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探討

時間:2022-09-03 08:57:33

導語: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模式探討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普通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課也應與時俱進,不斷促進教育的改革與進步,通過健美操的課程現狀可知,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班級容量較大,學生通過傳統的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下教學模式的學習,容易出現對健美操理論、技術學習與掌握的水平差異性較大的現象。因此,該文響應新時代的教學改革,對普通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上與線下教學混合教學模式的銜接進行研究,旨在縮小學生之間掌握健美操課程知識的差距,提高大學體育健美操的實際教學效果,從而帶動普通大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推動健美操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上線下;教學

教育網絡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促進了普通高校之間各個專業積極探索互聯網線上教學的模式,相較于傳統的師生面對面教學,新時代線上教學不受時空限制,且能充分利用互聯網各種資源進行學習。對大學體育健美操技術課程而言,注重理論結合技術實踐的學習,以實踐創作促進教學技術動作能力的編排,開展線上教學存在一定局限性,靈活開展健美操線上教學活動,從而輔助線下課堂的課程安排,提高總體健美操的課堂質量。

1大學體育健美操選課及學生現狀

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是大學生選修課程之一,雖然健美操已在中小學開設,但是存在地域差異,如農村與城鎮的差距、不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的差異,導致健美操雖然廣泛傳播與發展,但仍然存在沒有接觸過健美操課程的學生。通過調查可知,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現狀是班級人數多,常見的為40人左右,存在零基礎、學生個體差異等特點,傳統的教學模式就很容易使學生學習健美操技術、對動作技術的掌握出現層次差異,因此教師應根據線下教學的實際教學目標,制定線上教學的輔助支撐材料,從而確保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乘法效應,互補互長,從而提高課堂效果質量。

2大學體育健美操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重要性

大學體育健美操實施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是指將健美操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與當今迅速發展的互聯網教學模式相結合,貫徹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基本理念,實現大學體育健美操課前充分準備、課上技術知識傳遞便捷、課后技術知識鞏固牢靠,并穿插課前視頻網絡觀摩預習、隨堂測試、課后討論反饋等師生互動環節。通過清晰的步驟與環節,提高大學生學習健美操的熱情,縮小大學生學習健美操技術動作快慢的差距,即大學體育健美操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能夠充分利用傳統課堂教學與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實現二者的交叉與互補,進而升級為新型的課堂教學模式,從而解決以往傳統教學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個體差異而對健美操技術學習與掌握的不同程度,而帶來的不同學習效果,因此大學體育健美操采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也是與時俱進的重要體現,是健美操運用現代手段進行教學改革發展的重要步驟。

3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

3.1教師注重線上線下教學的銜接

做好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上線下教學有效的銜接,實現大學體育健美操課堂教學與互聯網教學兩種教學方式之間的“乘法效應”,是新時代的大學生學習健美操縮小差異性的有效方法,教師充分調動并培養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揮其自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教師是提高學生對健美操興趣的有利點,是做好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線上線下教學銜接的關鍵。而大學階段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大學體育健美操符合新時代學生的學習特點,突出新時代普通高校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教學改革創新的新特征。因此,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師應把握好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銜接性,從而提高大學生學習健美操的興趣點和技術掌握能力。3.1.1課前準備首先,大學體育健美操的課前預習與學習階段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通過線上制定健美操學習課件或者相關學習資料,并根據往年學生學習健美操的個體差異,運用現代網絡資源、通信設備,如QQ群或微信群等,將提前準備好的材料發送給授課學生,使學生能夠提前預習,進而推動線下課堂中良好的師生交流與互動。其次,在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下課堂教學前,教師通過互聯網網絡學習平臺,針對健美操教學的內容、學生基本情況等進行學情分析,制作課程導學和微課視頻等,使學生清楚健美操學習的流程和任務,預習線下健美操課堂教學的基本知識點和技術的重點、難點,以便于課堂中認真學習。最后,健美操教師也應根據往年教學經驗預測學生學習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通過線上課前學習的方式找到解決方法,提出注意事項等??傊?,大學體育健美操課,學生通過線上課程導學,觀看線上微課視頻及相關資料、注意事項等,提前了解并學習線下教學的相關內容,將進一步提高線下教學的課堂效果。3.1.2課中大學體育健美操的教學大學體育健美操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制定教學內容,但由于線上教學的影響,線下應做相應的調整。首先,學生通過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上教學資源的課程導學,教師在線下的課堂中可以對學生線上的學習進行檢測,然后再根據學生線上的學習程度,調整此次課的教學內容。之后進行常規的健美操課堂教學,比如課堂中面對面直觀地講解健美操技術動作的難點、重點,這是線上教學無法比擬的,因此在線上教學的輔助下,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下課堂依次是教師帶領學生練習、學生自主練習、教師觀察學生個體差異;再講解常見錯誤、調整學生的身體姿態、分組練習;然后讓掌握能力好的學生帶領小組練習,培養其帶操能力,且小組每個人依次帶領,以便于每個人都得到鍛煉機會。其次,根據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上線下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綜合掌握情況,以及對健美操技術水平掌握的快慢程度,分成小組,并根據每個小組技術掌握情況,分配不同的任務,因材施教,提高大學生學習健美操的團隊協作能力。最后,在大學體育健美操課堂后期,每個小組通過線下實踐教學平臺,表現并展示自己的技術動作,教師檢查并反饋學生的錯誤動作,鼓勵學生運用手機軟件記錄自己練習健美操的技術動作、團體表現,鼓勵拍攝視頻,便于學生課后的觀看與記憶,同時教師總結該堂課每個小組的健美操技術動作學習情況,提出課后健美操學習的要求,之后鼓勵學生課后通過互聯網線上網絡學習平臺反饋問題、上傳作業、師生互動等,從而推動線下健美操課堂質量的進一步發展。3.1.3課后學生復習與反饋對于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學而言,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教學課堂,離不開學生對健美操技術的學習、復習與反饋。因此,大學體育健美操線上線下課堂的銜接可以倒序亦可正序。首先,大學體育健美操在完成線下的課堂之后,教師通過線下的課堂的實際情況,制定下次網絡學習平臺線上健美操課程的導學資料,讓學生課下通過線上網絡學習平臺,觀看線下課堂小組的學習成果視頻,并進行反饋。其次,鼓勵學生運用互聯網線上網絡學習平臺,對線下課堂的實踐效果,結合線上網絡課程的學習資源,反饋問題、討論問題等,進而教師通過互聯網線上平臺的后臺,觀看學生的反饋與討論等,以便于進一步改進與提高健美操的課堂教學效果。最后,學生通過線上線下的混合教學模式,便于發現自己的不足,進而改正并提高自己的技術動作,進一步完整、完美地掌握健美操的技術動作。當然,線上線下健美操教學的步驟也可以是學生先導學健美操線上課堂知識—線下實踐課堂—線上反饋等。總之,大學體育健美操教師應把握好健美操課程線上線下有效的銜接性,才能更好地總結與反饋問題,改進健美操的教學方法。

