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學院教學管理新模式

時間:2022-01-31 08:57:42

導語:構建學院教學管理新模式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構建學院教學管理新模式

一、試點學院的成立,對教學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一)試點學院的成立。根據《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的人才培養要求,結合教育部2012年提出將“醫學檢驗”醫學學位(五年制或四年制)統一改為“醫學檢驗技術”理學學位(四年制)的要求,廣州醫科大學在2013年開始招收第一批“醫學檢驗技術”本科專業學生,并對專業辦學進行大膽、創新的改革,以產、學、研多方面合作為目標,由學校牽頭與廣州金域醫學檢驗中心聯合成立金域檢驗學院,同年該學院被廣東省教育廳批準為醫學檢驗類唯一的試點學院,建立了學校和企業聯合辦學的新機制、新模式,為全面提升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提供平臺,引領醫學檢驗人才培養教育教學改革。(二)試點學院的辦學模式。試點學院的建設既要有傳承又要有創新,在廣州醫科大學醫學檢驗專業辦學20多年的沉淀下,繼承專業辦學的優良傳統并融入企業優質資源是試點學院辦學的重頭戲。在試點學院建設之前,醫學檢驗專業已經作為國家教育部特色專業、廣東省名牌專業,成為廣州醫科大學的三大傳統優勢專業。在這樣的背景下,對試點學院的建設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突出高校教學特色、突出專業優勢,又要結合企業有活力、靈活的特點,有機地融合為一個團隊為試點學院的建設注入了新的力量。試點學院的專業辦學率先突破傳統,沖出校園,教學師資不再局限于學校和教學醫院之內,同時充分考慮企業新穎、高科技、質量監控等優質資源,結合企業特色,打造了一列的專業特色課程,如增設《臨床基因組學檢驗》、《臨床色譜質譜檢驗技術》和《實驗室管理與認證認可》專業課程,企業特色課程的教學隊伍也由企業員工組成。這就把企業的資源與高校、醫院全面融合在一起,建立了試點學院特有的辦學教學模式,開啟了校企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三)多方資源的整合,對教學管理提出挑戰。開展產學研合作,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面向社會、服務社會是我們的辦學方向。試點學院開創的校企實質性深度合作、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也基于多方合作的教學平臺建設。學校教學平臺的建設是根本,醫院教學平臺建設成為臨床教學的必要組成部分,企業元素的融入,作為校企結合辦學的新視點,也是最能體現專業發展方向的一部分。校企結合要發揮更大作用,實現“1+1”大于2的效益,需要充分的整合、利用、協調高校、醫院和企業三方的優質資源,如師資、教學場地、教學儀器、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等,三個不同的“分體”合力推進試點學院的建設,如何確保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促進教學水平的穩步提高,保證教學質量,對試點學院的教學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構建網絡信息資源庫,共建共享三方資源

