空間的優勢互補”的一種全新教育模式,以科學的理念方法和多種優點吸引了眾多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者的關注研究和廣泛運用。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較,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優勢突出:“混合式教學與混合式學習的有機融合和升華,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的整體重構”,彰顯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據此來看,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順應了信息化發展的時代潮流,也響應了對傳統教學改革的時代呼聲,具有鮮明的時代性特點,順應了時展潮流。(二)貼切大學生現實生活。隨著科技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化,QQ、微博、微信等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與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具有聊天、支付、視頻等強大實用功能的微信則受到幾乎所有大學生的青睞。這在筆者開展關于每天手機使用時長及其內容的問卷調查和訪談中也得到印證:近八成學生每天使用手機大約5小時左右,而這其中九成學生每天使用微信時長高達3小時以上。從這方面來看,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貼近當代大學生的生活狀態,也符合青年大學生的現實需求,具有強烈現實性的優勢特點。(三)契合現代教育教學要求。安裝雨課堂插件后,教師在PPT或WPS上雨課堂界面編輯的教學視頻、語音、課件、習題試卷等資料上傳至平臺后,既可以在課堂上進行“彈幕”、標識“不懂”等實時學習討論或師生互動,也可以推送至學生手機微信端進行課前預習或課后復習。在整個線上線下的學習過程中,雨課堂動態記錄學生所有學習行為形成數據。教師通過分析整合這些數據可以對教學效果開展量化分析,動態調整教學策略。從以上具體操作過程來看,雨課堂既“實現‘課前—課上—課后’三者的有機聯系”、涵蓋學習全過程,又易于操作;既有互動及時性,又能反饋動態化;既有資料豐富化,又能數據量化分析,具有功能強大的優勢特點,完全契合教育教學要求。
三、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路徑
在近兩年高校思政課教學中,筆者在不同專業、班級、課程中開展了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運用。在訪談、問卷調查以及自身運用心得基礎上,筆者對構建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初步探討。(一)深化認識,奠定思想基礎。思想是實踐的向導,認識是行動的前提。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首先必須深化對雨課堂的認知。在關于雨課堂了解程度的調查中,師生對雨課堂“完全沒聽過和用過”的占比卻高達近一半。對雨課堂認知度嚴重偏低,勢必阻滯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和積極運用。為此,必須大力宣傳雨課堂的優勢與優點,著力深化雨課堂的重要性認識。對學生而言,雨課堂既有助于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積極性,也有利于喚起學生主體意識、發揮主動性作用;對教師而言,雨課堂不但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改善師生關系、實現教與學良性互動,而且也有利于教師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形式、提升教學效果。深化雨課堂認知,是構建和完善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認識前提和思想基礎。(二)強化協同,夯實外在保障。建立健全學校、思政課教學部門以及相關職能部門之間的多方聯動機制,強化部門協同,營造良好氛圍,為構建和完善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堅實的外在保障。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既是作為高校思政課教學部門的一種教學活動,也是牽涉學校多個職能部門的一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有利于高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也有助于推進高校教育教學改革。為此,需要學校職能部門與思政課教學機構合理分工、各司其職,形成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聯動格局,促進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積極運用和長效發展。(三)完善制度,增強內驅動力。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涉及到技術服務、人才投入、經費保障、政策扶持等各方面內容,涵蓋諸如管理、培訓、考核評價等各項制度。在這其中,考核評價制度尤為重要,因為它具有重要的激勵作用和導向功能,為高校思政課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供內驅動力。就教師而言,積極鼓勵高校思政課教師在思政課教學中廣泛開展雨課堂運用,既按照一定的教學工作量給予適當工作補貼,也可以設置成為評優評先的參照指標,從而激發教師運用、探索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就學生而言,在高校思政課教學過程中把雨課堂的運用次數、互動頻率、完成結果以及使用效率等納入課程平時成績,并適當擴大所占平時成績的比例,激發學生使用雨課堂的興趣、參與雨課堂的主動性,在增進對雨課堂的認識的同時也提高對高校思政課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知水平,為提升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奠定重要的思想認識基礎。
參考文獻:
[1].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1).
[2]王帥國.雨課堂: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教學工具[J].現代教育技術,2017,(5).
[3]柳丹.基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下的高校學生黨員教育[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7-8).
[4]楊志超.建構思政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現實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2017,(11).
作者:陳文林 單位:韶關學院
- 上一篇:高校網球教學滲透德育教育研究
- 下一篇:高校市場營銷專業教學改革探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