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類課程文化元素提升策略
時間:2022-05-09 04:52:19
導語:高校舞蹈類課程文化元素提升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就目前而言,我國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舞蹈類課程教學,且在不同的高校在開展舞蹈類課程時,其開展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就專業類舞蹈學院而言,開展舞蹈教學主要在于對其進行深層次的教學,主要培養專業的舞蹈教師、演員、藝術家、教育家,但在普高學校中,舞蹈教學主要是作為一種選修學科,注重學生基本舞蹈技能與技巧的傳授和興趣的培養,旨在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從而更好地開展素質教育。但是,不管在哪類高校中開展舞蹈類課程教學,其根本目的就在于幫助學生養成一種良好的素養,使學生在文化氛圍熏陶下度過快樂的四年大學時光。因而在文化元素不僅存于傳統的學科教學之中,同時也在舞蹈教學中蘊含,由此可見,將文化元素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具有十分強烈的必要性。
二、提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文化元素的路徑思考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對文化元素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有機結合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那么作為高校舞蹈教師,應如何將文化元素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呢?筆者以下帶著這一問題,從提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文化元素的路徑入手,并提出相應的思考。
(一)提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文化元素的路徑
1.在舞蹈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舞蹈精神進行全面的深化理解
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可以通過舞蹈給學生帶來強烈的心靈震撼和視覺上的沖擊,引發學生在心靈上的共鳴并發出感悟,而實際就是對舞蹈精神上的一種追求和享受,從而在追求藝術美的同時更深的理解舞蹈精神。因此作為高校舞蹈教師,應引導學生加強對文化元素的學習,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應引導學生加強對舞蹈藝術理論的學習,使其逐步去感知并理解舞蹈藝術的內涵和精髓所在。例如我國傳承幾千年的民族舞蹈正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結晶,所以在進行民族舞蹈研習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加強對民族舞蹈文化背景的了解,才能更好地豐富學生生活的體驗,進而將民族舞蹈的內涵全方位多元化的詮釋出來。再如以藏迷、云南映像等為代表的民族舞蹈中,不僅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而且還蘊含了中華精神文化,因而在在舞蹈教學中引導學生對舞蹈精神進行全面的深化理解,能更好地將舞蹈與文化元素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在全面理解舞蹈精神的同時深化高校舞蹈教學內涵。
2.在舞蹈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文化元素帶來的文化魅力
舞蹈教學離不開一系列的動作,因而在舞蹈教學中主要就是對動作的模仿和練習,首先從基本功,再到創作型的動作,必須進行刻苦的訓練,然而完成了舞蹈動作并不意味著整個舞蹈表演已經結束,同時也難以將舞蹈藝術的文化魅力展示出來,因而作為教師必須將舞蹈教學中致力于文化元素的滲透,使其成為舞蹈中不同舞者之間進行溝通的紐帶,雖然舞蹈屬于一種肢體語言,但是其能從服飾和布景將文化元素反應出來,進而達到感染觀眾的效果。因而舞蹈作為一種無國度的重要藝術形式,因而我國的民族舞蹈能在世界的舞臺上政府和感染觀眾。所以在高校舞蹈教學中,將文化元素與高校舞蹈教學進行結合,就能給舞蹈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從而極大的烘托了舞蹈的文化氛圍,將舞蹈藝術彰顯出來的同時促進舞蹈教學質量的提升。
3.在舞蹈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舞蹈藝術帶來的文化熏陶
舞蹈藝術具有無窮的感染力,通過舞蹈激發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通過優美的舞蹈給觀賞者帶來一種美的感受,從而提高舞蹈的藝術性,彰顯舞蹈教學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情趣,從而更好地陶冶人的情操,使其對人潛移默化的產生情感。因而在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蹈這一媒介進行文化元素的滲透,在促進舞蹈創作層次提升的同時給賞舞者帶來更加深刻的感受和體驗,并加強對舞蹈的文化內涵的研究,從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舞蹈知識,使其更加系統而又全面的認識舞蹈,增強學生對舞蹈的學習興趣。感受舞蹈藝術帶來的文化熏陶,尤其是在文化元素的滲透下,引導學生從側面對舞蹈藝術進修認知,最終給學生良好的文化熏陶。
(二)幾點思考
舞蹈教學必須重視文化滲透,使學生能夠在研習舞蹈的同時,加深文化層次上的理解,從而達到對舞蹈真正的感悟。文化元素與藝術形式長期伴生存在,藝術是文化的表象,文化是藝術的襯托,在舞蹈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重視音樂與肢體的配合,同時也要注重服飾、布景中文化的體現,這樣才能有助于藝術的烘托。學習舞蹈的過程本身也是文化傳承的過程,應秉承藝術傳承理念開展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將舞蹈文化精髓貫穿始終。綜上所述,將文化元素與高校舞蹈類課程教學進行有機結合具有十分強烈的必要性,并在舞蹈教學中注重文化元素的滲透,以更好地彰顯文化元素與舞蹈結合的魅力所在,從而更好的引導學生參與到舞蹈學習中來。(本文來自于《大眾文藝》雜志。《大眾文藝》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魯霏飛工作單位:云南省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 上一篇:職校教學課程研究思考3篇
- 下一篇:教學設計課程改革研究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