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課程教學職業能力培養
時間:2022-04-18 09:21:26
導語:寫作課程教學職業能力培養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寫作主要是寫作者運用語言符號,通過特定的文種類型能動地展示其認知、感情、精神的積淀及思想認識的過程。當代大學生無論是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還是時代的要求,都需要他們積極表達對社會人生、相關事件的獨特看法,但實際狀況并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大學生寫作興趣減退,有時候感覺沒什么可寫,寫作積累嚴重不足;即使寫出文章,也是為了應付任務,內容脫離實際。二是寫作課程教學缺乏引導帶動,教師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成不變的寫作知識傳授、文體文種介紹,收效甚微,很難激起學生向往、悅納的激情,學生日漸倦怠,教師苦不堪言。對于文秘專業的學生來說,寫作能力是日后從事秘書職業的看家本領,但由于寫作課程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相對于其他專業課程不會立竿見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乏于練筆,能力得不到提升,在書面語言表達方面未能表現出專業優勢,整體職業能力培養狀況堪憂。
二、寫作課程教學對培養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對策分析
1.充分認識寫作課程教學對培養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課程優勢。寫作作為一種復雜的精神活動,是作者充分挖掘自己的思維品質和能力將思想物化為語言符號的過程。其中的構思醞釀、意識引領,關涉對寫作者思維品質和思維能力的考量。文秘專業學生的核心職業能力主要為辦文、辦會和辦事,不僅需要扎實的文字功底即語言表達能力,可謂其顯性能力;也需要較強的溝通協調、思維謀劃能力,可謂其隱性能力。而寫作課程教學充滿對發展和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和優良思維品質的良好空間,可充分挖掘寫作課程教學對培養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優勢。針對目前學生寫作興趣不高的現狀進行調查,摸清原因,從改革寫作教學觀念、調整寫作教學內容、改變寫作教學環節的具體操作方式入手,引導學生關心社會、熱愛生活,養成自覺的寫作意識和良好的寫作習慣,激發學生寫作主體性。針對文秘專業學生寫作能力不突出的現狀,從寫作課程設置和具體寫作教學內容的調整上下功夫,使學生畢業后能夠勝任不同工作崗位的寫作要求,體現專業優勢,在人才市場上增強競爭力。針對寫作課程對培養文秘專業學生的職業能力傾向所具有的可能性,從改革寫作教學的環節入手,充分訓練文秘專業學生應有的職業能力素質。
2.依據文秘專業培養的目標和寫作課程教學的規律,加大寫作課程教學對培養文秘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改革。具體做法可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在文秘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特別是寫作課程設置上,安排基礎寫作課程和應用寫作課程,視文秘專業學生寫作的理論要素和技能培養同等重要。可嘗試將辦公自動化的部分內容與應用文書寫作和文書處理的相關內容有機融合,切實提高學生的辦公自動化和網上辦公等實際工作能力。二是在教學觀念上,教師要大膽創新,教學內容充分體現傳統寫作理論和現作特征的有機融合,變“以文為本”為“以人為本”,變只關注“一成不變的東西——寫作模式傳授”為處處重視訓練“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東西——寫作思維訓練”,充分挖掘學生的人文綜合素質,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其以后盡快增強職業意識、完成職業角色轉換、增強溝通協調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是在教學環節上適當改革調整,重視寫作教學環節中的閱讀訓練和思維訓練,以寫作來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拓寬學生知識面。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狠抓學生的“閱讀”環節。