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思考
時間:2022-10-23 04:32:32
導語: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高校教師黨支部全體黨員思想上重視黨的組織生活,嚴格規范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保障組織生活的科學性。在此基礎上,增強組織生活的靈活性以適應高校教師群體特點,增強組織生活的現實性以貼近高校教師需求,針對性地創新組織生活的形式與內容,提升組織生活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
十八大以來,高校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嚴格規范黨的組織生活。高校教師黨支部,作為高校教育、管理、監督和服務教師黨員的基本單位,其組織生活的有效性直接影響到高校基層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從以下兩方面探究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的有效性。
一、保障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的科學性
高校黨支部組織生活有效的前提是在思想上、制度上、原則上保障組織生活的科學性。(一)支部全體黨員思想上重視黨的組織生活。《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指出: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的生活的重要內容,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的重要形式。近年,高校基層黨組織明顯改進了黨的組織生活,教師也基本上都能及時參加各種形式的組織生活。當前,黨員教師在行動上參與組織生活,有些并未在思想上引起重視:有黨員認為只是一種形式,按上級要求走一下過場;有黨員認為組織生活除了上傳下達,改變不了任何黨員,尤其監督不了領導干部;有黨員甚至不了解組織生活是什么,即使大概了解,也是對制度、原則一知半解;有黨員明白組織生活的重要性,但作為黨員參加組織生活時,不會按照要求去執行,如“批評與自我批評”,落實過程中被庸俗化了。這樣,不能嚴肅黨的組織生活,黨組織就不能對黨員進行有效的教育、管理、監督。高校教師普遍高學歷,不代表掌握了黨的基本理論和知識。支部全體黨員在思想上真正重視黨的組織生活,還需加強學習教育:通過黨史學習,認識到重視并嚴肅黨內生活是維護全黨團結統一、完成黨的各項事業的重要保障,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優勢;通過黨章黨規的學習,掌握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和原則,有利于健全黨的組織生活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二)嚴格規范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有:黨員支部大會、黨支部委員會會議、黨小組會、黨課、主題黨日、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等,《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要求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高校教師黨支部落實組織生活各項制度,要從以下著手:一是上級黨組織要適時指導和監督支部的組織制度落實,并起到榜樣作用。因支部的黨員絕大多數是教師,支委會成員也是教師,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任務繁重,組織生活有時會被拖延、忽略。在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中,需上級黨組織及時指導和監督。同時,上級黨組織又不能一手包辦。有高校基層黨組織的上級黨組織,基本就是規定好支部組織生活的所有細節,支部無法結合支部自身特殊情況,一點靈活性都沒有,勢必影響組織生活質量。另外,上級黨組織還要起到榜樣作用,特別是要堅持民主集中制,上級黨組織做到,支部才能做到。二是支委會合理安排組織生活,引導、監督、教育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各項組織生活制度,最終是倚靠支委會來落實。有些黨員教師不愿意參加組織生活,并不是不愿意接受教育、管理和監督,而是支委會沒有合理安排。支委會在安排組織生活時,要尊重全體黨員,堅持民主集中原則,調動黨員教師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有時,遇上特殊情況,還需引導、監督、教育黨員教師參加組織生活。三是全體黨員要自覺參加組織生活。高校教師的工作壓力很難得到高校以外人士的理解,甚至包括高校的行政部門。無論如何,黨員教師要合理分配時間,積極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并把工作中的困難、壓力和支部交流、溝通,尋找合適的解決途徑。(三)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組織制度,高校各級黨組織都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一是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制定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指出:必須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不可否認,高校仍存在官僚作風、形式主義,有些領導干部不尊重自己的黨員主體地位,缺乏對黨員教師的認同,其權力運行得不到有效監督,而普通黨員教師的意見、建議沒有合理的表達途徑,其黨員主體地位得不到保障。高校各級黨組織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強化黨內監督,拓寬黨員表達合理意見的渠道,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1]二是要遵循民主集中制組織原則辦事。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正確處理高校內部的各種關系,是每一位黨員教師要學習、踐行并自覺維護的。指出:“要健全和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具體制度,促使全黨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辦事,促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2]高校的校級領導、職能部門領導、教學科研院部領導、各級黨組織書記要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原則,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普通黨員樹立榜樣。
