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
時間:2022-06-13 09:07:42
導語: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提升高等學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教師隊伍建設所面臨的重要任務。作者針對如何提升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現狀,基于作者以往工作的基礎,提出以提升高校教師的師德修養為最終目標,以拓展培訓內容、豐富教研活動、多樣化教學競賽及有效教學監控體系等制度、培訓與培養模式為保障的高校教師自主發展的解決思路,以期為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教師;教學能力;講課比賽
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是指教師在教學前、中、后三個階段的能力。即,教學的組織與設計能力、教學創新能力、教學調控與實施能力、轉化知識技能的能力、課堂隨機應變的能力、自我評估測評的能力、教學反思改進的能力。高等院校發展的核心是課堂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提升的關鍵是教師本人,教師只有不斷的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才有教師的發展,進而有學生的發展進步。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作者認為可以采取如下途徑來提升高等院校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
1研究意義
有助于深入理解教師教學能力的概念及構成,有利于促進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理論的繁榮和發展。有助于對“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此觀念的全新詮釋。為高校教師發現自己教學能力的欠缺之處并為此進行自我教育提供幫助,為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制定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政策提供支持,為高等教育質量的提高提供最根本的措施。
2策略研究
2.1確立提升青年教師的師德修養為最終目標。師德的外在表現就是師風。要想正師風,高校教師必須提高政治素養,端正師德,做到愛校愛生,本分做教學和科研,遵紀守法,堅持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高校教師真正要成長為優秀教師,不但做好教育教學和科研,教育教學理念與時俱進,緊跟新時代的步伐;還要注重自身師德修養,用真心鑄師魂,成就學生的求知欲,成為當代大學生學習的榜樣。高校教師應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和教師職業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強化教師自身修養,塑造良好的高校教師形象。2.2多方面提高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目前高校教師的培訓主要有崗前培訓、入職培訓、在崗培訓、定期觀摩課和網絡培訓等多種培訓模式,多角度提高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第一,針對剛入職的新教師,應加強教育知識和教學技能的培訓。第二,針對成長期的教師,應加強學歷和實踐經驗的培養。第三,針對發展期的高校教師,應加強教學和科研“雙能力”的培養。鼓勵和引導高校教師積極申報或參加國家級、省級課題項目,在課題研究過程中,不僅提高自己的學術水平和執教能力,而且使他們快速成為高校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3開展豐富多彩教研活動。為促進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發揮優秀教師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高校應定期舉辦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第二,定期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第三,開展教學名師的示范教學與交流活動。通過校內外教學名師的示范課、集中評教、MOOC課、觀摩課等形式向高校教師進行示范教學,知名專家學者進行有關教育教學方面的專題講座,定期召開青年教師教學座談會、研討會。通過這些形式,使高校教師用心反思、總結教學工作,查漏不足,不斷積累教學經驗,盡快找到適合于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最佳教學路徑。2.4舉辦多樣化教學技能競賽。教學技能競賽為高校教師提供了提升教學技能水平的機會,也是針對各種常規教師培訓活動效果的檢驗。學校應本著“以賽促教,以賽促訓,提升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理念,在現有高校教師講課比賽的模式下,以賽促教,不斷完善比賽機制,開展“賽前指導、賽中點評、賽后總結”,進而真正提升高校教師的教學技能,使高校教師教學競賽發揮其促進高校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的作用。2.5建立科學評價考核體系。通過加強教學管理來促進教師教學能力提高,構建多層次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形成完善的質量監控機制。(1)完善教學質量監控機制。由學校、學院、教研室組成對教學的“三級管理”、持續改進提升的閉循環教學質量管理機制,杜絕事故,提高質量。①成立學院教學督導委員會。②加強教學檢查與督導工作。成立教學督導領導小組,制定教學督導與檢查制度,檢查教學各環節的運行情況,調閱各種教學文件、資料,包括教師的教案、講義等。每學期開學初制定本學期的教學督導計劃,落實具體的聽課任務,了解教師、學生對實踐教學意見,為改進實踐教學提出可行性建議,定期研究、分析教與學雙方對教學工作的意見,提出解決有關問題的建議。(2)建設教學質量評價機制。教學質量評價機制主要采用外部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并以定量評價、定性評價、多途徑評價方式進行。第一,學生實時評價,隨堂隨聽隨評。可以主要采取網上評教和座談會評教相結合的辦法進行。第二,同行評價、學院督導組評價、校院督導組評價等多評價機制,以對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評價、全面性評價和全員性評價。第三,校際間同行互評。成立高校教師校際同行互評組織,篩選本院校每位教師優秀教學視頻上傳同行互評網站,由其他院校的教師進行觀摩和打分,作為高校教師考核的重要參考。第四,自我評價。通過教師撰寫試卷分析、教學日歷以及學期工作總結的方式讓教師本人對自我的教學過程進行反思與問題的整改。同時利用專業教研室活動的時間,與同教研室老師開展教學法研討,共同并針對反饋的問題或不足提出改進措施。(3)監控課堂教學與日常教學運行。充分發揮校、院、教研室“三級”管理體系的作用和領導聽課、檢查以及學生評教、教師互評、專家點評等機制,加強對課堂教學與日常教學運行監控。
參考文獻
[1]襲雅楠.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4.
[2]李太平.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M].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3]唐景莉.關注高校青年教師成長:青年教師怎樣站穩講臺[N].中國教育報,2007-08-18.
[4]秦小智.大學教師教學能力及其培養研究[D].湖南大學,2006.
[5]姚利民,綦珊珊,鄭銀花.大學教師成為教學學術型教師之路徑探討[J].大學教育科學,2006(15):41-45.
[6]吳曉.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與提升路徑[J].長沙大學學報,2016(1):140-142.
[7]王麗麗.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思考[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14(2):98-100.
[8]田守雨.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及其培養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2(29):65-66.
[9]馬強.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機制探析[J].中國高等教育,2012(9):57-58.
[10]高瑾.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長效機制的構建[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2013(12):83-85.
[11]趙菊珊,馬建離.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與教學競賽[J].中國大學教學,2008(1):58-61.
[12]王貴成,張明雷,夏玉顏.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研究的歷史、現狀與趨勢[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5):39-42.
[13]顏研.講課比賽對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與提升[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26(5):87-90.
作者:張理濤 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理學院
- 上一篇:高職教師科研素質培養策略
- 下一篇:高校教師教學能力挑戰與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