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法思考
時間:2022-09-11 11:15:26
導語:關于python程序設計基礎課程教學法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大數據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數據分析科學在IT行業中正變得越來越重要。由于python具有簡單易學,免費開源等優點,特別是它在數據分析等領域的獨特優勢,許多高校以該課程作為編程課的基礎課程。本課程對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自主學習、問題的分析和解決的才能有很大幫助,但是實際的教學質量,相比較而言差距交大。本文暫以我校為例,對于目前該課程在我校的開設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作為對今后的教學設計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教學;程序設計;在線課程
目前,我學的Python編程主要開設三個專業。其中,大數據專業是專業核心課程;信息安全專業是專業基礎課程;軟件技術專業是專業選修課程。在這三個專業中,課程涉及三種需求,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過程中,它仍然采用相同的教學內容,相同的教學模式和相同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為主,通過課后作業進行編程練習和實踐。
一、我們目前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目前,教學過程中,知識要點大多集中在教科書上Python語言語法知識點的教學和鞏固上,按教科書中的次序在課堂上講解,再以選定的示例來安排課后練習的作業。這種循序漸進地教學方法,不容易將學生的實際接受和反饋作為教學基礎,也很難激發學生對本門課程的興趣。使用Python語言的傳統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或者課后練習中編程和調試案例,如果學生沒有充分吸收課堂上的知識點或編程基礎差,很容易使學生感到有失落感,大大降低了學生學習本課程的動力,并使一些學生害怕在計算機上進行編程。實際上,面對靈活的編程問題,學生缺乏自我思考和靈活運用知識點的能力。過去,我們通常先安排理論課,然后再安排實踐課。這種模式很容易將理論知識點與實踐操作分開。如果學生在理論教學后不復習和鞏固知識點,上機時會忘記,不利于學生對抽象概念的及時理解。同樣在一些實踐過程中,學生為了完成編程題目甚至抄襲其他人的代碼,只求完成任務,這樣就缺少了知識點的積累。
二、可能存在的問題
在實際的教學中,可能會出現以下問題:(1)學生的程序設計基礎不均衡。一些學生從來沒有接受過高中的程序設計教學和操作培訓,或者前期的課程學習不扎實,這導致學生突然進入python程序編程階段感覺不適應,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使學生從零基礎狀態轉變為獨立的編程狀態,這很容易導致挫敗感。(2)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學生接受知識的一種被動方式,而程序設計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非常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課堂的教學模式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編程的積極性,學生缺乏獨立編寫程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以培養學生的自主編程創新能力。(3)學生自己對課程的關注較少。一些學生,尤其是那些信息安全專業的學生,認為他們將來可能不想參與“程序員”的職位和軟件開發工作,因此他們對課程毫無興趣,就思想認識上來說,覺得只有編程專業人員才應該掌握Python語言程序設計編程。
三、今后教學的一些建議
(一)根據學生不同專業調整課程內容。對于課程的內容需要進行適當的分類,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基礎課程和高級進階課程兩個級別。對于具有程序設計基礎的軟件專業或大數據專業,他們未來可能與Python程序設計的使用直接相關,對于Python程序設計應盡可能減少簡單的基礎學習內容,并盡可能節約有限的上課時間,著重學習使用某些具有一定難度的的綜合學習內容,例如爬蟲等高級庫類的應用技術。對于信息安全專業,以最基礎的內容為主,重點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基本編程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二)通過在線課程進行輔助學習。學生根據課程,提前在網上收集優秀的在線課堂資源;或事先將課程知識點制作成在線課堂,然后轉移到互聯網上。每次上課之前,學生安排自己的時間在線學習相應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通過多次觀看視頻來掌握要學習的內容,而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相應地縮短觀看視頻的時間。該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學生基礎不足的問題,實現差異化教學。(三)完善實踐項目,加強實踐教學。用案例教學法對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非常重要。傳統教學主要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而知識的傳播是單向的。案例教學法不僅有師生之間的交流,而且有學生之間的交流,交流的渠道是多方向的。同時,傳統教學注重理論知識,案例教學則是著重啟發式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更加注重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因此,有必要探索Python課程的案例教學方法,總結設計相關的教學案例,建立一套合理的Python案例。(四)以人為本,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課程評價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目前,我們的課程評估主要基于期末考試成績為主。存在例如缺乏實踐評估,效果測試不及時、評價機制不完善等問題。在實際過程中,可以適當弱化考試的結果,可以加強過程評估,著重考察學生在項目開發過程中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采用階段性評估法考核學生編程能力,來確定最終分數。同時,學生還可以分組講解,和項目展示答辯,以鍛煉學生表達能力,提高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總之,對于Python課程的教學方法,作為一名教學老師,我們需要首先需要明確教學對象的不同,以此適當改進自己的教學內容和目的;其次,要盡可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再者,需要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同時,注重實際操作內容的教學,最后,建立合理的考核方法,以知識考試為輔,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主。目前,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我們需要從教學和實踐環節中不斷思考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以簡單的方式向學生講解程序設計和編程,使學生愿意學習,會學習,能學會,掌握應用程序編程的思維去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莫玲,姚屏.非計算機專業C語言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9(8):191-192.
[2]侯雪梅,李志博,于磊,王陽.軟件工程課程群案例庫建設和實踐教學方法研究[J].大學教育,2019(10):11-13.
[3]儲岳中,秦鋒,劉宏申.“C語言程序設計”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的幾點實踐[J].計算機教育,2012(12):22-25.
[4]黃昌軍.大學計算機基礎分層次教學方法探討[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9):281.
作者:陳義輝 單位:重慶電訊職業學院
- 上一篇:大數據分析重慶火鍋餐飲業發展狀況
- 下一篇:探討環境設計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