二、增強高校教師黨支部組織生活針對性
高校教師黨支部嚴格規范執行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過程中,要有針對性地創新組織生活的形式和內容,提升組織生活有效性。(一)增強組織生活的靈活性以適應高校教師群體點。針對高校教師在工作方式、工作環境、學歷方面的群體特點,增強組織生活的靈活性。第一,組織生活的形式可以線上線下結合,契合高校教師的工作方式。高校教師的工作方式與一般群體不一樣,絕大多數在學校上課、做實驗,居家備課、做科研等。近20年以來,我國高校基本上都有新校區,教師居住地和學校都有相當長一段距離,高校對教師教學科研考核工作量日漸增長,事務性的工作也在增多,高校教師經常性的犧牲休息時間,居家完成工作任務。有些組織生活如學習、傳達文件等,就線上開展,教師不必花更多時間在路上。有些必須線下的,就線下組織,如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和志愿服務等。根據教師工作方式和具體情況,線上下下結合的方式開展組織生活,會激發黨員教師的積極性。第二,組織生活的形式可以對內對外結合,改善高校教師較為封閉的工作環境。經過調研,發現高校許多教師除了與學生交往外,主要是同教研室教師有聯系,與本院部內部及學校其他院部聯系都較少,除了偶爾的培訓、學術交流,教師對外聯絡也較少。我黨是開放、包容、自信的政黨,黨員教師自身要有開闊的視野,才能培養出有一定格局的學生。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拓寬組織生活的形式,高校教師黨支部和本單位相近或不同學科專業、不同工作領域的教職工黨支部、學生黨支部一起開展組織生活,還可以與外單位的基層黨組織聯合開展組織生活,能幫助黨員教師從不同角度看待自身的工作,更好地服務學校,服務社會。第三,黨課的授課效果要好,吸引高學歷教師群體。高校教師普遍高學歷,有各自專業,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教學經驗,實實在在的高知群體。面對這一群體:首先,要安排對黨員教師具有引領作用的授課者。如領導干部授課,若本人不具合格黨員先鋒形象,無論課講的多么好,也吸引不了黨員教師。又如講解黨的創新理論的授課者,若沒有一定的理論修養,也無法吸引黨員教師;其次,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高校教師本身掌握很多教學方式,黨課的形式若是一沉不變,同樣無法吸引黨員教師。因此,黨課要根據不同的內容,結合支部黨員教師的學科專業,豐富黨課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更好的吸引、說服、感染聽課者。(二)增強組織生活的現實性以貼近黨員教師需求。《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加強新形勢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意見》中指出:把解決實際問題、增強教師歸屬感獲得感作為黨支部工作的重要落腳點。因此,組織生活是黨支部對黨員實施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最重要形式,不能僅局限于黨務知識、理論范疇,還要貼近黨員教師需求,并針對這些需求,增強組織生活的現實性。第一,結合教師思想和工作實際,幫助教師能力和素質全面提升。高校教師教書育人,需要不間斷地自我提升。雖然高校要求有教學團隊、科研團隊,許多教師實際是獨自面臨教學、科研工作任務。在這種工作情形下,教師思想上經常處于焦慮、不自信狀態,改變這一狀態的唯一途徑就是全面提升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教師有時需要借助于組織的幫助,但完全依靠高校教師黨支部本身的力量有時也不夠,還需要上級黨組織予以幫助。支部要經常和教師交流溝通,掌握教師的思想狀況和工作實際,有計劃地幫助教師提升工作能力。第二,聯系部門、學校發展中的實際,為黨員提供表達的渠道。高校教師重視學校部門和學校的發展,特別是事關自身利益的制度,有時需要有合理建議的表達渠道。同時,高校基層黨組織的黨員,有權利和義務對部門、學校的發展,表達自己的建議。支部要適時收集合理建議,向黨組織匯報,和行政部門溝通,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發揮政治作用,提升高校現代化治理能力,推動部門和學校更好的發展。第三,及時回應高校教師關注的時代熱點問題。高校教師從不同層面時刻關注社會、國家、世界,中國共產黨是與時俱進的政黨,支部的組織生活要運用黨的創新理論,及時回應時代的熱點問題。如面對今年的疫情,中國抗擊肺炎病毒的制度優勢是究竟什么?通過學習黨的四中全會精神,學習關于疫情防控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幫助教師運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分析中國制度優勢。
總之,高校教師黨支部要在保障組織生活科學性的前提下,增強組織生活的針對性,提升支部組織生活有效性。
參考文獻:
[1]潘西華.為什么要尊重黨員主體地位[J].人民,2016,(12)上.
[2]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作者:朱翠貞 單位:江西中醫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上一篇:高職院校兼職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研究
- 下一篇:高校教師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