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失范問題分析
時間:2022-01-12 03:01:43
導語: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失范問題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當今已是互聯共通時代,互聯網絡信息技術發展迅速,國家重大戰略項目相繼取得突破性進展。高校作為國家科技支撐重要陣地,愈發受到國家及相關部門重視,對于高校科研投入、成果轉化和引進國際戰略人才,國家都給予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支持。但是,近幾年部分高校教師由于受到社會不良風氣影響,對于學術道德理解不深,學術道德失范防范意識不強,學術道德失范案例警示作用不夠,造成虛報學術數據、多報科研經費、偽造學術成果、夸大學術影響范疇、學術論文一稿多投、販賣學術論文等等學術道德失范案例屢屢發生,學術不端或者學術失范事件時常見入各類媒體,對于高校有序發展造成極為消極的影響[1]。作為高校相關負責同志,面對當今時有發生的高校教師論文造假、科研數據剽竊和科研成果不實等等學術不端與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應該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以互聯網絡媒介作為學術科研造假與學術道德失范的監控平臺,制定符合本校科研發展情況的相關政策與相關措施,遏制學術不端與學術失范現象發生。同時,高校相關負責同志還要根據本校教師學術道德現狀,制定符合本校教師學術道德狀況的監管制度。高校相關監管部門負責同志應該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符合本校學術道德失范突發情況的應對措施,有效預防與管控相關學術道德失范案例發生;若有發生,一經查處,必定嚴肅處理,并且利用互聯網絡媒介,搭建互聯網學術道德失范管控平臺,將近期國家、省市和校級發生的學術道德失范案例掛接相關平臺欄目,并且定期、定時、定點召開線上線下學術道德教育警示會議,常抓不懈、警鐘長鳴,以此應對學術道德失范突發事件,力爭做到處置與防控并重,保證高校教師學術科研環境,防患未然,預防與處置并重,為國家科技發展貢獻自身學術科研力量。
一、互聯網時代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失范現狀分析
互聯網絡時代信息共享,科學技術發展迅速,國家對于高校學術科研發展愈加重視。對于高端海歸人才引進、大型科研設備購買、國家重大項目實驗室建設已然投入大量的資金與物資保證,高校教師發表重大科研成果的學術論文在國際相關專業核心期刊影響地位愈加提升[2]。但是,令人痛心的是部分高校教師為了個人職稱評聘、科研項目申報過審和科研經費追加、博士后順利出站等等私人利益,對于國家相關法律條例、教育部門相關規定和學校科研管理制度置若寡聞,抄襲論文、篡改數據。互聯網時代高校學術道德失范現狀表現為以下若干方面:(一)部分高校教師科研學術目標較為功利。高校對于教師從事科研學術研究均積極鼓勵并且力求配備完善實驗設備與實驗所需材料,但是對于考核高校教師科研轉化成果的壓力也是愈加增大。互聯網絡時代,國內外各大相關學術科研網站上傳的科研學術論文數量較多,科研視角較為豐富,科研成果較為新穎。對于科研能力不足與科研日常投入精力不足的部分高校教師就會產生蒙混過關的心理,試圖通過拼接抄襲手段,發表學術論文或者科研成果,完成申報科研課題所需的相關學術材料,以獲取高額學術科研經費或者為競聘高級職稱添加砝碼,以致部分高校教師對于學術科研目標充滿功利色彩。(二)偶有高校教師科研創新動力不足。身居互聯網時代的高校教師,專業學識豐富,科研能力相對較強,對于國家相關戰略產業發展貢獻了諸多力量。在建設日益富足美麗和諧中國社會過程之中,涌現出一大批令人敬佩的學術科研人員。但是,隨著高端科研技術不斷發展,高校教師科研壓力逐漸增大,學術科研成果研發效率稍顯滯后,個別高校人才流失明顯。部分高校獲得學術科研經費比經濟發展較好地區高校較少,學術科研投入相對不足、學術科研成果轉化效率需要提升等等諸多現實狀況,致使偶有高校教師學術科研創新動力不足,對于相關專業學識沒有借助互聯網絡深刻研究,固步自封、不思進取、倚老賣老思想時常伴其左右。為了能夠完成學術科研項目所需學術科研論文或者學術科研成果,不顧學術道德倫理,四處抄襲,七拼八湊。長此以往,偶有高校教師運用互聯網絡技術,查找相關科研文獻資料,撰寫相關科研論文如同照貓畫虎、依葫蘆畫瓢,對于增強自身學術科研創新能力更是無暇顧及,終究會自食學術道德失范惡果,造成名譽與地位雙雙旁落的嚴重后果。(三)尚有高校教師枉顧學術監管。隨著國家相關部門對于高校學術監管措施不斷完善,學術造假、學術抄襲和學術不端現象得以管控。但是,尚有教師不顧學術監管規定,對于學術監管體系所制定的相關學術道德失范懲治措施解釋更是無從知曉,未能將國家相關學術道德失范案例最新懲治管理規定了然于胸,嚴格把關論文關卡、嚴審學術科研項目上報情況、嚴肅對待學術道德失范行為,運用互聯網絡作為媒介手段,未經他人允許,私自引用他人學術科研數據以及盜用他人學術科研階段成果。為個人一己私利,枉顧因學術道德失范造成降低職稱待遇、去除行政職務、開除現有公職、追回相關經費和限期之內不得申報學術科研項目的嚴厲懲處后果,憑借各類不法手段完成自己所承擔學術科研項目,諸如此類學術道德不端事件時常發生。
