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統計學課程案例教學法論文
時間:2022-04-11 10:47:32
導語:應用統計學課程案例教學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1“應用統計學”課程建設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讓學生真正學到有用的知識和技能,包括使學生系統掌握應用統計方法,并理解其中的統計思想,培養學生應用統計方法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除引入案例教學、加強練習思考外,也嘗試在統計資料的整理、統計綜合指標、時間序列分析、抽樣推斷、相關與回歸分析等方面,引入Excel完成統計計算操作,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采取案例研究、課程作業、小組討論等多種實踐教學方式,以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在山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該課程經過近10年的建設,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形成鮮明的定位,為經濟類的本科生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主要包括:
(1)穩定、專業化的教學隊伍。教學團隊中有5名教師,其中4人具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2人具有高級職稱。從團隊成員的學歷結構、學緣結構和職稱結構,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學歷、專業化的特點。
(2)先進的教學理念。勤于研究、寓教于樂,以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和綜合競爭能力為教學特色。團隊成員熱愛教學和專業工作,勤業敬業。近年來在經濟學、管理學教學研究與學術研究上具有較高的專業造詣。
(3)完善的教學大綱、課程體系和培養方案。具體包括課程的性質與設置的目的、課程的基本要求、本課程與相關課程的關系、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學時分配、課程考核方式、教材及參考書等。
(4)內容豐富的教學課件和教學資料。經過多名老師不斷地修改補充,“應用統計學”教學課件已經較為完善,另附有大量的實用性強的教學案例和課后習題。
(5)教研論文和教學成果獲獎。發表教研論文6篇,主持院級教改立項項目2項。研究成果獲校優秀教學成果獎4次,其中經管類專業“統計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得校優秀教學成果獎三等獎。
1.2“應用統計學”課程實施案例教學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100年前,美國哈佛商學院首先倡導并大量實施案例教學法,取得了顯著效果并迅速傳播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皯媒y計學”中的案例教學,要求教師自行編制或者選擇有代表性的、易于理解和解釋的案例,學生根據所需知識對案例內容進行思考和分析,在教師引導下得出有益的結論并對所學知識深入理解。教學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地位,不再是教師單一的滿堂灌、學生傻傻的當聽眾,而是師生之間的共同參與、歸納、整理、交流、分析和討論?,F有的案例教學法主要存在如下問題:①很多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確實講過很多“案例”,但授課過程卻不是真正的案例教學;②教師把例子內容簡單介紹,不對案例背景進行闡釋,互動討論環節直接沒有或者形同虛設,成了教師的自問自答,缺乏與學生的交流,學生被動旁聽,無討論、無分析,只是在聽聽新鮮之后被灌輸相關理論,教學效果可想而知,根本無法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③大部分學生從高中步入大學,對案例教學并不太熟悉,即便教師通過各種手段敦促學生參與案例討論,但仍有大量學生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討論和發言。上述原因,共同導致案例教學陷入兩難困境。
2經濟類專業“應用統計學”課程案例教學法的實施
筆者所在學院的3個經濟類本科專業,均開設了“應用統計學”課程,相關專任教師經過多年的實踐探索,形成了系統的案例教學法實施步驟和內容。在具體實施案例教學法之前,教師們需要進行如下準備工作:①案例相關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和總結;②案例有關行業背景、經濟環境背景、制度背景等介紹;③案例內容的階段劃分,每一階段重點介紹內容、涉及知識點、討論重點等;④開展案例討論的時間、內容、過程安排等;⑤案例思考題和作業準備;⑥案例總結和提升。具體實例如下:
2.1相關與回歸分析
講授函數關系和相關關系、相關關系的描述和測度、相關系數的計算、一元線性回歸分析、相關分析和回歸分析的聯系與區別等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入某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儲蓄關系案例。儲蓄可理解為居民收入中沒有用于消費的部分,一般認為個人可支配收入與儲蓄是同方向變動的關系,個人可支配收入高了儲蓄會增加,反之亦然。以某市2000-2013年的數據為例:①請學生直觀地了解基礎數據,然后3~5分鐘的時間討論、分析數據的關系,自行在練習本上繪制相關數據的條形圖、折線圖和散點圖;②教師利用PPT動態演示相應圖形,并分析可支配收入與儲蓄之間的關系。但這種關系需要計算相關系數來確定,請學生計算相關系數并根據所學知識分析兩者的相關性大小、方向和程度;③請學生根據自己周圍的事例來解釋相關關系,很多同學會想到父輩身高和子女身高的關系、學習時間和考試成績的關系、文化程度和平均收入的關系、溫度濕度和農作物產量的關系等;④在熱烈討論之后,教師總結知識點并布置作業,比如建立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儲蓄的回歸方程并解釋其含義。
2.2數據分布特征的統計描述
講授數據分布特征的測度值,包括描述統計數據分布集中趨勢的測度值,即眾數、中位數、均值等,描述統計數據分布離散趨勢的測度值,即方差、標準差、四分位差、極差、離散系數等。在此基礎上,引入運動員發揮穩定與成績案例。在奧運會氣手槍比賽中,預賽成績和決賽成績共同決定最后的排名。以北京奧運會女子氣手槍決賽為例,中國運動員郭文珺因其發揮穩定取得了比賽的冠軍。但是,怎樣評價一名運動員的發揮是否穩定呢?通過數據分布特征值的測度可以驗證這一點:①根據所學的知識結合比賽的具體數據,請學生分析不同選手的穩定性差別在哪兒,比如有的運動員有幾槍發揮極好,但關鍵時刻發揮失常的一槍卻導致功虧一簣,原因是什么;②請學生分組討論3~5分鐘,并結合自己期末考試分數的例子分析一下,成績的穩定性怎樣保證、如何測度;③教師根據本章的知識來總結,計算選手們比賽結果的平均值和方差、標準差,并解釋標準差對于穩定性測度的意義;④總結知識點并布置作業,要求學生就某一問題收集數據并計算方差、標準差。
3教學實踐及效果
筆者所在學院,近年來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為指導,跟蹤國際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加強與國內外應用統計學教育同行的交流,以培養創新型人才為目標,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建設、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以研究為導向的實踐教學等方面,加強本課程的建設,加強師資培養,使本課程成為特色明顯、具有一流教學水平的通識教學示范課程。在案例教學法實施過程中,大部分學生從一開始的盲目跟從到后來的主動參與案例討論,課后根據案例內容撰寫總結報告并完成習題作業。實踐證明,該方法的教學效果良好,絕大多數學生對該課程和這種教學方法是滿意的。所有學生該門課程的平均分數也穩步提升,達到了預期教學目的。
作者:姜彤彤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 上一篇:雙語課案例教學法論文
- 下一篇:理實一體化教學法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