(一)高校信息資源庫的現狀。目前國內各高校也在建立信息資源庫[1],建設類型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針對教師信息、學生學籍、教務考務等內容為數據基礎建立的教學管理信息資源庫;一類是圍繞課程為中心,以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為建設目標,以專業課程、教學視頻等為數據建立資源庫。目前尚未見到有以教學改革項目為數據來源的信息資源庫建設和使用相關報道。(二)試點學院信息資源庫構建背景。試點學院建立的信息資源庫[2]是以推進教學改革為目標,以項目建設為依據,通過建立健全學院的教學研究信息、科研信息、教師和學生獲獎信息等內容作為信息庫的數據源,以適應日益增多的教學改革要求,提高教學管理效率,同時也有利于建立健全試點學院檔案,便于我們及時總結,改進,促進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的進步。試點學院的成立,我們需要共建共享高校、醫院和企業三方的教學資源,需要對三方的現狀和發展計劃、發展方向進行深入的研究,這時候就需要收集三方的有效資源,并對大量的信息進行融合。試點學院的教學管理部門設置在學校內部,對學校的信息能夠及時全面的掌握,但是對醫院和企業的信息卻不能及時的掌握,并且對信息標本的來源也不能準確的劃定范圍,這一突出問題,在試點學院建設之初,便表現了出來,尤其在整合資源申報省市級項目的時候,教學管理部門感覺到力不從心,無從下手,資源的整合也缺乏全面性,只能是東拖戲拽,有多少算多少。而且試點學院面臨的教學改革要求較多,從不同角度和不同渠道申報項目,需要整合的資源不統一,如果每申報一次就向三方“個體”收集一次資料,會形成一種教學資源管理的混亂和浪費,給學校、醫院和企業,還有教學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帶來了很大的困擾和麻煩,增加了不必要的重復性工作,極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有可能激發醫院和企業對教學管理工作的不理解,甚至不合作,這時,建立一個信息共享的資源庫,不單純提高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效率,更能達到學校、醫院和企業信息資源共享。信息資源的共享也是高校、醫院和企業三方的愿望,試點學院是個整體,同時也是由三部分“個體”組成的,三方互相合作、互助互利,共享信息資源,共同建設完善信息資源庫是三方合作的有力手段,也是提高試點學院凝聚力的有效教學管理手段,通過建設網絡信息資源庫,達到三方信息共享,大大提高了教學管理的效率,也保證了信息來源的穩定性和準確性。(三)構建思路。以項目建設為核心,構建試點學院信息資源庫,主要經過以下五個階段:系統開發小組成立-系統使用要求調研-系統設計-系統實現-系統調試和完善。目的以建設信息全面,項目完整的資源庫為目標,設計信息資源庫的構成,并結合網絡化資源,讓信息資源庫能在任何時刻任何地點進行更新、加載、查閱和下載的功能。同時,建立實驗室信息資源庫,為試點學院實驗室建設、使用、管理提供依據。基于以上思想,我們進行了幾個板塊的設計:1.學院公共信息平臺利用信息平臺,及時學院通知、公告、獲得成績和等,展示學院在辦事項、在建項目等情況,讓資源庫保持在最新狀態,這也有利于教師們養成常常登陸信息平臺刷新信息的習慣。2.教師基本信息教師基本信息模塊除了教師的姓名,性別職稱等常見內容項,根據試點學院師資結構由學校、附屬醫院、公司三方共同組成的情況,特別設置教師所屬單位項目,這更便于在使用資料時對內容根據來源進行分類、匯總,同時充分考慮到醫院或者企業需要資源共享或者資源重建時,可以根據自己部門的教師進行篩選,有利用學校、醫院和企業各自查找資料時準確快速的篩選出本單位的資料。3.教學科研模塊教學科研模塊包含質量工程和教學論文兩部分,其中質量工程既包含質量工程專項項目、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等專項建設,也包括教師教學研究項目,是體現試點學院教學改革開展情況的重要指標,學院作為省內第一家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試點學院,自建立以來便大力推進教學改革,從課程建設到專項課題,均有涉及。學院成立三年獲得四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三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兩門市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四門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成為學校質量工程項目獲項較多學院,得到了學校各級領導的支持,并對學院的創新建設寄予了很高的期望。4.科學研究模塊科學研究模塊主要記錄教師獲得的各類、各級科研項目,錄入項目的內容、立項時間、立項級別、項目編號等內容,為了便于各單位的使用,我們在模塊設計中還上要求上傳相關附件,將立項的文件和合同內容關鍵頁上傳至資源庫。5.科研論文模塊科研論文是體現學院教師科研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各類申報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在本模塊對各單位發表的論文題目,期刊,SCI評分等內容進行一一入庫,并且上傳所有的論文附件,為查閱、提取科研論文提供快捷方式。6.教學獲獎模塊經過三年的積累試點學院獲得了省級、校級等各類獎項或專利,作為項目建設的重要體現環節和亮點的體現,本課題設計了教學獲獎模塊,登記獲獎資料,上傳獲獎文件,作為教學改革的重點資料支撐。7.實習檔案模塊本模塊建立的目的是為了完善實習單位、實習生、實習培養過程資料記錄,以導入模板的形式錄入每年實習生的實習安排、畢業論文等內容,同時對實習期間學生獲得各類獎項進行登記。8.研究生培養模塊這部分模塊建立的目的在于積累研究生培養資料,對研究生培養后續情況進行追蹤,將學院內的導師,研究生情況入庫,記錄研究生畢業后去向,在就職單位工作、學習、研究情況,模塊的建立為醫學檢驗碩士點申報提供了必要的支持。9.學生科研模塊試點學院有著優良的學生科研傳統,學院成立之初,便獲得了大學生挑戰杯省級特等獎和國家級二等獎的好成績,這離不開學院的積極宣傳和培養。學院每年組織學生申報校級、院級等各級學生科研項目,并推薦學生參加大學生挑戰杯,多次獲得省級獎項。本模塊通過將學生科研項目、指導老師、項目級別等關鍵信息入庫,為學生科研工作數據進行積累。10.學生獲獎模塊本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生作為創新型人才,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績,先后獲得國家級、省級挑戰杯獎項,獲得校級、院級優秀科研項目、優秀論文一等獎等獎項,作為學生培養的重要支撐數據,學生獲獎模塊獎學生獲獎內容、獲獎等級、獲獎時間等信息入庫,并上傳相關附件。11.教材編寫模塊醫學檢驗專業建設擁有較好的優良傳統,二十多年的建設為學院培養了一批骨干教師。在多年的教學經驗積累下,我院多位教師參編國家級教材擔任主編、副主編和編委,擁有豐富的教材出版經驗。試點學院的建設,人才培養方式的改革,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以及教學特色課程的設計,要求我們必須編寫新增特色課程教材,作為吃螃蟹的第一人,國內還沒有關于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使用的《臨床基因組學檢驗》、《臨床色譜質譜檢驗技術》專業教材,并且在實驗室管理上,我們提出融入實驗室專業認證,以認證為主線編寫適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學習的教材。為此我院組織專門的教師團隊,編寫了《臨床基因組學檢驗》和《臨床色譜質譜檢驗技術》兩本教材,并已經在人民衛生出版社發表。所以教材編寫部分是能充分體現我院目前在教學信息上的發展情況,需要設置專門的模塊進行數據庫整理。(四)網絡信息化的實現。網絡信息資源庫實現的關鍵在于信息的錄入和網絡的應用,課題組前期將大量的信息批量錄入作為數據基礎,并通過給各個單位部門授予用戶編號,要求各單位部門在每年年底錄入當年信息,補充新資料,以保證信息系統的使用可延續性。同時,web服務器的建立也是關鍵環節,通過利用學校web服務器,玩實現信息系統網絡化,保證數據的錄入、使用能隨時隨地進行。

