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師院校鋼琴教學法探索

時間:2022-01-30 04:12:53

導語:高師院校鋼琴教學法探索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師院校鋼琴教學法探索

【摘要】作者對鋼琴教學法課程的內容、授課計劃的制定、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考試評價機制等方面展開研究,并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旨在闡明高師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開設鋼琴教學法課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為此課程在高師音樂教育體系中的構建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師院校;鋼琴;教學法;體系;建構

一、鋼琴教學法的課程內容

課程內容是鋼琴教學法體系的核心。教學內容將教育理論與教學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并分為三個部分,即鋼琴藝術理論課、鋼琴教學實踐課與鋼琴演奏課。(一)鋼琴藝術理論課。鋼琴教學是一門理論與實踐必須緊密結合的學科,科學的理論是鋼琴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③。目前,高師院校對鋼琴藝術理論課的重視程度還不夠,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教學體系,這樣會導致學生重技能輕文化、理論與實踐脫節。因此,高師院校開設鋼琴藝術理論課勢在必行。鋼琴藝術理論課應該包括鋼琴藝術發展史、鋼琴理論文獻課和鋼琴教學理論課。1.鋼琴藝術發展史鋼琴藝術發展史主要讓學生了解鋼琴的構造與性能、演變與發展的歷史以及中西方鋼琴音樂文化的形成與發展,這將有助于學生把握整個鋼琴藝術史的發展脈絡,對鋼琴音樂文化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這門課程可以在大學第一學年開設,結合鋼琴演奏課學習兩年。筆者認為,可選的教材有周薇著的《西方鋼琴藝術史》、法洛斯•哈蒙德著的《鋼琴藝術三百年》、阿爾弗雷德•道奇著的《鋼琴及它們的制造商》、張佳林著的《鋼琴演奏與伴奏技巧》等。2.鋼琴理論文獻課鋼琴理論文獻課主要是講授音樂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流派的代表性作曲家及其鋼琴名作,使學生對不同時期的演奏方法和作品風格有較清晰深刻的認識,同時能夠幫助他們開闊視野并積累教學曲目。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結合音響音像資料形象生動地講解,使學生對鋼琴作品有更直觀的感受。教材可選用南希•巴屈斯著的《鋼琴名作演奏指導》、胡千紅著的《鋼琴音樂流派與風格特征》、科爾比著的《鋼琴音樂簡史》等。3.鋼琴教學理論課鋼琴教學理論課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但筆者認為最重要的任務是傳授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教材的選用與搭配這三部分。鋼琴學致分為四個階段,即啟蒙、初級、中級和高級階段。由于每個鋼琴學習階段的內容和側重點不同,所以教材的選用與搭配應該是多元化的,教師應指導學生熟悉各種教材的特點,依據每個學生的不同情況采用多種教材來支撐各個階段的教學。筆者將不同階段常用教材的選用與搭配情況列圖表進行說明(表1)。(二)鋼琴教學實踐課。這門課主要是理論聯系實際,將藝術理論課中學到的知識運用于鋼琴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筆者將鋼琴專業的學生按照初級、中級和高級程度進行分班編組,以小組課為單位,將初、中級程度的學生按人數平均分配給高級程度的學生,讓高級程度的學生對他們每周進行一次指導。然后隔兩周,筆者給學生上一次教學實踐大課,并對他們的指導情況進行輔導。課堂上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筆者結合鋼琴教學法理論以示范講解、答疑等方式來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教學方法。(三)鋼琴演奏課鋼琴演奏技術是鋼琴演奏者為了達到表現音樂的目的所使用的一切手段④。鋼琴演奏課程是鋼琴教學法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主要是通過學習不同體裁的鋼琴作品來教授學生掌握各種類型的演奏技術、演奏方法以及訓練手段等。高師院校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比較高,將其視為基礎課,要求所有專業的學生必須學習兩到三年,在提高學生演奏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制訂授課計劃

授課計劃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考慮學生的不同情況而制訂的學年或學期計劃⑤。高師鋼琴教學法授課計劃的制定必須依據高師院校鋼琴教學大綱的要求,科學合理地將鋼琴演奏課、鋼琴藝術理論課以及鋼琴教學實踐課安排在大學四年的課程中。制訂授課計劃應注意循序漸進的原則,結合學生未來工作的實際需求因材施教。鋼琴演奏課與鋼琴藝術發展史課程可以放在大學第一學年開設(鋼琴演奏課36學時、藝術發展史36學時)。第二學年繼續學習鋼琴演奏課,同時開設鋼琴理論文獻課(演奏課36學時、理論文獻課36學時)。第三學年同時開設鋼琴教學理論課、教學實踐課與演奏課(教學理論課36學時、教學實踐課72學時、演奏課36學時)。

三、教學模式

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將理論與實際結合,提高鋼琴教學法課程的教學效果,教師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高師鋼琴教學法課程常采用集體課、小組課和觀摩課這三種方式。鋼琴理論課一般是集體課,學生從零基礎開始系統地學習鋼琴藝術理論,以班為單位,數十人的集體授課形式最為適合。小組課的形式適用于鋼琴演奏課的教學。這種形式一般是三人為一組,教師將學生按照實際演奏水平分組,這樣有助于教師開展教學,同時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和交流。觀摩課亦稱為“公開課”,在個別課的教學形式中增加了聽課的教師和學生⑥。可將觀摩課分為兩個部分并應用于鋼琴教學實踐課中:一是由教師或專家親自上課,學生在旁邊觀摩,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對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整個課堂的安排和設計有一個直觀的感受;二是學生之間上課的相互觀摩,教師在旁邊給予指導,這種形式有助于教師及時糾正和解答學生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使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的鋼琴理論付諸于實踐。

四、教學方法

鋼琴教學方法多種多樣,但無論使用哪種方法都需要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加以選擇運用。常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示范法、討論法和實踐法等。在鋼琴教學法課中,應該培養學生運用精煉、生動、準確的語言講解知識要點,同時配合精準的示范演奏來闡明所講的內容。除此之外,課上要多組織學生圍繞學過的知識或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課下要多給學生提供教學實踐的機會,讓他們鞏固已學的知識,將理論轉化為教學實際能力。

五、考試評價機制

在鋼琴課教學中,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既是實現學生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又是促進鋼琴教學改革和提高鋼琴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對當前高師鋼琴教學的評價制度進行改革,將鋼琴教學法課程的考試內容納入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鋼琴教學法課程的考試內容應分為理論、演奏和教學實踐三個部分,即鋼琴藝術理論課、鋼琴演奏課和鋼琴教學實踐課,權重比分別為30%、30%、40%。此外,還可以增加課堂教案設計等內容,但要以鋼琴實踐教學的評價內容為主,目的是檢驗學生的教學成果,提高其從教能力。

綜上所述,高師鋼琴教育需順應時代潮流,深化教學改革,把為社會培養不同層次的合格的音樂教育工作者放在首位。由此可見,鋼琴教學法課程在高師音樂教育體系中構建的重要性。鋼琴教學法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老一輩鋼琴教育家的積累已為現代教育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隨著社會的發展,還需要后人不斷的研究和探索,為我國鋼琴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作者:楊洋 單位:肇慶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