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校區教學管理策略分析

時間:2022-09-22 03:50:13

導語:多校區教學管理策略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多校區教學管理策略分析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大好局勢。就表面現象而言,高校多校區辦學已經成為了高等教育一種非常普遍的辦學模式,因此,本文就高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多校區教學形式背景下的教學管理現狀、信息化教學管理優勢以及信息化教學管理的措施四個方面對信息化環境下多校區教學管理策略進行簡單的論述。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教學管理;多校區

一、引言

進入到新世紀以來,我國的高等教育迎來了它發展的春天。目前高校由于擴招,師資規模以及學生數量急劇擴增,因此擴大辦學規模、實現做大做強已經成為了各大高校的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那么如何協調、提高多校區間的教學管理就成為了很多高校面臨的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教學管理工作是針對教學活動各個方面的進行協調規劃的工作,它是對教學工作的一種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夠促進教學過程的優化,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學校教學活動的正常展開是以教學管理工作的正常進行為前提的,因此,教學管理工作既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力保證也是高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前提。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優質高效能充分提高高校的師資力量與教學水平,同時也能為高校的教學環境與教學資源提供一份有力的保障。多校區的教學管理模式與單校區的教學管理模式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因此研究探索適合當下多校區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成為了我國各大高校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多校區教學形式背景下的教學管理現狀

(一)教學信息無法做到及時有效的溝通。教學管理的主體是學生和教師,它是圍繞著教學活動進行的一項工作。但多校區的辦學形式將學生、教學以及學校的教學管理人員分散開來,使這三者無法做到及時有效的進行溝通,長此以往就容易形成管理矛盾,進而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出現問題甚至出現教學事故。(二)教學質量無法進行宏觀調控。教學動態是教務人員必須掌握的一項工作內容,因此為了能夠及時有效的掌握教學進展情況高校的教務人員必須在校區內來回奔波,但由于多校區教學模式的運行,教務人員無法做到及時地對教學工作進行統一的宏觀調控,因此教學反饋以及教學評價的周期就會過長,這種情況的出現不利于學校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對教學質量有一定的影響。(三)教學資源不集中。多校區的辦學模式雖然可以擴大教學規模增加學生數量,但對于教學資源來講卻難以集中分布在同一個校區,學生和教師被分布在各個校區,他們沒有辦法分享學校的資源,這就會導致學校資源的利用率和教學質量得不到提升。

四、信息化教學管理的優勢

(一)資源集中存儲。信息網絡的普及可以將高校的資源進行集中的存儲,教學資源實現共享,這樣做有利于教學活動進行統一的安排而且教學管理也能得到及時的反饋。對于學校的管理成本來講也能做到避免浪費有效利用,從而避免了教學課程安排的重復設置,為教學管理的協調工作提供了有效手段。(二)提供有效的技術手段。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網絡已經不再是一個遠離我們日常生活的一個虛幻名詞,現如今網絡技術的發展為高校轉變教學管理模式提供了一個有效的手段。通過網絡將各個校區的資源進行共享,可以縮短校區之間的時間與空間的差距,這樣做不僅能夠有效地改善學校因客觀條件而導致的教學管理方面的疏漏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三)優化管理過程。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有效的促進學校管理過程的優化,使學校的教學管理向著更加科學、更加規范的方向前進,使學校的管理體系進入到一個良性的循環之中,也因此避免了高校大量利用人力來進行信息處理,提高了信息處理的速率以及信息處理的質量。

五、信息化教學管理的措施

(一)加強硬件環境建設。為了使信息網絡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學校師生以及教學管理人員的使用,方便教職人員的工作,高校采取了越來越多的有力措施來提高資源的共享利用率。校園網建設已經走進越來越多的大學校園,圖書館、食堂、寢室等場所實行校園網全覆蓋,更新校園計算機等策略的實施,為實現高校信息的共享和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加強軟件環境建設。除了硬件條件加強了之外,高校也對校園內的軟件設施進行了改善,這其中主要有對學生信息、課程以及考試等內容進行統一管理,教師課程內容實現網絡共享、實現學校的文獻資料隨時隨地的檢索查閱等。軟件環境的建設在不知不覺中被引進到高校師生的學習工作中來,也許它沒有對教師、學生以及管理人員的工作生活產生一種實質性的改變,但它卻極大的方便了我們高校師生的生活,為我們教學效率與教學管理工作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三)加強教學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客觀條件改善之后高校還對學校內部的管理干部人員進行了重組建設。首先,人員素質建設是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主要內容,因為管理干部的素質是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關鍵,它能夠決定管理水平的好壞。對于教學管理隊伍的建設高校應該有其自己的規劃,要科學系統地對管理人員進行管理知識的培訓,開闊他們的眼界、提高他們的知識面,使他們在原有的基礎上對當下的高校管理模式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轉變管理理念,增強管理能力。其次,對高校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建設也是加強管理干部隊伍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多校區教學模式的背景下,高校的教學管理人員應該有一種良好的思想意識理念,協調與配合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樹立為廣大師生服務、為教學服務的思想,摒棄“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個人主義思想,主動配合新的教學管理模式,為學校教學任務的完成提供自己的一份力量。

六、小結

高校多校區的教學管理模式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高校教學主流模式,為了適應這種模式,信息化管理被應用到大學校園的教學中來,這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信息化將會是人們在實踐和理論上的一種新的選擇,是教育管理模式的全新的發展方向。因此,轉變教學理念,將信息網絡技術應用到教學管理中來是高校教學的一種必然走向。

作者:王曉茹 單位: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穎.信息化環境下多校區教學管理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1,15:9-10.

[2]劉洋.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

[3]蔣潔.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分析及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3,1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