三、網絡信息資源庫的應用

建立網絡信息資源庫一方面有利于完善學院多部門的綜合信息,另一方面在各項申報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資源庫的建立和設計著重強調查詢、統計、附件下載功能,對所有的內容均需上傳相關附件,雖然錄入數據量非常大,但是可以做到一勞永逸,并且保證數據的統一性和正確性,避免了過去常常出現的數據因統計源不同導致結果每次不統一的情況。資源庫在建期間,我院順利完成了省級試點學院、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的結題工作,并受到的評審專業的一致好評。完成了廣東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廣東省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心的申報和結題,同時也積累了很多教學改革的經驗,為進一步建設好試點學院提供了數據基礎。

四、結束語

本次研究結合“試點學院”建設要求,通過網絡信息資源化,體現了高校、企業和教學醫院聯合辦學的特色需求,也是能夠解決迫切需要的“大數據”要求。通過項目建設達到各部門之間資源共享,整合優勢資源的目的。通過建立網絡信息資源庫提高了教學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避免了重復的數據采集和統計工作,統一了數據來源,保證了數據統計結果的可靠性;通過在校企聯合單位之間進行推廣和應用,簡化了各單位之間的工作流程,為各單位之間提供了共享的平臺,為教師提供了信息服務平臺。同時信息資源庫的建立提高了教學改革的效率,通過信息資源庫的查詢和統計功能,大大提高了教學改革項目的前期建設進程,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客觀反映了科學的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范繼魏.教學資源庫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6(31):153-154.

[2]李冬梅.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時期的網絡專題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2,273-275.

[3]褚洪彥,劉躍新,王莉.信息化環境下高校教師教學方式探析[J].高教學刊,2017(12):35-36.

[4]趙愛華.現代高校教學管理的特點及改進[J].高教學刊,2016(09):140-141.

[5]廖新琳.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思考[J].高教學刊,2015(04):36-37.

作者:徐德意 徐霞 王新華 杜晶春 單位:廣州醫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