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論文:小教師的課堂教學思索
時間:2022-01-14 11:02:03
導語:課堂教學論文:小教師的課堂教學思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本文作者:張庭潔工作單位:樂清市柳市職業技術學校
”坐在下面聽課的我,差點以為這5分鐘就這么虛度下去呢,這隨機應變出乎意料。第三,營造了一種新型的學習空間,讓學生體會教學的苦和樂,感同身受教師的辛苦。當三位小教師上好課之后,他們無一例外提到,當老師不好當,很辛苦。有個還套用了一句廣告語:做人難,做老師難,做一個認真負責的老師更難。當這幾位學生多次準備,精心修改的教案、課件在班內展示后,其余學生一片嘩然,都說:上一堂課要準備這么多,實在累人。生生之間的配合更融洽更協調了。第四,調整教師的教學狀態,激發教學熱情。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且也是課堂教學的研究者和反思者。教師的成長和專業發展、教師素質高低,與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有著密切關系。大量的研究表明,在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發展的眾多因素中,教師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占據了重要地位。在這次實踐過程中,我心有所思,亦有所感。下面就談談自己在這次實踐過程中的想法。多年的教學生涯,職高生的現狀,難免讓人產生疲軟,教學的激情大大減弱。但仔細想來,其實職高生并不是一無是處,或許成績不理想,或許言行不端正,但是仔細觀察,都有他們的閃光處。與學生的交流溝通中,學生對文本的一些看法,有其獨特性、可取性。對文本的處理,隨著與學生多次的探討,也常常會有新的認識,對自己的教學更是一種進步。學生的心得體會也有其認識的深度,出乎自己的意料。“小教師”上課中,不少學生向我提議:“老師,我也想嘗試當回老師。”這積極性使得學生上課投入,也激發了我的教學熱情,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中職學生雖然文化基礎薄弱,但是智力素質并不差,他們思維敏捷,信息來源廣泛,且動手能力比較強,敢于嘗試,具有較強的表現欲望。這個“小教師”的實踐,以點帶面,以少數學生的行動帶動影響整個班級,激發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符合中職學生的個性發展,符合他們的學習特點,收到了意料之外的效果。這次的實踐,就基于有效教學的理念進行的。有人說,學情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出發點,要做到因材施教,學有所得。職高學生的學習現狀,使得我們教師不能一味地滿堂灌。就算教師在臺上講得激情四溢,學生大部分無精打采,何談成效?新課程強調:教學是教師與學生的交往、互動的過程。《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三者對話的過程。教育家陶行知說過一句話:“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教學是個雙邊關系,“教”是“學”的過程和手段,“學”是“教”的歸宿和終極。“教”的立足點、出發點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學”。我們教學要體現以生為本的理念,必須關注學生。課堂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是實施素質教育、落實課程改革的主陣地。
職高學生大多數好動,敢于嘗試,惟有結合職高學生的特色,結合職業高中的學業特色,才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習的有效性。如今社會是一個講究團體合作的社會,有競爭也有合作。這次的研究可以增強“學習共同體”的集體榮譽感,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學習、樂于學習的興趣和動機,為他們主體性的培養和發展提供了無窮的動力。當我們教師習慣性的將課堂的沉悶歸罪于學生的時候,可曾想過我們的教學是否與學生有互動、有交流?教師與學生都希望經歷這樣的課堂:在愉悅中傳遞知識,在愉悅中增長智慧。一堂好課,都應該是教師與學生情感的交流、心靈的溝通。特級教師李觀博說過:教學不只是直接給學生知識,還要喚起學生自己求得知識的強烈愿望。都說構建合作學習模式,其實,生與生的交流,師與生的交流,就是很好的合作學習,在平等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中,使得問題得到圓滿解決。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多留心、多觀察、多反思、多總結,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行為舉止、思想感情、學習情況等,以便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加以適宜的鼓勵評價,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能借助各種形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一直是我的追求。
- 上一篇:當代教師學習的差異性
- 下一篇:考辨課程與教師的關系
精品范文
10課堂常規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