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高職教師論文

時間:2022-03-08 09:11:54

導語:產業轉型高職教師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產業轉型高職教師論文

一、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內涵

(一)教育學能力是高職教師職教能力首要的基本能力

高職教師作為高職教育教學的直接承擔者,其受教育者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高職教師的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技能過程,更是受教育者接受知識、技能和加工知識、技能從而將其內化的過程。高職教師具備相應的教育學能力不僅有利于知識、技能的傳授,更有利于受教育者將知識、技能內化,從而獲得更快更好地發展。1.教育學知識、原理是提高高職教師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的前提。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無論是其教學對象學生,還是其教學內容即具體知識、技能均具有其自身的特色。就其作用對象學生而言,作為具有主觀能動性的人,其接受知識、技能不僅與其年齡段有關還與其成長環境、經歷等有關,根據學生年齡段、成長經歷等采用適當的方法教授適當的內容,即“因材施材”是教學的基本原則。也就是說高職教育跟其他教育一樣是有規律可循的,這種規律就是我們所學的教育學知識、原理。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也應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科學設計、靈活安排。簡而言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高職教育教學有其自身的客觀規律,高職教師只有具有較豐富的教育學知識、原理,才能掌握并遵循高職教育教學的客觀規律,提高教學質量。2.教育學技能、技巧是提高高職教師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的關鍵。知識、原理的真正價值在于應用。如果說教育學知識、原理是條件、環境,那么教育學技能、技巧則是加工工具、手段。從生產管理的角度看,條件、環境是提高生產質量的前提,工具、手段則是提高生產質量的關鍵。高職教師具有較豐富的教育學知識、原理為高職教育教學順利而有效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高職教師熟練的教育學技能、技巧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實踐表明,同樣的學生、同樣的內容,教學方式、方法不同,教學效果和效率也不盡相同。教學方式、方法的設計與選擇問題也就是教育學技能、技巧問題;因此,提高高職教師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其關鍵在于提高高職教師的教育學技能、技巧。3.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是提高高職教師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的保障。傳授知識、技能是教育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高職教師的基本職責之一。然而,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是知識爆炸的社會,終身學習已成為人們適應社會發展的必然,高職教師作為專業的知識、技能傳授者,不僅是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否則,根本無法在這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完成其傳授知識、技能的基本職責。也就是說,面對浩瀚的知識、技能,高職教師只能選擇性地進行傳授。高職教師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實際,以及學生畢業后就業及進一步發展所需,有針對性地選擇知識、技能進行傳授。選擇什么知識、技能來傳授及怎么選,這不僅決定了高職教師的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效果,更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高職教師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因此,為了保證和提高高職教師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教學質量和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高職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實際及其畢業后就業崗位的實際,不斷地進行研究和改革。

(二)專業理論知識、原理是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根基

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是高職院校的三大職能,高職教師是高職院校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的直接承擔者,其專業理論知識、原理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決定了高職教師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職能的實現程度。1.專業理論知識、原理是高職教師教學的根本。高職院校的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是職前教育,是以學科為基礎的專業教學。高職教師作為高職院校專業職業人員,當然應具備相應的專業理論知識、原理,否則,“隔行如隔山”,離開了專業理論知識、原理,高職院校教育的職前教育性將無從談起,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也就失去了其應有之義。2.專業理論知識、原理是高職教師科研的前提和基礎。高職教育跟其他類型的高等教育一樣,不僅要傳播專業知識、原理,更要不斷創新專業知識、原理,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并不斷地創新知識、原理,從而更好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高職教師如果沒有較深厚的專業理論知識、原理,創新專業知識、原理則更是無從談起,科研自然也就無能為力。3.專業理論知識、原理是高職教師社會服務的保障。高職教師履行高職院校社會服務職責的形式包括通過培養學生服務社會、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經濟社會發展解決其現實問題、將科研成果應用到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之中等方式。對高職教師提供社會服務的各種形式進行深入分析不難發現,任何一種服務形式最終都離不開高職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原理,否則,其社會服務將是一句空話。