二、互聯網時代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失范現狀原因分析
互聯網時代高校教師學術道德總體狀況較好,高校學術道德建設愈加受到國家相關部門以及高校主管部門領導重視,各項學術監管措施能夠有效落實,學術不端、學術道德失范現象有所減少,高校學術道德建設氛圍總體向好。但是,部分高校教師學術科研論文抄襲、偶有高校教師偽造學術科研成果數據、尚有高校教師私自引用他人學術科研著作等等若干學術道德失范現象依舊存在,究其原因,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一)部分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失范的責任認知意識不強。高校教師時常運用互聯網絡技術,查找相關學術科研論文,多維解析自身所承擔的學術科研項目,為取得突破性科研成果,夜以繼日開展學術科研攻關。但是部分高校教師由于自身學術科研水平有限、學術科研能力不強和自身對于學術科研要求不高以及對于學術道德失范懲治心存僥幸,常常對于日常學校學術道德督導與整改工作,推脫回避、敷衍應付、糊弄過關。為了完成科研任務或追求“學術科研速度”,登錄互聯網絡相關學術論文期刊平臺,查找相似學術科研成果著作,私自引用他人學術成果,截取他人科研參照資料為自己偽造科研數據。一經查處,對于所在高校社會信譽與自身專業發展造成極為不良后果[3]。(二)尚有高校教師對于學術道德失范與學術交流界定意識不清。隨著網絡信息技術應用不斷深入各個重要科研領域,高校教師掌握較為先進的學術科研數據處理方法是當今時代對于高新科技人才的必然要求。但是,尚有高校教師由于自身學術科研能力有限,運用相關網絡技術能力尚需提升,加之對于所從事的學術科研領域先進技術與優秀成果應用前景缺乏前瞻性思維,以致所從事學術科研項目進度緩慢或者學術科研項目成果已被他人率先取得。從另外一個視角分析,高校偶有學術科研人員鉆研能力不足,也是可能長期依賴互聯網絡現有學術科研數據的相關信息,沒有較好地開展相關學術科研信息篩查與過濾;更有甚者直接將相關學術科研數據信息應用于自身所從事的學術科研項目之中,東拼西湊完成相關學術科研項目結題報告或者結題論文,自身主觀能動性與學術鉆研能力沒有充分發揮,以致所從事的學術科研研發工作進展遲緩或者學術科研成果偏離實際應用的不良后果。筆者認為從以上兩個不同視角能夠說明尚有高校教師自身學術鉆研能力不強、學術鉆研視角單一、學術鉆研精力投入不足,致使學術道德失范案例時有發生。(三)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監管體系尚需完善。隨著網絡技術迅猛發展,國家相關主管部門以及各大高校積極籌建學術道德建設監管體系,遏制時常發生的學術道德失范與不端行為,告誡高校各類從事專業學術科研人員,遵守相關國家法律規定,切勿抄襲他人學術科研成果。但是,部分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監管體系,需要與時俱進,動態掌握自身學術道德建設情況,應從學術道德失范突發事件應對響應預案、日常學術科研項目管理審核、加強學術科研人員日常學術道德素養培訓等等若干方面強化自身學術道德監管體系建設。高校學術道德建設監管體系籌建部門與相關領導及時發現自身學術道德監管體系不足之處,力求盡早、盡快、盡力完善自身學術道德建設監管體系,防患于未然,預防與處置并重,避免因處置不及時、不徹底、不嚴肅,造成社會媒體報道失實、波及其他人員聲譽和影響高校社會信譽等等嚴重后果[4]。高校應構建適合于自身學術發展與學術研究的學術道德建設監管體系,積極聽取相關專業人士的意見和建議,不斷加大學術道德監管體系建設力度,力求做到監督與建制并行,督查與整改并重,遏制學術道德失范現象發生。
三、互聯網時代完善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的若干對策
互聯網時代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應該依據高校自身學科發展現狀、自身學術道德建設現狀、自身學術道德建設督查體系構建現狀、自身教師學術意識培育現狀與互聯網學術道德交流平臺運行現狀等等諸多方面,制定卓有成效的完善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的相關政策。高校學術科研人員、一線教師及其他相關人員共同維護本校學術道德和諧氛圍,遵守本校學術道德建設制度,以此充分調動高校全體人員對于本校學術道德建設的主觀能動性,協調完善本校學術道德建設監管體系,積極做好防范學術道德失范工作。(一)持續穩步推進高校教師學術道德教育。高校教師身處互聯網絡時代,查找學術科研文獻資料、學術科研技術階段成果、學術科研交流等等方面均與互聯網息息相關。