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法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07 04:32:35
導語:經濟法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實施經濟法課程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專業不同而教材相同的問題
經管類的開設的專業眾多,而不同的專業培養的目標自然就不盡相同。故此,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培養目標,有目的、有擇性的制定相適應經濟法教材。但事實上根本不存在這種為不同專業編寫不同經濟法教材的事,所以至今很多學校還是用同一種教材來教學。這種通用性的教材很容易忽視學生在接受能力上的差異,這樣的做法非但不會幫助學生提高成績,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生法律素質的提高,給學生造成學習上和心理上的壓力。
(二)沒有多少重要的社會實踐課程
經濟法具有很強的應用性,而經管類院校也是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所以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格外重視學生的實務操作能力,只是經濟法的課程不多,學生也沒有稍多法學理論基礎,使得社會實踐和課堂講授之間產生沖突;課堂講授的時間不多,就會導致學生的理論基礎打不好,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如果課堂講授的時間過長,雖然會讓學生打好理論基礎,但會占去學生過多的時間不能去社會上參加實踐活動。長期如此,會造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很可能對經濟法課程也產生抵觸情緒。
(三)考核方式不及教學目標多樣化
經濟法是理論基礎,但不同的專業要學習的經濟法重點不會相同,應該針對不同的專業學習不同的課程,考察不同專業的教學目標。但現在很大一部分學校還是讓學生學同一部教材,考同一種試,同樣以成績來衡量學生和教師的水平。這種模式看起來合理,其實是對不同專業學生的一種不公平。考試本身就是一種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手段。就好比勞動課程能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寫文章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促使學生廣泛閱讀;閉卷考試能讓學生增強記憶力;寫文章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促使學生廣泛閱讀;演講比賽能鍛煉學生的口才和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如果教師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生用多種考核手段,一定能增強學生的專業課成績,綜合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如何展開經濟法課程教學改革
(一)專業課程和專業需求匹配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除了要選用合適的教材以外,教師也應該創新教學計劃,針對不同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和實際需求制定合適的教學計劃,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專業教授不同的專業知識,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除了要講授經濟法的基礎知識以外,還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及時對教學計劃和重點做相應的調整。像針對會計專業的學生,教稅法、銀行發、會計法等等;國際貿易的學生要教國際貿易法、反傾銷法、合同法之類的。要有針對性的滿足不同專業的學生。另外,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國內國際熱點新聞,對于和專業相關的問題和修改、增訂的法律要及時的對學生講解,不能讓教學內容和時代脫軌[2]。
(二)適量讓學生去實踐
課堂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終歸到底還是為了讓學生多多了解一些理論知識,而知識的目的又在于運用,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得讓多參加相關的社會實踐,才能將所學的專業知識轉化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由淺入深的為學生講解,密切聯系和經濟法專業相關的組織機構,在學生和機構中間架起一座橋梁,讓相關的組織機構多為學生提供實習或實踐的機會,也讓學生的能力有用武之地。
(三)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為不同專業的學生需求,需要對經濟法專業學生的考核要在內容和方式上都進行創新。要打破傳統的單一考核模式,建立科學、公平的評價體系,就要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以及評價體系。其一,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看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是否達標,要將此成績作為課堂成績,以此激勵學生自主學習增強綜合能力和專業素質。這樣做既讓學生盡量多的掌握和應用經濟法理論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繼而鞏固相關知識。其二,在期末以閉卷考試來審核學生的專業知識。主要有選擇(考核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判斷(考核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案列分析(考核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三個部分組成,旨在幫助學生多掌握知識內容,并且提升學生的記憶力,為以后學生的考試或工作夯實基礎。還需要注意的是,根據不同專業的學生,考試的內容也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也要根絕不同的情況進行評價。這樣的考核才是公平的。
三、結語
經濟法專業是一門比較枯燥乏味的課程,但它實用性非常強。調動學生學習經濟法的積極性,更好的掌握并且運用本專業的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獨立院校在經濟法教學改革中必須要面對的重大問題,這也是主要矛盾的所在。教育的改革要著力于解決主要矛盾,為培養出經濟法人才鋪設好道路,為社會的進步提供更多更優秀的復合型人才。
作者:吳金蓮單位:南昌大學
- 上一篇:計算機基礎課程分級教學改革論文
- 下一篇:高校音樂教育中少數民族音樂論文
精品范文
10經濟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