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學競賽促教師素質的提升
時間:2022-07-23 11:00:10
導語:教師教學競賽促教師素質的提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引言
本文以山西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為例,探討如何以競賽為抓手提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
2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概述
近年來,高等教育中的青年教師占了很大比重,2014至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院校40歲以下專任教師占到總人數的比例均大于50%,分別是57%、56%、55%(數據來源:2014年、2015年、2016年《中國統計年鑒》)。青年教師成為了高等教育的中堅力量:學習能力、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強,更容易和學生接近;學歷較高,一般為碩士以上,理論知識的掌握較豐富。但是大部分專任教師并非師范類專業畢業;教學經驗相對不足。山西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每兩年舉辦一次,以40歲以下教師為參賽對象,比賽共分為三個組別:人文社會學科、自然科學基礎學科、自然科學應用學科。按規定,各院校在每個組別中選定規定人數(一般是1到2人)參加比賽。比賽項目共有三個:教學設計(占比15%),包括題目、教學目的、教學思想、教學分析、教學方法和策略以及教學安排。課堂教學(占比80%)時間為18~20分鐘。教學反思(占比5%)主要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過程幾個方面進行。
3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現狀及存在問題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基本功現狀不容樂觀。從社會層面上看,青年教師中師范生占比較小,沒有或者很少經過專業的基本功培訓。從學校層面上看,學校更關注教師的專業能力、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卻往往忽視教師的教學能力。鑒于此,山西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是一個很好的提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機會。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問題:3.1競賽效果不能惠及全體教師。山西省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要求各個院校推薦,在各自院校內首先進行系-院-校層層選拔,使得大賽的覆蓋面積相對廣一些,但未獲獎或者未獲名次教師很難獲得指導。受指導的覆蓋面小,教師可以從別人身上獲得一些啟示來讓自己進步,可是很難獲得有針對性的專家的指導,只是參加了一次“試講”而已,起不到很好的效果。3.2競賽與平時課堂結合度不夠。課堂教學的比賽的時間限制為18到20分鐘,和真正課堂的時間有一定的差距,教師在教學設計上很難和平時的課堂相結合,會出現“為了比賽而教學”的現象。在比賽時,由于場地等各方面限制,臺下坐的只是評委和參賽選手而沒有學生,使得課堂中的很多環節無法真正展示出效果。也很容易讓一些環節的設置流于形式,如教學反思環節。3.3競賽中教學方法展示有局限。隨著信息化教學的發展,教師在課堂上對網絡的使用越來越多,而比賽的條件限制,可能很難保證完成聯網的一些動作,影響教師的展示效果。對于高職的學生,動手能力是很重要的教學目標,比賽中對于一些實踐課程,比如沙盤的講解很難實現。3.4基本素質展現不全面。這三個環節的比賽能夠較全面的看出青年教師的教學基本功,但是由于無法模擬真實的上課場景,對于教師的課堂控場能力,隨機應變能力卻很難考查出來,而這些對于真實的課堂是很重要的。
4以賽促教,提升高職院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
4.1充分發揮競賽作用,完善教師基本功培訓。為了更好的讓競賽效果惠及全體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讓全體教師參與進來并且能夠得到有效反饋。(1)建立全校聽課評課機制按照院系進行分組,形成良性的聽課評課機制。使教師們把功夫用在平時,而不僅僅是為了賽而賽。把有經驗的老教師和專家分成不同的組別,每學期按照時間表進行抽查聽課,組織教研組活動,進行一一評課。(2)鼓勵教學團隊協助參賽由于比賽名額的限制,不可能每次有很多教師參加,可以鼓勵整個“教學團隊”一起協助某一名教師進行賽前準備。沒有參賽的教師在協助準備的過程中,對自身也會有很大的幫助,團隊成員之間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3)加強全體教師教學培訓各高職院校針對教師的科研培訓、與企業合作培訓可能更多一些,往往會忽視“教學能力培訓”。各院校可以聘請一些教育方面的專家對教師進行教學基本功的培訓。4.2積極主動提高自我,加強教師基本功練習。(1)夯實專業知識高職青年教師離開學校時間不算長,對于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相對較容易回憶,青年教師要不斷鉆研自身專業,做到“學有所長”。同時,青年教師的學習能力較強,應當利用這一優勢把理論知識和現實相結合,與時俱進。(2)熟悉教材教具青年教師更多的是使用一些經典教材或者專家所撰寫的教材,要做到對所使用的教材爛熟于心,參看各類參考書,吃透教材,并在教材的講解基礎上有自己的見解,在課堂中靈活運用。合理的使用教具,青年教師可以自己手工制作一些貼合課堂的小教具。(3)提升課堂掌控力課堂環節是對于青年教師來講考驗很大。首先是對時間的把控,競賽中要求18到20分鐘的時間,時間不夠或者超時均會扣分。相對來講,真實課堂的45分鐘更難把握一些,涉及到整個課堂的容量,教師的語速,教師的板書,解決現場學生的突發問題等因素,這需要教師在備課時充分“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其次,課堂上會出現許多突發狀況,比如學生狀態不佳,這可能是高職課堂中經常出現的問題,教師就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積極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4)重視課后反思在競賽中場下并沒有學生,導致教學反思只能根據自身經驗來做。但是在平時的課堂中,課后反思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高職青年教師要養成“每課必反思”的好習慣。4.3采取靈活課堂形式,輔助教師基本功提升。(1)多樣的教學方法許多教學方法在競賽中可能難以展現或只能模擬展現一下,但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可以采用。如“角色扮演法”“頭腦風暴法”等,通過這些方法的使用,提升教師對課堂的控場能力和對學生的了解能力。(2)靈活的課堂形式多媒體的使用已經成為現代課堂必不可少的,高職青年教師已經不能局限于過去的“教學基本功”,應當嘗試使用一些新的媒介和手段,提升自身新的基本功,讓課堂更加靈活輕松。如flash動畫的使用、翻轉課堂的使用、微課的使用、直播課堂的使用等,增強自身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浩,李建新,解建寶.高等職業教育教師能力素質及“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3(11).
[2]周仰楠.淺議青年教師的成長問題和培養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5).
[3]顧文秀.讓教育充滿常做常新的智慧挑戰——談教師基本功[J].人民教育,2012(11).
[4]孫偉國.職業學校青年教師培養有效性的思考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4).
[5]賀玲.從“創新杯”說課大賽談如何提高職業院校青年教師的說課水平[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9).
作者:原文娟 單位:山西體育職業學院
- 上一篇:信息化社會對高校教育的影響
- 下一篇:外語教師專業發展制約因素與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