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時間:2022-05-19 10:21:15

導語:電工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工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研究

摘要:在“互聯網+”背景下,設計BB平臺、藍墨云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的綜合教學資源載體,將豐富資源引入教學過程中,打造課前自學、課中關鍵問題分析、課后測驗評估及復習的教學新模式。實踐表明,該教學模式對于非電類實驗教學與改革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和促進性。

關鍵詞:“互聯網+”;教學模式;實驗教學

1概述

工科類非電類專業“電工學”課程是高等學校非電類專業本科必修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其體系嚴謹且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1]。電工學實驗則是與“電工學”課程相配套的重要實踐環節之一,于學生系統地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素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對我校實驗中心今年來所承擔的非電類電工學教學的調查分析發現,傳統的實驗教學存在著不少弊端:(1)非電類專業的電工學實驗學時較少且實驗內容較單調,缺乏必要的預習。(2)學生操作機械,只是對照原理圖機械的進行導線連接操作,缺乏將理論與實驗的有機結合。(3)非電類專業學生認為該實驗與其專業關聯性差,實驗興趣與積極性均不高,實驗效果不盡人意。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為克服上述實驗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借助BB平臺[2]、藍墨云班課、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將互聯網豐富的資源引入教學,開展課前關鍵問題的預習討論,課上重點問題的解決,課后現實問題的深入,設計多平臺的教學新模式。

2課程多平臺構建

2.1課前資源獲取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為高校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BB網絡教學平臺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寬廣的知識獲取與交流平臺。利用該網絡平臺[3],教師在每節課上課之前,將下節課程所需要用到的相關資源包括教學微視頻、教學課件以及相關拓展知識網站鏈接等上傳到平臺之上,供學生下載學習,極大的豐富了學生的課前預習內容,提高了預習的針對性。但是BB平臺更注重PC端的應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機會。針對此問題,我們引入了基于移動互聯網客戶端的藍墨云平臺,利用手機終端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進行反復多次學習。BB平臺與云平臺的互補與結合,避免了課程資源的松散羅列,使其組成有機整體,充分利用了碎片化學習時間,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對所學課程的興趣度也有所增強。

2.2課中互動式學習

由于學生已經通過BB平臺以及云平臺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預習工作,因此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減少對實驗過程的講解,主要致力于重難點問題的解決,將重心偏向于學生的實踐動手操作。將平臺為載體,設計重難點實驗內容以及實驗數據的交流與討論環節。通過云平臺學生直接將試驗中遇到的問題、實驗結果以及數據發送到平臺之上,教師則將學生實驗結果直接同步到相應的多媒體設備上,教師與所有學生共享實驗數據與結果,共同討論實驗中所遇到的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思考與學習能力。課程最后,學生對實驗課討論結果進行總結,教師對實驗結果中所出現的問題進行點撥。

2.3課后測驗評估及復習

經過課前利用BB平臺以及云平臺的預習、課中對于實驗的親身實踐以及重難點討論工作,學生已經對所學知識的理論與實踐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此時,利用云平臺設計相應課程內容的在線測試與評估模塊,該模塊的內容為任課教師依據教學建設題庫,在題庫中填充相應的試題資料,登錄該模塊后,由系統自動生成相應的試卷,學生作答后,系統給出成績,并及時推送到教師終端。通過此模塊讓學生可以檢驗學習效果同時再次查漏補缺,找出可能存在的學習問題。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測試評估數據,有針對性的改變教學計劃,做到有的放矢。最后,為了使學生可以在想復習時即可及時獲得學習資源,建立微信電工電子實驗公眾號,可推送電工學實驗所需儀器的使用方法、使用案例等等視頻內容。例如學生想對“萬用表使用”進行復習,則只需在公眾號內回復“萬用表”既可以獲得萬用表測電阻、測電壓、測電流等萬用表的使用教學視頻。

3教學效果

通過對過去兩個學期“電工學實驗”課程的相關參數進行對比分析發現,通過多平臺教學模式改革實施,與傳統模式相比上課教師講課時間縮短了25-30分鐘,學生的實踐操作實踐時間由原來的40-50分鐘增長到70-80分鐘。教師的授課時間變短了,而學生的實操錯誤率卻下降到了10%左右。綜上所述,基于多平臺的電工學實驗教學模式改革,較好的彌補了傳統教學的劣勢,大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效率、對于實驗課程的改革探索、對于教師設計新的實驗教學模式,均具有較好的適應性與促進性。

作者:高歡 郝建新 單位:中國民航大學

參考文獻

[1]楊華,肖軍,吳春俐.基于BB平臺的電子技術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J].實驗室科學,2014,17(6):102-104.

[2]秦雯.電工電子課程平臺的研究與建設[J].科教文匯旬刊,2015(9):58-59.

[3]李春云,魏英,李越,等.基于網絡平臺電子實驗報告系統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5,1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