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學習力探討

時間:2022-11-18 10:56:10

導語: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學習力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學習力探討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了四大地理核心素養,由傳統的三維目標轉向核心素養,進一步強調了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地理學習力是地理核心素養中關鍵能力的體現,基于高中地理學習力培養的角度出發,從學習動力和學習能力兩大方面提出相應的建議進而實現高中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地理學習力;培養策略

一、核心素養與地理學習力的內涵

(一)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表現。[1]核心素養是每位學生適應生存和發展必不可少的素養,由于其內容概念較為宏觀,因此將其分解為不同的學科素養。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是學生地理必備的能力和品質,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四個方面,每一方面都詳細地闡述了學生應掌握的內容和應具備的地理能力。(二)地理學習力。新課標下四大地理核心素養的提出,明確了學習地理必備的能力和品質,因此,對地理學習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地理學習力是地理學科學習的關鍵能力,即在掌握地理學科知識與原理的基礎上再將其轉化為地理學科素養的能力。地理學習力主要包括地理學習動力和地理學習能力,地理學習力的習得對地理學科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核心素養下對高中地理學習力的培養策略

(一)地理學習動力的培養。1.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地理教學中,在引入每一節新的內容時,需要良好的情境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擁有繼續學習的欲望,在課堂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解“城市化”一節內容時,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城市是怎么樣的、有什么變化等等,在課前和課中結合自己所在的城市進行引入和探討,在分析變化的過程中了解城市化的含義,最終總結一般的城市化進程和特點。在這一過程中給學生充分表達交流的機會,創設一種融洽民主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充分體驗想說敢析的情感。2.挖掘地理學科的特點。地理學科具有鮮明的生活性、時代性,將地理與環境、地理與科學技術、地理與人類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明白學習地理是有用的,從心里渴望學習地理。地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將地理原理、地理特征、地理要素等先明確告知學生,讓學生從生活中提煉出與地理相關的內容,同時結合地理學科的特征去分析對現實生活的作用。以“農業區位的選擇”一節為例,在學生掌握影響農業發展的基本要素后,以某一實際區域,分別種植不同的農作物,讓學生提出相應的農作物分布位置并給出理由,通過地理知識和原理講解,讓學生明白地理學科對于現實生活農業區位的布局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深刻體會學習地理的重要性,從而形成愿意學習地理、渴望學習地理核心素養下高中地理學習力的探討周纖(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福建福州350007)的心態。3.明確共同的地理學習目標地理學習動力的激發最終是為了落實到地理教學的學習目標之中,教師制定的每堂課學習目標在基于課標和教學內容的前提下,要結合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任務結合起來,制定共同的地理學習目標。目標判斷的標準在于學生能不能,而不是高或低,將教學目標與學生心中的目標相銜接。只有目標適應了學生,學生能實現目標,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愿意參與到實現學習目標的活動中。(二)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1.注重問題的引導連貫。在教學中教師應創設問題,將問題與所學的知識內容建立相應的結構體系,讓學生從問題中分析內容、表達觀點,從而獲得本節內容的知識。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提出問題的連貫性,能夠讓學生根據問題層層分析、逐步深入,幫助學生構建嚴密的邏輯思維。2.構建開放性課堂教學。開放性課堂更注重課堂教學的綜合性和活動性,不僅體現在內容的開放,更體現在教學方法上的開放和知識運用的開放。開放性的教學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教學內容上,在教材原有資料的基礎上,拓展新的適合的圖片、文字或音頻等,使課堂的內容基于教材又結合現實,體現內容的豐富性;在教學方法上,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內容的生成,讓學生發問,適當的情況下可以讓學生扮演老師的角色進行分析講解,這樣可以有效地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在知識運用中,注重教學內容的訓練,通過訓練不僅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3.重視思維導圖的建構。思維導圖能夠將一節課的主要內容展示出來,提供一個清晰的思路。思維導圖的構建不僅是存在教師的構建,學生對思維導圖的構建更具有學習意義。教師在課前可以先讓學生自行預習,在預習的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本節內容的知識建立一個大概的思維導圖,通過預先思維導圖的構建可以充分讓學生進入本節課的學習狀態。教師在課堂的講解過程中,逐步構建成一個完整的思維導圖,學生結合教師的講解和思維導圖進行對比,再在自己預先創建的思維導圖上進行補充,完善總結原有對知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學生自己建構完善思維導圖,在這一過程中有力地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自主分析、自主總結的能力,同時對學生地理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結束語

新課標下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進一步提高,不僅注重學知識,更強調如何學知識。地理學習力的培養對學生學會學習地理知識具有重要作用,適應了新課標下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因此,在平時的地理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地理學習力尤為重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周纖 單位: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