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兵團精神的詮釋
時間:2022-01-14 08:51:24
導語:教師兵團精神的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趙自利工作單位:兵團農四師一中
弘揚兵團精神必須與切實提高教師的待遇相結合
時下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在當今我國市場經濟已經很繁榮的條件下,我們仍然強調教師的奉獻精神是不合時宜的。他們擔心過分強調教師的奉獻精神,倡導教師安貧樂道,甘為人梯,會有礙于教師社會地位的提高與物質生活的改善。筆者認為,強調教師需要奉獻精神與提高教師社會地位,改善教師物質待遇并不矛盾。前者是教師個人的道德修養問題,后者則是政府的義務和社會的責任。作為教師,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地位與待遇,缺乏奉獻精神,不愿意為學生,為教育事業多做貢獻,那他就喪失了應有的職業道德;而政府和社會如果一味強調教師要有奉獻精神,而不愿提高教師待遇,使得教師的勞動不能得到應有的報酬,那么這肯定就是政府的失職與社會的不公。目前一些地方中小學教師福利偏低,在住房、醫療、子女就業等方面都有很多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了教師的感情,不少優秀教師離開了自己心愛的教育行業。除有形的流失外,教師隊伍還存在著令人擔憂的隱性流失,特別是敬業精神的流失。所以,弘揚兵團精神、強調奉獻精神必須與切實提高教師的地位相結合,一個教師,只要他熱愛自己的事業,熱愛自己的學生,他必然就會選擇奉獻,以一種宗教般的情感不計得失地為學生操心勞累、嘔心瀝血。這并不是出于某種外在的壓力,而是其職業道德的內在要求。唯有如此,他才能獲得成功、獲取幸福,不斷走向自我完善。作為政府也不能只談奉獻精神,忽視對教師社會地位和物質條件的改善,或者僅僅把提高教師地位停留在口頭上,而應當切實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提高教師的福利,解決諸如住房、醫療、子女就業等困擾教師的許多方面的問題。
弘揚兵團精神必須把加強學校管理與加強教師自我修養相結合
從學校管理來說,弘揚兵團精神必須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建設一支高素質高質量的教師隊伍,逐步在教師中形成優勝劣汰、競爭上進的激勵機制,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思想素質、業務素質。進一步完善獎懲機制,對在教學崗位上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先進教師,每年要大張旗鼓地表彰和獎勵,獎勵力度要大一些,而對一些不稱職的教師則要進行批評教育、處罰、降崗直至調離教學崗位。進一步完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育人,以制度創新,使每一位教師成為學校乃至社會自覺維護法律和各項規定制度的表率,給每一位學生起到重要的影響作用。從教師自身來說,弘揚兵團精神,要求每一位教師必須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逐步培養對教育事業的高度責任心和對自己應盡義務的極端負責態度,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修養水平。為此,作為教師至少應該處理好兩種關系。一是奉獻與發展的關系。奉獻源自充盈富足,而貧乏與不滿則往往導致索取。作為教師應該通過奉獻來促使自己發展,通過發展來確保持續奉獻。在這個社會生活迅猛發展,經濟文化快速轉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教師應該和在學生一起前進,要使從教的過程成為一個不斷提升自我、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要以不斷增長的學識,不斷開闊的視野,不斷提升的思想情感境界來服務于學生,同時贏得學生乃至社會的尊重與景仰。二是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教師的奉獻精神主要是針對學生而言的。教師應該堅持以學生為本,關愛每一名學生,努力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的價值與幸福就建立在對學生的奉獻過程中,只有真情奉獻,以心換心,他才能獲得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只有真情奉獻,努力工作,他才能在學生獲取成功時,感同身受,無比快慰;只有真情奉獻,無私忘我,他才能將自己的生活與無數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贏得更為廣闊的生活空間和人生視野。
- 上一篇:教師公務員化的理性綜述
- 下一篇:教師行為論文:教師問題行為的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