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的應用
時間:2022-09-21 03:55:54
導語: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元化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指教師以多元化思維為指導,從多個角度出發,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相應地制定最為科學和適宜的教學計劃與方案,以達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實現教學效果更加理性化的目的。多元化教學不只是教學方式的多樣化,也包含教學目標、教學思維等的多樣化。初中語文課文的篇章大多較長,但段落之間結構嚴謹、語言優美、內容豐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熏陶學生的情感、提升學生的能力。初中語文相對于小學語文來說,其知識結構更龐雜,涉及到的知識面更廣,學生學習的難度加大,需要學生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在對基本的語文知識進行掌握以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寫作、理解與分析能力。運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學生放在教學主體地位,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與探索意識,沖破固有思想的桎梏與局限,提高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鍛煉并提升學生思維與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從多角度對文章進行理解和賞析,并使學生在對問題進行分析和思索的過程中,從多個角度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從而大幅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開展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1.對語文教師的專業素養提出更高要求
在多元化教學中,學生是教學的主體,教師的角色是引導者,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師應當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及時轉變教學思維,正確認識自身的角色轉換———由知識傳授者轉換為學生課業的引路人。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而不是僅掌握學生的總體情況和考試成績。在初中語文的多元化教學中,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考查方式不能再像以往那樣,單純依靠考試、聽寫等單一方式,而應當在教學過程中仔細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具體表現,從多個角度對學生進行考核和評價,及時發現每個學生的進步,指出其中的不足或不當之處,使初中語文教學更加精細化。可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將對教師提出更高和更多要求,有利于語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升。
2.鍛煉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初中語文的傳統教學方法只是讓學生對我國語言和文學的基礎知識有一定了解和掌握,但在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過程中,學生不但可以從多個角度對所學語文知識進行分析,而且還能與學生一起進行語文知識的探討和分享。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學到基礎知識,還有利于培養和鍛煉學生的獨立分析能力、自主學習能力。此外,還能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提高其合作討論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也有較大幫助。
3.進一步發展師生之間的關系
初中語文具有內容豐富、觀點多元化的特點,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充分發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可以與教師、同學進行討論,在這一過程中有利于教師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因材施教,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多元化教學方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是傳統教學模式中傳道授業者與知識接受者的關系,更多的是一種既像師生又像朋友的互動關系。在教師與學生的互動與交流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加強,教師與學生的內心更加貼近,能夠更深度地了解學生的內心與思維動態,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發現學生身上的優點,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使課堂氛圍更加生動、和諧。
三、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實踐多元化教學方法
只有具體實踐到教學過程中才能體現其精髓,發揮其提升學生綜合能力素質的作用,下面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及作用進行分析。
1.情景式教學,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中,一般是以課程大綱的具體要求為依據按照課本的篇章順序進行教學,用1—2個課時講述和教學一篇課文,這種形式有利于學生對基礎語言知識進行系統的了解和掌握,但不利于提升學生對文字的分析和感悟能力。情景式教學方法能夠有效避免按篇教學的弊端,通過將本學期所要學習的語文課程知識點進行系統聯系,并以此為依據構建一個或多個情境主題,再根據這些主題對課本知識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并從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與理解。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適時地予以引導,以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分析、想象和判斷等方面的能力,使學生在學到基礎知識的同時,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得到逐步提升,對于其今后的學習有較大幫助。
2.主題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所謂主題式教學方式就是在教學過程開始前,教師根據所要教學的內容先構建一個中心主題再實施教學。這一教學方法的優勢在于有利于幫助學生對教學內容的主題準確把握,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分析能力。如在進行《雷雨》一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程開始前就拋出該文章所要表達的中心主題,再圍繞這一主題提出若干問題,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分析、討論,自行找出問題的答案。這一教學方法的實施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教學主題,并能夠很好地鍛煉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小組討論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合作能力
小組討論教學是多元化教學過程的關鍵環節,在小組討論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分組時,教師應當對各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將語文學習能力較強與較弱的學生進行搭配,通過先進學生的帶動,實現共同提高。通過采取合作學習、交流學習等方法,在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同時,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學生開展激烈討論的積極性。在小組討論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好討論的主題和所要分析、探討的問題,發揮其指揮棒的引導作用,把握好學生討論和學習的主方向。在小組討論后,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充分交流,引導和帶動不同小組之間進行經驗交流,從而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討論的過程中得到思維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4.表演教學,增強學生的理解與創造能力
我國擁有五千年的璀璨文化,收編進初中語文課本的都是經典文學作品,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取表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通過表演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其人文素養和情感,更有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教師可在某一篇文章教學結束之后對學生進行分組,使其以表演的形式將文章內容表現出來。小組可先將文章的重點內容找出,再據此討論要采取怎樣的表演形式將其表現出來,進而討論角色的扮演分工等,之后,教師再利用課后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排練、比賽。表演教學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歸納總結,進一步提高其對課文知識的掌握程度,通過將課文內容改編成劇本,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5.多角度評價,發現每一個學生的優點
在多元教學中,總結與評價有利于鞏固學生所學的語文知識,學生在討論、表演過后可發表對問題和課本內容的見解,教師應當多給予鼓勵,并適當予以指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判斷能力,使學生在獲得正確評價之后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教師要根據小組的討論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簡評,并對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參與程度、表現及所提出的觀點和見解等從多個角度進行評價,不能只看重考試成績,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積極予以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根據初中語文的教學實際,及時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積極運用多元化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成效。多元化教學方法是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語文教育教學的進步與發展。
作者:柯兆華 單位:福建省泉州市第七中學金山校區
參考文獻:
[1]田艷.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并研究與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6(9):194.
[2]陳仕新.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J].新課程導學,2015(30):19.
[3]張麗平.探析初中語文多元化教學新策略[J].課外語文,2015(10):84.
[4]劉會清.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方法[J].新課程:中學,2014(1):47.
- 上一篇:多元化教學方法在語文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數據通信實踐教學探索與思考
精品范文
10多元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