一方面,充足的閱讀是產生深刻體會和感觸的前提,生活中的很多美文佳作都是根據閱讀材料思索感悟的結果;另一方面,閱讀實踐是學生感悟積累寫作經驗、收集寫作資料的重要途徑和方法,可以激起讀者舊的生活積累,二者碰撞融合,促使讀者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如針對閱讀材料中存在的疏漏和失誤,讓學生去發現,引導他們抱著審視、批判的理念,敢于對手頭的材料進行質疑。只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品質,才能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和創造性思維。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充滿耐心。在教學中善于挖掘學生身上的閱讀潛質,引領他們到生活中學習,在生活中閱讀。閱讀的視野打開了,思考的空間拓展了,學生就會在強烈的閱讀感受中體驗求索發掘的樂趣,產生樂于閱讀、勤于思考、善于表達的情感傾向。當然,教師要注意搜集經典的閱讀材料來引導激活學生,要根據社會現實和學生的接受實際,選定適當的教材、編寫有針對性的訓練題,或開展深入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具體的教學環節得以實施。四是在實踐教學方面舉辦相應的活動,如以應用性文種為主體的寫作比賽、引導學生創辦系刊班報、籌辦某次活動需要準備相應的文稿、到校企合作的實訓基地實戰訓練等來激發學生的寫作激情,提高工作能力,歷練綜合素質。這需要有一定的資金投入和相關部門的配合。通過適當的獎勵來表彰先進,鼓勵競爭,形成課內課外、知識實踐、專業職業的結合。
3.引導學生結合具體工作內容和工作過程在解決具體問題中提升寫作能力。筆者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對周圍的事件感到十分漠然,總認為“現實生活”與“寫作”是兩張皮,很難使兩者有機融合。這就需要教師“對癥下藥”,引導幫助。一方面,教師要在“應用寫作”課程的文種講授順序上,打破傳統單個文種分類講解模式,根據實際工作過程中文種的使用情況,將在同一工作背景下出現的多個文種有機組合在一起。如處理行政事務性工作,需要事前籌劃、事后總結、中間調研、過程管理、宣傳發動、績效考核等環節,需要用到計劃、總結、調查報告、規章制度、工作簡報、述職報告等應用文書,教師講授時可針對一個實際工作案例,將多個文種運用銜接穿插進去,使學生感到既成體系,又與具體生活和工作實際自然融合,掌握了文種,直面了實踐,學會了運用,增強了文秘職業意識和能力。這樣,教師的教學過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實現實際工作過程和學生課程學習的無縫銜接。在“文書處理”課程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實訓室的便利條件,輔以有針對性的情景模擬實訓題,對公文格式、公文制發程序、公文處理程序等核心內容組織課堂實訓,增強學生學習知識的直觀性和系統性,枯燥的內容在形式上稍加調整,就可以變得鮮活多樣。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接觸文秘職場和社會實踐。每一次授課都可以提出文秘職場中與寫作相關的問題,運用“問題解決寫作教學法”,使寫作與職場實踐緊密結合。每一次職場實踐都包含著明顯的或潛在的寫作任務,要求學生去發現、分析和完成。如公司要組織一個大型會展活動,你是辦公室文字秘書,首先要拿出活動的方案草稿;申請活動的經費需要向領導提交請示;還要向公司各部門發出活動的通知;公司員工準備演練時,要代總經理擬寫一個動員講話文稿;活動具體組織安排時,要向有關的傳媒機構呈送邀請函、遞交宣傳稿;活動進行過程中,要時刻關注活動進展,出版活動動態簡報;活動結束時,要寫出活動總結。上述職場任務的完成,直接要求學生開動腦筋解決生活中的難題。當然,問題的解決需要學生以事件內容為中心,以策劃運作為要旨,以寫作操作為過程,讓學生意識到寫作的價值。興趣慢慢培養,學生自然會逐漸品嘗到創造性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快樂。寫作的素養慢慢提高,以寫作技能來助推職業能力的提升也自然會“漸入佳境”。這需要教師首先有引領的意識,其次有啟發的素材和具體的職場案例,再者有嫻熟的課程駕馭組織,最后要對學生的寫作文稿進行鼓勵和評議,使他們加深在寫作過程中互相交流、思想碰撞、身心體驗,逐步使學生養成愛生活、愛思考、愛練筆的寫作心理習慣。學生有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和較強的文書寫作能力,職場意識不斷增強,感悟體驗和溝通協調能力隨之提升,文秘職業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也就必然得到了很好的歷練和發展。
作者:李君玲工作單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經濟貿易系
- 上一篇:企業局班子工作總結3篇
- 下一篇:民營企業局工作要點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