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公共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及策略
時間:2022-06-13 08:33:33
導語:高職公共英語教師教學能力現狀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要求教師打破封閉陳舊的知識結構,緊跟社會、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強調工學結合,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方式。由于大眾傳媒的發展,學校也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渠道,學生幾乎與教師在同步接受新信息、新知識。教師在信息占有量上的絕對優勢正在逐步減弱。且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組成單一,教學內容更新慢,阻礙了高職英語教學發展。
二、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現狀分析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教師培養更側重于對于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對于高職英語教學而言,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更應立足于與學生所學的相關專業的融合。英語教學內容應側重與學生所學專業相關的詞匯、對話等。在作者走訪的四所高職院校的79名公共英語教師中,獲得英語專業八級證書的教師為52名,占總數的66%,其余教師均獲得英語專業四級證書或英語六級證書。而這79名教師中,17名教師獲得外貿單證,9名獲得導游資格證書,2人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具有雙師資格的雙師型教師僅占35.4%。雖然資格證并不能完全證明英語教師的專業水平,但卻能反映出英語教師的專業性不強,專業知識亟須增強。故在教學中,教師最重要的理念應是以學生的求職需要為中心和因材施教;在專業發展中,教師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強專業知識,將普通英語和專業英語相融合。
三、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科研能力現狀分析
高職英語教師搞科研的首要目的是解決英語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是要改變和改善英語教學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情景性,因此,科研在高職英語教師的能力提升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于所走訪的四所院校公共英語教師的科研情況數據進行統計如下:79人中,三年內共在省級以上刊物中196篇,主持省級以上課題13項,其中教改課題12項,國家級課題2項,包括教改課題2項,參與省級以上課題63項,其中教改課題57項;參與編寫教材17部,著作1部。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意識到科研對于教學的重要性,也能積極參與到各種科研活動中,但普遍認為,搞科研很難,搞外語教學方面的科研更難。大部分教師認為搞科研的目的主要是為評職稱,并非從興趣和教學方面出發。同時教師們普遍認為教學任務繁重,沒有時間和精力更多地投入到科研中。
四、公共英語教師專業化發展提升策略
針對以上不足,高職院校應抓緊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職業素養。第一,作為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應合理規劃自己的專業發展,及時了解本專業的發展情況和定位,并不斷做出改進和調整;應不斷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教學方法,適應本專業的國內外發展趨勢,積極穩妥地加強高職英語專業的建設;同時,通過教師間的相互促進,取長補短,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科學規劃發展目標,并努力實現。第二,教師最重要的理念應是以學生為中心和因材施教;教師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努力積累專業知識,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師生共同作為教育主體,與學生一同成長,完成對知識和語言能力的建構;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力,增強學習效果對專業建設的幫助,教學中加速專業的發展。第三,教師通過對現代化課件的學習,可以掌握、使用多媒體和網絡教學技術等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先進的教學儀器和設備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針對英語教學的特殊性,可利用多媒體設備模擬真實、自然的語言交流環境,促進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交流,增強英語的交際能力和交往能力。另外,也可在適當的時間用多媒體設備播放原版外文短片,讓學生對短片內容進行復述、評價或模擬表演。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新穎的教學形式可使學生覺得身臨其境。第四,根據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不太理想的狀況,教師應積極反思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改進教學方法。以小組學習、討論的方式進行教研,并通過對案例的剖析,講述教師自身的教學狀況。正是在這敘事化的描述中,教師可經歷一個感知、分析、判斷、決定的過程。除此之外,也可進行案例反思,思考自己在教學細節上對學生關注的程度是否不足,并感悟其他教師的教學活動等。這樣的案例反思不僅是對自己教學的反思,也能給其他教師帶來有益的借鑒。因此,案例反思在教師的專業發展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第五,為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學校應創造條件給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提供出國進修、學習,到企業實踐鍛煉的機會,也可鼓勵教師到高等學府獲取更高的學位,或參加社會機構提供的一些培訓課程以及參加職業資格培訓等教學研究活動。第六,積極引導教師轉變思維模式。打破舊式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法,改變固有教學思路,積極學習引進新的教學方法,對于高職英語課堂,努力打造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將真實場景引入課堂。深入了解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并根據該模式制定課程標準及教學內容,課堂活動等。構造合理的知識結構,即,完善英語教學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深入學習與之相關的專業英語知識,并從課程設置上增加專業英語(ESP)如:酒店英語、財會英語,機械英語,旅游英語等。
綜上所述,對于學生的職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高校英語教師發展應以多方面能力提升為主。在充分分析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師現狀的基礎上,應提供多種提升策略,以幫助促進英語教師能力全面發展。
作者:仲崇奕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掛職鍛煉學習活動總結
- 下一篇:教師聽課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