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心理學教學改革論文
時間:2022-05-27 04:28:51
導語:護理心理學教學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護理心理學教學研究的重要意義
護理心理學主要是掌握基本心理護理理論知識以及著重強調護理人員對心理學相關專業的護理基礎課程,它為整個護理學提供心理學技術方法和認知觀點,同時也是護理實踐在心理學在護理學中的具體應用,由此可見,專業學生學習護理學是必修課中的重中之重。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段發展,護理學也逐漸得以迅猛發展,護理心理學已成為現代護理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以往單一生物學模式逐漸的轉向與生物心理以及社會醫學模式的方向發展和轉變,這是現代醫學教育體系重要性的體現。它能讓護理專業的學生站在全新的角度理解健康與疾病,形成生理與心理是一個相結合與統一的整體的認識,不僅僅可以從生理角度更能同心理角度去認識疾病、分析疾病、治療疾病,以滿足現代醫學模式和醫學自身發展的需求。
二、現階段護理心理學教學中的問題所在
(一)護理心理學課程受到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相當多的醫學院校中,與其他核心專業課程相比,護理心理學往往是“副科”的代名詞,其所受到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護理心理學雖被設為必修課,但護理生一般也不太重視,所以對這一門科目的學習和認知程度不夠,甚至有些老師也認為護理不是十分重要的課程,只要學習遵守紀律上課,是否專心聽講也無所謂,以致教師在講課時也比較隨意,沒有更多的備課準備。
(二)護理心理學課程理論基礎多、內容枯燥
傳統臺上寫板書,臺下記筆記的教學方式往往激發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是單一、枯燥、乏味的死記硬背,硬往腦子里灌輸知識,往往適得其反,而護理學的教學內容又過于強調一些關于心理的理論概念,教材中涉及的對于基本理論和概述,以及規律講述的比較多,許多專業名詞以及各種心理學流派的理論,護生很難理解,內容與現實問題產生一定的脫節,使學生提不起絲毫的興趣使之“望而卻步”。
(三)課時設置都是理論學習,沒有實踐
護理本身就是與實踐分不開的一種高實踐產物,沒有時間的護理學習稱不上一個完整的護理心理學,全程科目學習下來,關于理論方面的考核往往在很早的課程講解時就已經考核完畢,重要的是接下來的實踐工作,實踐在護生只在內心有一個心理護理的概念,考完理論實踐早就丟之腦后,但是在臨床上護生很難進行實際的心理護理,這就使學生在進行具體實踐是心理學習的適應能力十分有限,直接影響了護理生接下來實踐的步伐。
三、新時期護理心理學教學改革策略分析
(一)適當增多護理心理學的教學學時,改變考核方式
學習成績的考核評定,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檢查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變相調動與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講,改變考核方式可以引導護生對護理心理學的學習態度,不僅可以進一步完善了護理心理學教學考核改革,提高護理心理學教學效率,同時還可以通過模擬臨床心理護理進行考核,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和運用護理心理學知識正確的面對自我自我,從而有利于提高護生的護理水平和專業素養。
(二)利用網絡資源中的金品課程
充分利用現有的網絡資源,教學生認識和了解一些正規的充滿正能量的網站,讓學生充分利用其中的資源給自己充電充分利用這樣一種優質資源進行學習。感興趣的學生在課余還可以自己去學習一些相關的知識,不斷的擴展自己的知識面。
(三)角色扮演法
師生之間可以按照心理情景劇的模式演繹較色扮演的劇情,由教師給出一定的劇情或者醫院場景,由學習來進行模擬演繹,即在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中進行,又與此同時,使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親身經歷的過程和情感,這種形式可以使學生在以后的實際運用中應付自如,真正體驗到護理病人的心理應該是什么樣子,端正自己的心態。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護理心理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是現階段我國護理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之一。最近的一段歷史時期,在我國的政策導向的大力促進下,很多學校都開展了這門課程的學習。同時,很多教師也在不斷深化該項課程的教學策略,也取得了一些傲人的成就。然而,我們要清楚的看到,護理心理學教學還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需要進一步完善。本文是筆者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希望能對同行起到借鑒的作用。
作者:徐曉曉單位: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現代信息技術下德育管理論文
- 下一篇:高職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論文
精品范文
10護理護患溝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