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機在教育教學管理的應用

時間:2022-12-15 09:43:51

導語:智能手機在教育教學管理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智能手機在教育教學管理的應用

近年來,3G、4G甚至5G等移動通信技術不斷發展,帶寬越來越大。同時計算機硬件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集成電路規模也來越大,體積越來越小。移動通訊技術與計算機技術的融合,催生了智能手機的出現。智能手機的運算能力已經接近個人電腦,軟件開發商不斷開發出可以運行在智能手機上的社交軟件、娛樂軟件、生產力工具軟件,智能手機不再只是發送短信,接打電話的通訊工具,而成為完全可以代替電腦部分功能的移動智能終端。對于高職院校大學生來說,智能手機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和工作的工具。通過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方便地與老師同學溝通交流。校園教育教學管理平臺必須圍繞智能手機進行搭建,創新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是值得高職工作者探究的新問題。

一、智能手機在教學管理運用中的理論基礎

智能手機是具備中央處理器,輸入設備的硬件產品,能夠安裝安卓、IOS、Windows等操作系統,可以通過應用中心,APP商店等安裝游戲、娛樂、各類工具等軟件,并能通過移動通訊網絡或者無線網絡來實現高速互聯網接入的這樣一類手機的總稱。智能手機是從掌上電腦演變而來的,隨著掌上電腦功能越來越強大,日常生活中隨著人們對掌上電腦處理信息功能的依賴度增加以及電腦硬件越來越更加小型化,掌上電腦功能逐步與手機進行合并,出現了可以又能接打電話,又能進行電腦操作的移動智能手機終端。在蘋果、谷歌以及國內的華為、小米等廠商推動普及下,智能手機已經占領了絕大多數手機市場。智能手機大都通過觸摸屏進行操作。傳統的功能手機(非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都是廠商出廠的時候安裝好的,用戶并不能隨意安裝其他程序或者卸載原有程序。智能手機都具備軟件商店的功能,例如蘋果的AppStore,華為、小米等手機的應用商店。用戶通過應用商店下載應用程序,安裝在自己的智能手機上,對手機功能進行擴充。智能手機人性化的特點,很快拓展到人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1]智能手機作為電腦和通訊工具的融合,使移動學習和情景學習成為了可能。移動學習借助網絡和移動設備,使學習不受時間、地域以及老師的限制,是一種全新的數字化學習方式。移動學習使用無線通訊技術,具有獨一無二的特性。高職院校大學生不需要坐在教室里、電腦前進行學習,而是可以自由自在,隨時隨地地進行不同目的、不同方式地學習。在4G時代,移動學習所必須的基礎網絡已經具備。高職院校大學生除了課本理論知識的學習,還需要進行行業實踐。基于智能手機的情景教學課件為大學生隨時隨地進行實踐提供了工具場景。在智能手機模擬實踐教學中獲得與實際操作環境相似技能培訓,緩解高職院校因為實習場地緊張造成的大學生實踐經驗不足的困境。在理論教學環節中,高職院校教師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引入形象具體的生動教學場景,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對高職院校學生學習起到潛移默化的暗示作用。這種形象化的教學,更能吸引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成績的提高。因此,借助智能手機平臺,對高職院校各專業進行知識體系化建設,將各專業適合進行移動學習的部分數字化,建立高職院校共享學習資源體系。借助云計算,建立移動學習需要的服務資源,為大規模的移動學習提供后盾。

