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會組織教師師德研究

時間:2022-04-28 10:14:39

導語:高校工會組織教師師德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校工會組織教師師德研究

【摘要】教師作為高校的重要職工,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給學生帶來積極的影響。高校工會肩負著提高教師師德修養的重要任務,主要通過師德培育工作,來完成這項任務。本文主要研究高校工會組織的師德培育過程,闡述了高校工會開展師德培育現狀,提出了高校工會開展教師師德培育路徑,希望能給高校工會組織提供借鑒,從而提升教師師德修養。

【關鍵詞】高校工會組織;教師師德;培育;路徑

高校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授學生知識,還應用自身品德去感化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道德水平。高校工會組織要加強師德培育力度,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使教師快速完成學生培養任務。

一、高校工會開展師德培育現狀

(一)沒有建立完善培育制度。在高校師德培育過程中,建立完善培育師德制度,是高校工會組織的首要工作,可以加快師德培育目標的實現。在實際生活中,高校工會組織沒有建立完善的師德培育制度,致使師德培育空洞化,很難實現師德培育目標。完善培育制度的缺失,沒有給教師提供幫助,致使高校師德退化。(二)沒有結合教師專業發展。師德培育的核心內容就是強化教師的職業道德,促使教師服務學生和學校。在實際生活中,高校工會組織將師德培養和教師專業發展相分離,無法讓教師形成正確的工作習慣,延誤了教師的發展。教師的專業教育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成效,為了提高教學成效,教師必須提高專業教育水平。高校工會組織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忽視,致使高校教師的教學水平始終無法提升,降低了教學成效。(三)不夠重視教師主體地位。師德培育以教師為主要培養對象,教師在培育過程中占主體地位。在實際生活中,高校工會組織不夠重視教師主體地位,致使高校教師無法主動接受師德培育,讓師德培育喪失了實際意義。高校教師師德培育是一個長期過程,如果教師在整個師德培育過程中都沒有占據主體地位,那么師德培育的效果也無法顯現。

二、高校工會開展教師師德培育路徑

(一)引導教師開展自我師德培育。要想真正實現高校教師師德培育的目標,引導教師開展自我師德培育是重中之重。自我師德培育可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促進教師職業道德成長,有利于教師實現個人價值。高校工會組織應宣傳師德培育的重要性,讓教師得知師德培育和教師個人發展之間的關系,促使教師自我培育、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同時,高校工會組織應引導教師了解職業道德規范,讓教師形成正確的工作思想,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使教師個人品格和職業道德標準相統一。另外,高校工會組織應提供高質量自我師德培育資源,例如培育視頻、培育手冊等,讓教師自主完成師德培育,提高教師的自我更正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二)建立教師師德長效培育機制。建立教師師德長效培育機制,是提高教師師德水平的基本途徑。高校工會組織應為高校教師建立長效培訓機制,提升師德培育的實效性。首先,高校工會組織要做好崗前培訓工作,開展多種多樣的崗前培訓活動,定期對高校教師進行師德培育,為高校教師設置明確的課程完成指標。其次,高校工會組織要使用多元化培育方式,激發高校教師的學習興趣,促使高校教師參與培育活動。可以開展高校教師交流大會,發揮老教師的傳教作用,提升新教師的道德水平。還可以開展優秀教師評選活動,樹立優秀教師榜樣,使其他教師向其學習,帶動整個教師隊伍發展。(三)師德培育與專業發展有機結合。結合師德培育和專業發展,是師德培育的基本原則。高校工會組織應將師德培育與專業發展有機結合,圍繞高校教師構建師德培育體系,開展師德建設活動,促使教師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人。首先,高校工會組織應分析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確定師德培育目標,找準師德培育方向,為教師開展內容豐富的培育活動。其次,高校工會組織應關注教師需求,將師德培育和教師發展相聯系,通過各種途徑來提升教師的道德修養,幫助教師樹立職業理想。最后,高校工會組織應強化職業教育,提升教師的工作能力,使教師在工作過程中形成良好的師德修養。

高校工會組織開展教師師德培育活動,可以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幫助教師實現個人價值,有利于促進教師發展。在師德培育過程中,高校工會組織應引導教師開展自我師德培育,建立教師師德長效培育機制,同時可將師德培育與專業發展有機結合,為教師提供高質量的培育資源和培育服務,促使教師發展為優秀教育人才。

參考文獻:

[1]杜周杰,繆行外.高校工會在新時期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中的地位及作用研究[J].中國高新區,2018(05):62.

作者:邵小明 單位:四川大學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