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財會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分析
時間:2022-12-03 10:12:29
導語:中職財會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中職財會專業是專門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財會人才,要求學生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以及良好的實踐能力,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滿足就業崗位的需求。傳統的財會專業教學,教師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生擁有豐富的會計理論,但是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無法快速地適應崗位要求。由于財會專業有著較強的實踐性,采取工學結合的教學方式,給與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鞏固學生的理論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基于此,將主要研究中職財會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首先探討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內涵和意義,然后探討中職院校如何開展工學結合教學。
【關鍵詞】財會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
一、工學結合教學模式概述
1.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概念和內涵。所謂的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也就是半工半讀的模式,學生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現階段,對于工學結合模式也沒有統一的界定,可以概括如下:工學結合是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一種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主要通過學校和企業開展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起學校的教學資源優勢以及企業的社會資源優勢。工學結合的模式,實現了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統一,學生在校內實訓基地以及校外實習崗位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該模式下,有著雙重性的特征,教學主體方面,學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習主體方面,學生既是學生也是企業員工;教學評價方面,校內評價和企業評價相結合等。2.開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意義。中職財會專業本身就是一門實踐性的學科,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專業性。工學結合模式在中職財會專業的應用有著一定的必然性和積極意義。首先,從職業院校的特性來看,職業教育就是培養專業性人才的教育場所,開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就業,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因此,工學結合的模式符合職業教育的目的,學校和企業合作的方式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實現就業需求和人才培養的有效對接。其次,從財會專業的特性來看。財會專業有著很強的實踐性,財會人員在從事日常的會計類工作時,需要遵循一定的會計準則。工學結合的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最后,從時代的發展來看。當今時代人才成為重要的競爭要素,加上財會專業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社會對于財會專業人才的要求不斷的提升。中職院校培養財會專業人才時,需要優化教育模式,讓學生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良好的實踐能力以及職業道德,而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中職財會專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1.工學結合模式下,專業課程的建設。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屬于職業教育的重要教學模式之一,可以將其理解為學生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在企業崗位進行實際工作的一種交替學習的教育模式。通過這種交替學習的方式,學生可以將在學校學習到的理論知識在企業實踐中去應用和檢驗,一方面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知識的不足。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理論和考試,忽視學生實踐;工學結合模式,則更多地讓學生應用理論知識,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統一。中職財會專業開展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需要加強同企業的聯系,做好財會專業課程的開發和建設。首先,課程設置方面。以企業財會工作的實際崗位需求出發,以此為基礎,進行專科課程的設置。為了有效提升財會專業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可以將課程設置如下:公共基礎課程、專業課程和崗位課程。公共基礎課程則是進行文化基礎課程、文化拓展內容、德育等內容的教育。專業課程包括專業平臺和拓展兩大項,有學科課程、會計實操以及一些拓展性內容。圍繞企業財會崗位的實際工作內容,完善現有的財會專業課程,使教育內容更加全面。其次,以學生職業能力為核心,完善財會專業的課程體系。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以及財會專業的職業能力需求,編寫課程教學大綱,讓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工學結合模式下,財會專業課程內容變得更加的完善合理,實現人才培養和就業的對接,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崗位的素質要求。2.工學結合模式下,實訓基地的建設。由于財會專業有著較強的實踐性,需要通過實訓的方式,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實踐能力。工學結合模式下,學校和企業共同致力于實訓基地的建設,可以將實訓基地劃分為兩種,一種是校內的實訓基地,另一種是校外的實訓基地。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方面,積極建造高仿真的模擬實訓環境,讓學生可以隨時來到實訓基地,開展實訓操作。現階段,中職院校都在積極開展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校外實訓基地就是學校加強校外企業的合作,通過加強溝通和合作的方式,贏得雙贏的局面。工學結合教學模式中,學校方為企業提供財會專業的人才,企業則為學生提供實習場地,讓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積累一定工作經驗,掌握財會工作的實際操作,為學生以后快速就業打好基礎。為了保證工學結合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同企業保持聯系,定期考查學生在企業的實習情況。3.工學結合模式下,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師團隊是教學活動的開展者,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工學結合模式下,中職院校需要建設“雙師型”的教學隊伍,教師既要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還要擁有豐富的實踐能力,可以適應現代化的教學環境。為了促進教師隊伍的發展,需要做好相關的教師培訓和教師激勵,促使教師通過自身的學習和努力,不斷提升專業技能,提升教學水平。定期組織教師培訓,針對財會專業相關的知識和實際操作等進行培訓,保證教師的專業性;同時讓教師更加清楚財會工作的內容、流程等。為了提升教師的實踐性,讓教學活動更加貼近實際情況,選擇教師參與到企業一線,讓教師在一線企業去學習和鍛煉,為院校開展工學結合,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教師更加清楚財會工作的相關內容,更好地完善教學內容。院校可以采取分批次的方式,將教師分批派送到企業一線,讓理論和實際更加貼近,有助于教師完善自己的教學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院校組織教師進行財會專業教材的研發工作,工學結合模式下,可以結合財會工作的實際,不斷完善財會專業的教材。許多中職院校并不重視教材的開發,許多專業教材存在滯后的情況,教師未能及時地將外界變化同教學內容結合,導致教材一成不變,出現了教學和生產的脫節。面對這一情況,結合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讓企業一線的生產人員和教師共同參與到專業教材的編寫中,這樣專業教材則可以更加地貼近生產實際,讓學生可以通過學習便掌握崗位相關的技能要求。與此同時,教師和工作者的溝通可以讓教師對企業發展的人才需求有更加清晰的認識,有目的地進行人才培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職院校是培養專業性人才的教育基地,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讓其更快地適應崗位需求。因此,職業教育離不開實踐活動,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為了提升學生的專業性和實踐能力,中職財會專業教學活動中,采取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學校和企業共同致力于學生的培養,將教學資源和企業資源結合,實現了教學和實踐的對接,有助于學校完善教學課程,提升學生的專業素質。中職財會專業開展工學結合教學模式,可以從以下方面出發:首先,學校和企業共同致力于專業課程建設。其次,校內實訓和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最后,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參考文獻:
[1]吳金英.中職會計教學現狀與工學結合培養模式教學初探[J].新課程,2011,(6):24.
[2]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以長沙財經學校為例[D].湖南師范大學,2013.
作者:孫藝桐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綜合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中職籃球分層動態教學模式分析
- 下一篇: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