(三)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

技能是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保障職業性是高職教育的根本屬性,是高職教育區別于其他類型高等教育的根本所在。高職教育的職業性決定了高職教師不僅要具有較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原理,還應掌握一定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將高職院校“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的辦學宗旨落到實處,高職教師才能真正根據市場的實際需要,科學而合理的安排和設計教學,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畢業即失業,企業無人可用”的問題。1.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是高職教師理論教學的依據。隨著產業轉型升級,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不斷發展,其所涉及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原理也在不斷創新發展。高職教育的高等教育性決定了專業理論知識、原理的教學是其應有之義,但高職教育的專業理論知識、原理教學以“能用、夠用”為原則,因此,高職教師只有掌握一定的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才能真正遵守“能用、夠用”的原則,科學而合理地選擇專業理論知識、原理進行有效教學,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2.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是高職教師實踐教學的實現。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是高職學生區別于其他類型高等教育學生的根本。所謂實際操作能力也就是較好地掌握了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能夠較好較快地勝任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需要的能力。高職教師作為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直接承擔者,是高職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示范者和培養者,因此,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不僅是勝任其理論教學工作的需要,更是勝任其實踐教學的需要。

二、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途徑

產業轉型升級環境下,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工作技術技能也不斷發展變化,加強高職專業教師職教能力培養已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環境下,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成立教師發展中心,加強校內培養

為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培養其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職院校辦學的使命,產業轉型升級環境下,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崗位技術技能不斷更新發展,其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也在發生相應的變化。實踐表明,高職教師原有的培養模式,由于其缺乏針對性、系統性等原因,已不能很好地滿足高職教師教育教學的需要。在高職院校內以幫助高職教師發展,提高高職教師職教能力,進而提高高職院校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目的,成立專業的高職教師培養機構即教師發展中心,以便從本校教師的具體實際出發,結合本校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實際需要,對高職教師開展系統而全面的極具針對性的培養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二)協同創新,校企合作落實校外培養

產業轉型升級環境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利于提高高職教師的職教能力,提高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和人才質量,以提高高職院校的競爭力,更有利于高職院校為行業、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勞動力,從而方便行業、企業走出“無人可用”的困境。近年來,在校企合作加強高職教師培養上已開始了一些嘗試,采取選派高職教師到企業頂崗鍛煉、到企業調研等途徑,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效果還不太理想。在校企合作培養高職教師過程中也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出現頂崗鍛煉難落實、形式主義等現象。然而,國外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師培養的實踐表明,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師培養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高職院校應根據本校的實際,通過多方努力,與企業協同創新,不斷加強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尤其是實踐教學能力的培養,以切實提高高職院校為行業、企業提供其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從而充分滿足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完善機制,鼓勵創新

大量事實表明,無論是高職院校內對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還是校外行業、企業參與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都存在著一個共同性的問題,就是機制不完善,各方參與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導致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難于落到實處。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外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不僅有法律作保障,更有一套完善的機制。產業轉型升級環境下,國內高職院校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應從相關機制著手,以保證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從而讓各方主動而積極地參與到高職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的實踐中來,提高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的效率。

三、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為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是高職院校的辦學目的。各高職院校所在地區不同,畢業生就業的行業、企業不同,其教育教學也不盡相同。否則,“千校一面”的現象仍將繼續,“企業無人可用”的困境也將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各高職院校對其教師職教能力培養應堅持高職院校“以市場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的宗旨,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培養之路。

(一)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因校而異

產業升級環境下,各高職院校所處地區不同,其服務的行業、企業也不盡相同;就是同一地區,由于各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的行業、企業不盡相同,其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各高職院校應從本校所在地區的行業、企業尤其是其畢業生主要就業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出發,科學而合理地安排教師職教能力的培養實踐,以加強其教師職教能力培養的針對性,提高培養效率。

(二)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要因人而異

調查表明,不僅不同高職院校教師職教能力水平、培養內容、培養條件等不盡相同,就是同一高職院校其教師職教能力水平、培養內容、培養條件等也不盡相同。為了提高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的效率,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應立足高職教師教學的實際需要,結合高職教師個人的實際,靈活安排高職教師參與職教能力培養,提高高職教師參與職教能力培養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以切實提高高職教師的職教能力。

(三)高職教師職教能力培養是長期而持續的過程

產業轉型升級環境下,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所需的技術技能也在不斷的發展變化,因此,高職教師只有不斷深入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才能及時把握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所需技術技能動向,并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行業、企業的生產、管理和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不斷更新發展,從而真正實現高職院校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目的;否則,“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困境將無法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作者:袁年英董汝萍張啟強單位:廣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