二、智能手機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智能手機具備方便、快捷、易用的特點,高職院校大學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隨時隨地高速接入互聯網。智能手機是一個社交工具,可以通過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方便地與老師同學溝通交流。圍繞智能手機搭建校園教育教學管理平臺,方便對高職院校大學生進行教學管理。(一)基于智能手機的教務管理系統。高職院校傳統的教學管理系統需要在電腦上操作,教學管理系統使用智能手機作為入口,將有效增加高職院校師生操作教學管理系統的方便性,老師和學生將可以隨時隨地處理教學和學習的相關內容。教學管理系統中,選課系統和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對高職院校師生來說,是最重要的系統。高職院校師生對選課系統的使用通常會集中在學期開始的頭幾周,這個時候高職院校師生需要頻繁操作選課系統,選課系統的壓力非常大。傳統的選課系統由于師生的登陸時間段非常集中,時常有學生因為登陸或者操作的問題無法進行選課操作,錯過了選課時間。基于智能手機的選課系統有效分散了選課時間,增加了學生選課的自主權,提高了選課操作的公平、合理。基于智能手機的高職院校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對大學生來說,可以方便的查閱各科成績,隨時與老師進行溝通。對高職院校老師來說,可以極大地減輕工作量。期末考試對老師來說,除了批改試卷,最重要的是要將學生成績絲毫不差地錄入到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智能手機方便了這一操作。使用智能手機拍攝試卷,使用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光學字符識別)技術將考試的科目,學生的年級、班級、姓名以及成績等信息掃描進智能手機,通過圖片的方式導入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系統對圖片進行自動識別,將識別的信息展示在智能手機上,老師核對之后,自動錄入到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這一過程可以結合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通過大樣本對老師、學生的筆跡進行學習,提高識別的精準性。對于習慣于使用excel等工具的老師,結合智能手機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可以提供導入導出工具。學生成績管理系統提供成績導入的模板,模板中包括了學生的年級、班級、姓名、性別、考試科目、老師名稱、考試成績、平時成績等各項指標。老師在電腦上,或者在智能手機上,根據模板格式進行填寫并核對學生成績,按照系統的操作指示,將Excel文件導入到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錄入成績之后,高職院校學生成績管理系統對學生成績進行多維度分析,為老師教學提供科學數據職稱。成績管理是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成績是高職院校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程度以及教師教學評價的重要因素。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通過對學生成績的分析,提供班級排名、年級排名、單科成績排名、總成績排名等,。同時,通過智能手機的方便性,及時發送給學校教學管理者,班主任,以及相關的老師,方便對學生成績、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及時細致了解。為任課老師科學分析診斷問題,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增強工作的有效性。通過對老師講學情況的積極評價,發現老師的優勢及劣勢所在,指導老師成長。分析單個學生的成績變化,將變化分析情況發送給學生本人以及輔導員,有助于發現成績波動大的學生,為他們提供及時的關懷和幫助。[2](二)基于智能手機的手機圖書館。智能手機具備強大的處理能力及高清顯示功能。在高職院校智能圖書館建設中,將智能手機軟件開發當中圖書管理系統建設的重點,能有效增強圖書館的圖書管理,信息收集,信息查閱能力,方便對圖書進行管理。有利于高職院校師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時使用高職院校圖書館。智能手機圖書館與原有圖書信息管理系統對接,通過H5(HTML5,超文本標記語言第五版)頁面或者安卓、IOS原生界面提供高職院校圖書查閱,檢索等服務。高職院校師生可以在需要的時候,通過智能手機圖書館,接入到高職院校圖書館里系統,方便了知識的獲取。傳統上,高職院校圖書館為師生提供借閱卡、借閱證等實體證件,對高職院校師生的借閱進行管理。利用智能手機,高職院校圖書管理系統為師生建立虛擬借閱卡,為每個師生生成高強度加密的、唯一的二維碼,并與智能手機進行綁定。師生進出圖書館的時候,只需要出示二維碼在閘機上進行掃描。虛擬借閱卡的開展有利于實現自助化的節約服務,師生在借閱圖書的時候,通過智能手機,掃描書上的條形碼,在自己智能手機上,就可以進行借閱操作。極大地節約了高職院校圖書館的人力資源,方便了師生對圖書館的使用。在管理上,智能手機圖書館提供館員操作端。圖書管理員可以隨時隨地對圖書系統進行遠程維護,提供書籍導航,遠程給跟蹤,缺書等級以及采購申報等功能。智能手機圖書館將這些操作完全智能化、實時化,一并解決高職院校圖書館多年來積累下來的管理難題。(三)基于智能手機的交流及信息平臺。社交是智能手機最重要的功能,使用社交軟件占據了高職院校大學生大部分碎片時間。智能手機的及時性、交互性,為高職院校師生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傳統上,學校的通知,通過開會傳達,電話、短信的方式傳遞給學生。基于智能手機的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系統可以針對具體的學生,具體的問題,提供人性化的通知、答疑服務。微信、微博、QQ等社交軟件已經成為高職院校大學生的必備工具。高職院校建立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賬號等,及時教學信息。對于高職院校大學新生來說,全新的大學生活新鮮、刺激且充滿未知感,他們需要及時了解學校的相關信息。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平臺,在新生的智能手機上,推送入學指南,進行手機導航,介紹社團資料,進行日常交流等。對于畢業的高職院校大學生,通過微信微博,進行就業指導,推送用人單位信息等。教務部門選課、考試、放假等通知。

三、結語

移動互聯網時代,智能手機完美地融合了電腦與通訊工具,讓移動學習和情景學習成為可能。借助智能手機,高職院校對高職院校各專業進行知識體系化建設,將各專業適合進行移動學習地部分數字化,建立高職院校共享學習資源體系。借助云計算,建立移動學習需要地服務資源,為高職院校學生“時時可學、處處能學”提供平臺。

參考文獻:

[1]李愛民.基于信息技術支持的廣東高職信息化教學研究[J].高教學刊,2019.8

[2]劉李飛.智慧校園中大數據及云計算技術的應用[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9.3.

作者:王紅衛 單位:鄭州旅游職業學院藝術體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