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教學管理中的創新機制

時間:2022-02-18 09:01:41

導語:建筑工程教學管理中的創新機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建筑工程教學管理中的創新機制

摘要:建筑工程專業的主要任務是為建筑施工培養基層技術人才和現場管理人才,而不僅僅是培養工程技術研究、設計以及推廣人員,因此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管理中的創新與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本文結合我國建筑工程專業教學,從教學思想、教學方法、課程內容、教學規劃、教師實踐改革這幾個方面簡要分析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管理中的創新機制

關鍵詞:建筑工程;教學管理;創新機制

縱觀現如今我國高校建筑工程專業的教學模式,仍有一大部分高校是舊的工業民用建筑專業同建筑工業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并沒有充分利用高校的師資力量和教學設備,培養出的人才滿足不了企業的需求。具體學科的教學方法單一,沒有將專業配置和課程布置有機結合起來,教學缺乏實踐性。面對教學中的問題,應根據時代和經濟的發展,不斷完善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的改革和管理,為社會培養出高素質的綜合型管理人才。

一、明確教學規劃和思想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首先要明確建筑工程專業教學規劃和教學思想。建筑專業的教師應在實訓、實驗的過程中深入建筑施工單位,搜集施工單位對建筑專業人才的需求和崗位職責,調查研究往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和工作經歷,研究和分析社會企業對于建筑專業人才的需求;搜集在校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學科愿望、實踐能力等資料;開展討論,根據社會的實際情況和市場需求,對學生的就業進行建議和指導。通過調查研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教學規劃和教學思想,指明教學改革的方向。只有思想的確立,才能保證教學方向和道路的正確。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還要注重社會實踐的參與,這就需要社會技術管理人員的參與,與校方一起研討建筑工程專業崗位的實際需求;學校要根據不同專業的設置對課程內容進行分組、更新、優化,不斷整合教學設備、完善師資力量、規劃具體專業;根據建筑工程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實踐性要求來整合。從此而提高學科知識的科學體系與實踐性,直接避免了教學內容的重復性。在專業課程的設置上,一般平均每周安排32或64學時,將學習時間重點放到學生的實踐上。

二、加強教師培訓

我國高校建筑工程專業的師資力量參差不齊,許多高校教師自身知識和實踐無法適應時代和市場經濟的需求,因此要加強教師的培訓力度,完善高校建筑工程師資力量。加強建筑工程專業教師的實訓、實驗技能,可以選派教師到實際的建筑施工單位進行實訓,學習更多實踐技能和知識,在實踐中明確社會就業方向和人才需求,根據需求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與此同時,教師向施工單位工作人員學習的工作技巧和經驗,有利于引導學生畢業的工作。

三、加強學生的實訓

建筑工程的實踐要求主要有建材實驗、操作和土工實驗。實踐項目是識圖制圖、施工、結構設計和計價實訓等。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應用能力的項目主要有識圖制圖、施工實訓、結構設計、房屋建筑、計價實訓等。實踐技能的提高貫穿于學生整個大學的始終,隨著學生知識水平的變化不端增加實訓的難度,鞏固學生的知識,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水平。教學實踐主要分為室內和室外兩種,校外實訓可以充分與實訓人員的技能以及設備優勢相結合,再加之以講座和實時的指導,最終能夠有力地增強了教學實踐的時效性。定期選派學生到施工單位進行實訓、學習,讓學生接觸到與施工單位相符合的專業技能,體現“以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目標。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對實訓的資金投入,購置及時的和相應的教學設備,從而創造與施工現場高度近似相似的實踐環境。教學的專業項目課程也不能抱殘守缺,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市場新動向,從社會實際和市場實際出發,講市場的實際需求與教學項目相互補充。在教學和實訓的過程中,教師要始終堅持“已就業為導向”。“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教學與實際工作相結合。消防要加強與校外企業的合作,校企合作有利于資源共享,實現學生和企業的共贏,從根本上保障學生的實訓、實習環節能夠真正深入到工程實踐中去,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

四、創新改革教學方法

在教學規劃和教學目標確定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方法。傳統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式、討論法、案例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建筑工程專業學生的需要,甚至會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因此要根據時代和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采用雙師配置的教學模式,不僅注重充學習實踐過程中的主體是學生,而且使師生充分參與進實踐之中,這種開放性實踐性的教學有效提高了教學與學習的雙效率。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時又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建筑工程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和培養成果的完成與合格與否。因此,在教學管理中如何圍繞興趣指導和加強,引進門,留住人,帶出來,而培養人才也是一個重要課題。為此我們應該建立科學積極合適的引導機制,引導出并半自發式的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教學管理者才可以說是從實際出發,改良傳統教學方法,與新時代新要求充分結合,完善管理體制與教學模式,為有源頭活水來,調動了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管理創新機制。

五、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專業教學與管理的創新改革絕不是割裂的,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項批判改良地繼承與完善和實時的吸收創新的長遠性和復雜性工作,教學管理者需應時代和經濟的發展不斷更新教學管理機制。面對當下高校建筑工程專業教學管理問題,校方和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的教學規劃和教學思想,指明教學改革的方向,加強教師的培訓和學生的實訓,不斷創新和改革教學方法。與此同時,要建立起科學的、有效用的、可操作性的學生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建筑工程人才。

作者:甄鳳 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康亮,朱劍萍,韓敏.人才培養目標與教學管理水平的關系整合———以高職土建類專業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4(06):81-83.

[2]蔡靜.市場經濟背景下的建筑學專業教學管理改革探討[D].重慶大學,2008.

[3]徐秀維,劉晨凌.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J].教育與職業,2013(05):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