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精神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時間:2022-03-22 08:14:41

導語:創新精神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創新精神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研究

摘要:高校是人才的“誕生地”,人才與國家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系,可見高校擔負的責任是非常重大的。因此,高校在教育管理模式上要緊跟時代的步伐,進行適當的改革和創新,以培養出更多的為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目前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教條主義”,管理機制的不完善和不健全,以及實際操作性不強等問題。從對這些問題的分析中尋找解決的方案,進而對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意義進行簡單的闡述。

關鍵詞:創新精神;高校教育管理;現狀;改革

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的高校教育管理正在朝著系統化、時代化的方向發展,也是在不斷的遇見問題和解決問題中不斷地優化教育管理制度,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還是會存在很多的問題,是需要被解決的。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是涉及到多主體、多角度的改革,在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也是多種多樣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應試教育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不是陌生的,自從1978年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各大高校在教學目標的制定上以及教育管理的方式上都是以高考成績為目標,從而使教育管理中的政策出現了失衡。各高校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為目標,以考卷上的成績為標準,在教育管理中表現出更多的是“目的性”。隨著市場化的深入,學校與學校之間的競爭也隨之加劇了,排行榜上展示的分數成了各個學校競爭的焦點。這也使得高校在教育管理體制上出現了偏差。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一直是各高校培養人才的口號,也是為國家輸送更多優質人才的基礎。可是在現實的教育管理中,學校更多的是關注“智”的方面的發展,而且更側重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平衡。在當前的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人才,只是能夠在答卷上能得到高分的“人才”,其他方面的技能缺失的現象也是很嚴重的,使得很多學生在步入社會存在著拄著拐杖走路的現象。第二,改革不僅僅是制度上的革新,還需要在行動上采取措施。大部分的高校是制定了很多教育管理改革的措施,但是在落實上卻出現了很大的紕漏。加上當前的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的行政化管理存在的過強的現象,制約了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中的自主性,這也是阻礙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又一因素。目前很多高校已經相繼制定出了關于教育管理改革的方案,但是在落實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使許多方案被擱置,減慢了改革的進程。加之,學校對于教育管理改革的不重視,沒有權衡好長遠利益與眼前利益之間的關系,使得學校還在延續一些傳統的、不適合時展的教育管理方式。第三,在各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中存在著部門與部門之間在管理上存在交叉的現象,制度上的不明確,工作權限規定的不清楚,有的時候會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現象,而有的時候又會出現幾個部門同時對一件事做出不同的決策,使得執行者不知道該怎么處理,沒“章”可尋。高校教育管理的改革,學校是制度的制定者,需要做到規章制度明確,各部門的權限和分工清楚。而作為執行者的教師,還需要從自身做起,將教育管理的改革進行到底。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是為了給學生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為了使本校的師資水平變得更強、更能適應時展而進行的改革,但在采取措施上未免顯得有些“急功近利”,比如說將改革的成效與教師的績效或者工資掛鉤,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會出現“”的現象,只是為了改革而進行改革,往往忽略了其實際成效。

二、如何在創新的精神下進行高效的教育管理改革

創新作為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已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重視。創新作為這個時代的產物,是時代的需求的體現,也是引領人們不斷前進的主流思想。創新可以應用到各個領域,當然各個領域也需要有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和源泉,促使自身不斷地前進。在創新精神下,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主要包括:第一,高效的教育管理改革的創新,首先要做到制度上的創新,做到制度先行。制度作為教育改革的指導方法和方針,在制定時必須要符合實際,要切實可行。在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上,不僅要注重對教師在“教”的結果進行考量,也要對教師“教”的過程進行分析。對教師在教育管理改革中發揮的作用要進行全面的評價,同時要對教師進行適當的培訓,并通過與其他學校的交流和經驗學習,充分發揮教師在教育管理改革中的作用。第二,教育部門和學校作為教育改革的主體,應適當的調整教育政策。從學校角度出發應適當的調節課程的設置,適當地將更多的元素加入到課堂中來。從教育管理改革的評價主體上來看,存在著評價主體單一化、評價過程隱蔽化的現象,可以通過讓家長、學生、教育部門等與教育相關的一些主體加入到教育的評價中來,及時的發現教育管理改革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并進行有效的糾正和尋找解決的辦法。讓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不斷的創新,以達到更加適應時展的要求。第三,無論什么改革都需要以一個良好的環境作為基礎,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也不例外。高校進行改革所依賴的環境,不僅包括物質上的校園的建設,也包括精神上的校園文化的建設。而校園文化的環境作為整個校園精神風貌的展現,是促進校園建設的最強大的力量,也是校園風貌的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因此,要加強校園的文化建設,讓其在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的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促進教育管理改革的同時,也加快了校園文化的建設的步伐。第四,要適當的引進與教育管理改革有關的人才,讓教育管理改革注入新的生機。通過專業化的分析和操作,使教育管理形成一個系統的體系。同時也應該建立相應的管理改革的反饋機制,能夠及時的了解在改革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制度出一些切實可行的辦法。學校應建立一個教育管理改革的反饋平臺,讓更多的學生和教師參與進來,充分的聽取他們關于教育改革的意見以及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將這些反饋的意見進行整理,并根據實際情況找到解決的措施,制定更加切實可行的政策。

三、創新精神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意義

高校的教育管理改革是歷史的必然趨勢和選擇,邁向新的時代,對于所有的行業都是一個新的挑戰,各大高校作為為各個行業輸送人才的基地也面臨著各大的挑戰。當前,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創新高校教育管理正是順應這個趨勢而產生的。新的政策的實施能夠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也能促使學生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能給學生和教師更多“民主”的權利,充分發揮自身享有的“說話”的權利。高校的教育改革為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增添學校的活力做出了一定的貢獻。高校的教育改革是進入21世紀后的必然要求,從社會的發展趨勢上看,各個崗位更多的是愿意“收留”綜合素質較高的人才,對于過去傳統模式教育出來的學生我們不能完全的否定,但必定新的時代有新的要求,對人才的需要也會有所不同,因而要順應時代的需求各高校應做出相應的調整,使教育改革真真正正的做到切實可行,培養出更多適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韋莜青、黎平《以學生為本:美國高校教育管理理念及其啟示》2001(6).

[2]楊懷德.創新創業能力導向的高職物聯網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7(15):88-90.

[3]陳穎,李永能,葛長榮,杜彬,劉鴻高,李杰慶,袁遠,胡先奇,李樹堅.地方農科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創建與實踐[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05):72-76.

[4]袁亞敏.當前形勢下高校教育管理的現狀與創新機制研究[J].時代教育,2014(9).

作者:李志芳 單位:重慶文理學院學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