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07-23 09:39:48

導語: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分析

摘要:高職校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逐漸受到了重視,隨著社會對于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因而會計信息教學改革呈現出極強的緊迫性,在復雜多變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高職校會計教學正在進行著一場革命,這場革命以信息化教學手段為開端,使得高職校會計專業教學面臨著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鑒于此,本文在對會計信息化改革的必要性進行介紹的基礎上,從信息化教學的現狀、信息化改革的目標以及改革方案三個方面展開論述,希望能夠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會計專業教學具有一定的借鑒價值。

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改革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我國的迅速發展,信息化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信息化教學就是以學生為中心,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應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行的一種教學活動。在這種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我國職業教育領域的現代化教學的主要沒人。高職會計專業要緊跟時展的步伐,以市場需求為基礎,改革教育模式,滿足會計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努力培養專業知識扎實的復合型人才,從而推動信息化教育的良性發展。

一、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高等職業教育是為我國培養應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徑,其發展要與信息化時代特征相適應,對其教學進行信息化改革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傳統教學已經不能滿足信息化時代的要求。由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會計電算化技術的不斷完善,傳統會計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信息化時代的要求,跨級專業要打破陳舊的填鴨式教學弊端,充分刺激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得其能夠適應信息化環境下會計工作的模式。(二)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推動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隨著當前就業形式的日益嚴峻,用人單位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因而高等職業教育也更加重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此來滿足企業的需求,在這種背景下高等職業會計教育要改善自身教學的弊端,應用信息化手段深入改革,努力縮減會計工作崗位要求與學生就業能力之間存在的差異,增強學生的應用能力。(三)信息化技術促進會計專業職業教育信息化。當前,信息教育已經逐漸成為高等職業教學的主要載體,同時也對傳統會計專業教育模式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進一步擴展了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教學的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說信息化已經成為我國高等職業會計教學發展的一個必然趨勢,因此高等職業會計專業信息化改革勢在必行。

二、當前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設置的主干課程主要有基礎會計、財務管理、成本會計以及管理會計等理論課程以及計算機應用實踐課程。其開設的計算機實踐課程雖然能夠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但是卻不能夠培養學生的會計信息系統設計以及分析能力以及相應的軟件開發能力,這主要是由于其設置的信息技術類課程的培養目標不明確造成的。另外,由于現代信息化技術在會計領域內的開發、培訓等方面的應用還不是很成熟,使得高等職業院校在會計專業信息化改革過程中缺乏強大的技術支持和信息化管理支撐。在會計信息化教學改革中,許多高職院校面臨著會計信息化模擬教學的專業人才的缺乏,以及缺乏比比價成熟的改革體系和改革經驗。

三、高職校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的目標

高職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目標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于不合理的專業教學大綱進行調整,將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作為日常教學的重點。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側重理論教學,對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因而,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要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其次,改善會計信息化教學的教學環境。由于傳統的會計教學模式導致教學的氛圍比較壓抑,從而影響到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而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要將教學氛圍的改善列為改革的主要目標。再次,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高職院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改革的需要實現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要增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信息化教學的初級階段,要能夠確保學生熟練操作各種辦公軟件,在進入到深入階段后要進一步增強學生操作和應用比較復雜的財務管理軟件的能力,如ERP系統等主流財務管理軟件。

四、高職校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的方案

高職校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改革現有的會計信息化課程體系,加強會計信息化課程師資隊伍的建設,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集合。為了保證信息化教學的效果,首先要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對于教師的學歷和資歷嚴格考核,確保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能夠適應會計信息化教學的要求。同時,要對會計信息化授課模式和授課內容進行改革,根據學生對于專業技能掌握的實際情況合理的對理論和實踐教學課時進行分配和調整。第二,要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增加會計教學的實踐課程內容。高職校要想培養出專業技能更強的會計專業人才,就要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增加實踐教學的內容,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從而使得在真實的環境充分體驗信息化教學的內涵,從而掌握信息化的有關技能。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學校不能夠閉門造車,要積極與企業進行合作,派遣學生到企業中進行實習,體驗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同時,在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教師也可以根據企業的情況模擬會計部門,讓學生擔任不同的崗位,通過情境化模擬教學模式改革會計信息化教學的全過程。

總而言之,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對于當前會計理論、實務以及會計學科體系等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因而高職校會計專業信息化教學過程中要從多方面、多層次入手,積極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專業素質過硬、應用能力較強的會計人才,從而滿足環境環境變化對于復合型會計人才的需求。雖然當前我國高職校在會計信息化教學模式改革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要清醒的認識到這還遠遠不夠,仍然需要廣大高職校會計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社會人士對其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杜俊娟,王瑋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會日信息化實踐教育模式構建[J]財會通訊,2012(10).

[2]姜利強.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職會計專業人才培養問題探討[J].中外企業家,2015(15):151-152.

[3]紀海榮,潘安琪.信息化背景下會計專業教學改革新思路[J].知識經濟,2016(22):170-171.

作者:丁慧 單位:宿遷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