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培養人才

時間:2022-09-11 08:41:48

導語:改變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培養人才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改變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培養人才

【摘要】從目前的高中課堂教學形式進行分析,新課標教學重新規劃了對高中地理教學的要求,從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擺脫出來,形成符合現代化教學觀念的教學方式,確保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所以教師在進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時,必須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完善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

【關鍵詞】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可持續發展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遠遠落后于時代,而全新的教學大綱要求又給高中地理教學方向帶來一些調整,以往的教學活動顯然不再適合當下教育工作的開展。教師逐漸思考以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基于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調整教學方式。以下主要從兩個角度出發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今后的地理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一、教師角色的改變

(一)教師成為引導者。教師要承擔課堂教學的引導作用,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動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導師向學生進行轉變,讓教師去做學生,和學生一起建立完善的課堂活動,在課堂知識的學習中不斷成長,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沒有考慮到學生該如何掌握這些知識,教學方式過于死板。而在當今時代的教學下,教師應該將學習方法教授給學生,讓他們自己去探尋知識。學生通過反復挖掘,即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辦法。(二)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應該從絕對的權威中走出來,向學生請教并學習不懂的問題,讓學生來解答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減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同樣教師不應該擺知識權威的架子,要和學生建立平等的關系,讓學生體會到平等的對話交流,而不是一味地由教師講授。教師不光要輸出信息,還要接受來自學生的信息,形成雙向的交流,將課堂當成信息交互的平臺。教師要讓學生自己去提出問題,應對開放課堂的挑戰,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二、教學方法的轉變

(一)理論聯系實際。地理是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因此具有很高的實踐價值。但從目前的地理教學情況來看,有一部分學生對地理存在很大的煩躁情緒,認為地理學習較為枯燥、無聊,不能系統化的學習,這就造成了地理課堂教學效率的低下。為突破這一情況。教師必須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情景緊密相連,聯系生活實際找到地理教學問題的解決辦法。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情景設置問題,將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現象、民風民俗以及自然現象融入地理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的答案,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解決地理問題的思維習慣和思維體系框架。例如在“人口的變化”這一章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我國近年來的人口遷移情況,結合圖片視頻的形式展示各個省份人口的流動,談談哪些城市人口增速比較快,為什么會產生這些變化,進而讓學生理解地理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探究合作學習。高中地理教學的任務不僅局限在讓學生對地理知識進行掌握,還要關注學生在這個階段是否去主動思考問題,以及是否用團隊合作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新課程大綱中也有關于這些內容的要求,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到通過團隊合作的分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在課堂教學階段應該結合教學目標探索問題的解答方案,首先,必須利用地理課本內容和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調整教學內容;其次,劃分學生的組別,讓組內的同學都能夠具備獨特的優勢,在小組交流中就可以形成優勢互補,促進學生之間互相學習;然后,讓每位學生都能有充足的時間來達到學習目標;最后,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人口的變化”一章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引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為單位來調查我國的城鎮人口數量變化,以十年為單位進行數據統計,并通過柱狀圖的形式展現出來,然后在課堂上進行小組互動交流,分析這些變化給我國經濟發展帶來哪些影響,人的生活空間發生了哪些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逐漸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以組內交流的形式增進學生的競爭觀念和平等交流意識,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構建必要的基石。(三)多媒體教學。傳統的教學活動缺乏生機和活力,教學手段過于簡單,教師僅僅依靠書本中的內容進行講解,缺乏趣味性。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提高,多媒體技術開始廣泛出現在人們的社會生活,地理課堂教學自然也不例外,多媒體開始廣泛出現在高中教學課堂上,讓地理教學資源更加豐富。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的展示,給學生演示豐富多彩的地形地貌特征,不光可以充實學生的眼界,還可以給他們留下最直觀的感受。例如在“全球氣候變化”課程的講解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當前北極冰川的融化,大片土地荒漠化,全球氣溫上升,這些都是目前社會生產生活所面臨的重大問題,是人類社會生存所必須考慮的內容。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環境存在的問題,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避免提供過多的信息資源,對學生的理解帶來影響。同時也要充分結合課堂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地理知識,才能進行多媒體的播放,不考慮內容的多媒體使用是不符合課堂教學實際的。關注課堂教學進度,避免多媒體的過度使用拖慢教學進度,給教學活動的開展帶來阻礙。

三、結語

總的來講,教師必須迎合全新的教學理念,改善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尋找適合當前形式的教學方案提升教師的教學水準,滿足新課標教學的必然需求,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創造合適的土壤,讓素質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是在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茍偉峰.高中地理教學中心理品質教育的有效開展[J].教書育人,2020(11):73.

[2]陶向國.改變高中地理教學方式培養可持續發展性人才[C].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年教學研究與教學寫作創新論壇成果集匯編(一).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2019:928-930.

作者:于洪淼 單位: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第一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