3.2加強學生自主性學習

《教育部關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提高自主學習時間比例,引導學生多讀書、深思考、善提問、勤實踐,而今社會是一個全民健身的社會,大學生更要養成進行自主性鍛煉的習慣和意識。線上線下混合式模式教學即網絡學習階段是以互聯網為平臺,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需要學生有良好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性,而作為新時代大學生更應該選擇一門喜歡的體育課程,在僅有的一周一次的體育課之外,在課余時間擴充體育課程之外的知識,加強自身的自主學習意識,例如大學體育健美操是大學生喜愛的體育項目之一,大部分高校都會開展健美操比賽,因此在愛好與健身相統一的目標下,應加強大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即通過互聯網學習平臺,加強自主性學習,通過傳觀反思自己的技術動作,改正自己的不足,進而提高對此項目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水平。而今線上信息時代使得學生通過互聯網記錄自己的學習,充實自己的體育生活方式,也是推動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更好銜接與推廣的有力保障。

3.3學校領導給予支持

大學體育健美操實施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與常規傳統的健美操教學相比,會面臨許多新的任務,比如線上教學必須是正規的學習網站,且離不開網絡維護等,因此必須受到學校及領導的支持,才能便于教師不定期地運用互聯網線上平臺,學習內容,關注學生,進行師生互動、討論、答疑等,而這些都需要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也需要學校領導給予政策支持或者補助等。而今隨著教育教學的進一步改革與進步,學校應不斷完善對教師工作教學的考察和考核機制,督促教師有興趣、有意愿地主動承擔這樣的課程,這是對教師的莫大鼓勵,也是促進高校教育課程改革進步的重要體現。因此,學校領導的支持是新型教學模式實施的重要保障。

4結語

大學體育健美操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教學,具有科學合理性,是健美操進行技術課教學時,由單一的教學模式,逐漸向多元化發展的過程,是健美操教學改進與提高的必經階段,以達到優化教學過程和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有效銜接,是新時代的教學需求,其線上教學方式能夠輔助以往大學體育健美操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學習空間,引導并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得學生通過互聯網線上網絡教學平臺,課前自主導學與觀摩,完成課前預習及課后反饋等,從而達到線上線下合理銜接,是提高大學體育健美操課堂質量與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模式。

參考文獻

[1]楊乙元,黃詠,李濤.高校健美操多元化網絡教學平臺設計與構建研究[J].蘭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33(3):113-119.

[2]劉朝輝.融合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的“網絡與傳統”混合式體育教學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15(5):102-106.

[3]曾玲玲,張少生,胡永芳,等.移動網絡媒體在大學健美操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17,35(5):74-78.

[4]陶麗華,潘寧敏,莫冬麗,等.俱樂部教學聯合網絡平臺教學模式在健美操教學的應用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134-135.

[5]李嬌娜.慕課背景下健美操教學平臺的構建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7.

[6]王秀.“互聯網+”背景下健美操教學平臺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吉林體育學院,2020.

[7]孫毅,肖寧寧,董大偉,等.健美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20,39(8):182-184.

[8]趙晨,鄧艷香.普通高校健美操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運動精品,2020(1):43-44,46.

[9]蔡軍.淺析大學體育健美操課程“程序-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構建[J].現代交際:新人力,2018(9):173.

作者:王雅靜 單位:衡水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