高校相關部門應該調用網絡技術人才與學術科研監管人員組建互聯網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平臺,將國家相關高校教師的學術科研相關規定、國家相關學術不端與學術失范處理文件、近期發生學術道德失范案例以及學校開展本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交流相關活動的資料掛接相關平臺項目之下,使全校教師能夠通過互聯網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平臺,了解、知曉相關學術道德失范處理辦法以及國家相關法律條例規定[5]。高校相關部門應該定期開展本校教師學術道德交流線上線下交流活動,促使廣大教師深刻認識學術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自覺接受學術道德教育,以身示范抵制學術道德失范行為,真正在做學問、做科研、做人師方面提升自身學術自覺性、學術嚴謹性與學術創新性,更好地維護高校良好的學術科研氛圍。(二)多方共促高校教師網絡文化素養。高校教師參與學術科研申報、學術科研成果轉化、學術科研均與網絡平臺發生聯動效應。因此,高校教師應該在學術科研項目網上申報、學術科研成果網上、學術科研論文網上刊發過程之中,嚴格遵守網絡媒體相關規定,自覺遵守學術科研項目網上申報規定、學術科研成果網上手續、學術科研論文網上刊發步驟,力求做到學術科研項目申報透明性、學術科研成果獨有性、學術科研論文網上刊發獨創性,并且動員社會、高校和科研組織監督高校教師相關網上學術科研項目申報、學術科研成果、學術科研論文刊發等等學術科研相關行為,有效促進高校教師提升自身網絡文化素養,完善自身網絡言行,保持嚴謹高尚的學術道德態度、刻苦耐心的學術鉆研品格和敏銳發散的學術科研思維,踏實高效地開展學術科研攻關工作,為國家重大項目取得較好進展貢獻自身的科研力量。(三)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與學術道德監管并重。互聯網時代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與學術道德監管工作,應該借助網絡媒介之中他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體系與學術道德監管制度以及相關學術道德失范案例妥善處置辦法,結合學校自身教師學術道德建設與學術道德監管情況,有機融合,互為促進、互為完善、互為提升,二者并重。高校相關部門在制定本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標準之時,應該以學校教師學術科研發展為首要目標,制定詳實可靠的本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實施工作細則,使其在落實、應用以及處理突發事件過程之中發揮重要作用。高校構建本校教師學術道德監管制度過程之中,應該充分考慮本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現狀,并針對現有本校教師學術道德建設的薄弱之處,做到全方位、立體化和多維度監管,確保學術道德失范現象、學術科研不端行為、學術科研論文抄襲現象有效減少。同時,高校應該加強全校教師學術科研項目申報、學術科研成果和學術科研的網上監查與動態抽檢制度,促使高校教師能夠真正遵守學校相關教師學術道德建設制度與學術道德監管制度,為學校真正取得重點學術科研項目獨創性成果增能添效。高校教師身處信息快速傳播的互聯共通時代,借助網絡搜索相關學術科研文獻已是尋常之事。但是,高校應有效加強教師學術道德教育,恪守網絡學術道德,增強自身網絡道德素養,強化自身學術科研能力,提升自身科技研發能力,攜手凈化學術科研環境,為實現國家科學技術蓬勃發展貢獻出自身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張茂聰.高校學術道德生態系統:意蘊、境遇與重構[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9(4):5-9.
[2]歐陽禮辰,龔業莉.高校教師學術道德失范成因及治理策略[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9(2):84-85.
[3]田芳芳.高校學術道德失范問題的社會學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9(2):73-75.
[4]薛蓮莉.高校學術道德與學風建設問題研究[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116-117.
[5]張偉.從“學術契約”到“學術責任”——大學學術制度困境及范式超越[J].北京社會科學,2018(3):4-12.
作者:蔡敏夫 金穎 王江 李紅 溫英杰 宗雷 單位:1.遼寧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2.遼寧工業大學學生工作處 3.遼寧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
- 上一篇:職業院校教師軟實力提升研究
- 下一篇:中職思政新課改教學初探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