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時間:2022-05-10 02:53:37

導語:非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非會計專業課程教學改革探析

1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會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程教學的需求具有多樣性,而在實際的教學內容方面,非會計專業與會計專業之間不存在任何的區別,首先對會計假設、會計核算的原則等基本理論進行相應的介紹,其次是學習會計賬戶和會計分錄,最后是對證賬表的操作。我院物流管理專業設置的會計課程名稱是《會計學基礎》,開課時間是大一的第二學期,周學時為4,共計86學時,其中理論、實踐、集中實訓的課時分別為40、16、30。與我院會計專業的《會計學基礎》課程相比,其教學內容、課時安排基本沒有區別,很多教師在講授《會計學基礎》課程時,將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了教非會計專業的學生如何學會做會計,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沒有準確地把握教學的側重點。事實上,對于非會計專業的學生來說,會進行會計核算不是學習基礎會計課程的主要目的,通常情況下,作為未來物流企業的管理者,他們學習的重點在于懂得會計基本操作的流程后,對會計信息進行使用,進而為物流企業管理做出決策。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的學生而言,如果體會不到基礎會計課程學習的意義,那么學習就會缺乏積極性,并會對該課程產生厭惡感,這正是該門課程在教學內容的設定上缺乏針對性導致的。

1.2實踐教學環節薄弱《會計學基礎》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會計實踐教學具有特殊的作用,通常情況下,在一定程度上它會延續、補充和深化會計課堂理論。在會計教學中,非會計專業會計課程實踐教學應用較少,進而不能鍛煉學生的會計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得教學效率和教學水平非常地低,進而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更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受教學條件、實訓條件的影響和制約,我院物流管理專業基礎會計教學方法或多或少地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盡管在一定程度上安排了集中實訓,但是缺乏仿真性,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資料多是虛擬的,而且是打印出來的黑白樣式,在原始憑證方面,種類少,而且缺乏相關的印章,學生沒有機會填制真實的憑證,進而難以找到填制憑證的真實感覺,所以在填制部分憑證方面,學生表現的較為生疏。

1.3教材選用不合理在會計教材選用方面,高職院校經管類非會計專業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在教學過程中,很多任課教師普遍存在將會計專業使用得教材應用到非會計專業的會計教學中,無論是教學的出發點,還是教學目標,以及教學的側重點,會計專業與非會計專業之間對會計課程都有著本質的區別。我院物流管理專業選用的就是王紅娟主編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的《基礎會計》教材,而此本教材是我院經管系教師參與編寫的主要針對會計專業應用的一本通用教材,這種忽視不同專業的差異性,選用通用教材,將很難達到教學目標。

2提高經濟管理類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課程教學效果的改革設想

2.1正確定位教學目標經管類非會計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大多數不會從事會計工作,通常是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不是會計信息的“生產者”,培養生產、服務一線的應用型管理人員是非會計專業的培養目標,他們需要具備分析和利用會計信息的能力。以我院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在制定本課程的教學目標時就需要與會計專業有所區別:一是求學生在理解會計的基本理論,了解會計基本核算方法的基礎上,懂得物流企業的經濟業務活動如何在會計核算(或會計資料)中體現;二是能夠看懂會計報表,利用各種報表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知識對物流企業經濟活動狀況具有一定的分析和預測能力。

2.2合理確定教學內容在教學內容的設置上,本著“必需”“、夠用”“、易學”、“實用”的原則。非會計專業可以保留會計的基本理論、會計賬戶、會計分錄、證賬表等內容,這些內容要精煉、簡單,將原先幾章的教學內容整合到一章,同時增加財務分析,報表分析等相關內容,在設置財務分析、成本分析、報表分析這幾章內容時,鍛煉學生的分析能力是重點。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在教學內容上應該包括以下3個方面:①會計入門知識。為了便于學生了解會計課程與物流管理專業之間的聯系,在開設本課程之前,對會計與物流專業之間的聯系,以及會計在物流專業崗位工作中的重要性進行詳細的介紹,使學生意識掌握會計這門商業語言是必須的,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不斷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學習會計的興趣。接著對會計核算原則與基本假設、賬戶與復式記賬等進行介紹,幫助學生理解會計的基本原理,同時簡化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會計循環這部分內容,對于這部分內容通過實踐進行感性的認識。②物流企業常規業務核算及報表編制。在基礎會計中,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點,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幫助學生對物流企業的業務流程進行充分的了解,進而能夠正確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采用按物流企業經濟業務循環的方法進行授課,具體包括:籌集資金及購置設備的核算、供應階段的核算、經營服務階段的核算、銷售階段的核算、利潤形成與分配的核算等。將教學內容與物流企業實踐進行結合,使學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這部分知識。③財務報表的理解和分析。在講解會計報表時,重點闡明物流企業會計報表之間的差別,說明會計報表結構與會計報表分析之間的關系,解釋如何計算和分析財務指標,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錄閱讀會計報表的方法和技巧。

2.3強化實踐教學環節以物流管理專業為例,在課程實訓安排上首先保留傳統會計課程的實踐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完成證—賬—表等一整套的賬務處理,但課時不需占用很多,而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鍛煉分析物流企業財務會計報表,通過報表提供的各項數據,幫助物流企業進行預測、決策,以提高物流管理專業學生必要的管理素質和能力。

2.4加強教材的選用和建設盡可能選用專業針對性強的教材,確實沒有針對本專業的教材,在選用通用教材的基礎上,教師在制訂授課計劃和授課時,需調整相關教學內容,適當增加與本專業相關的內容。積極組織教師編寫非會計專業基礎會計教材,比如針對我院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特點編寫《物流企業會計》校本教材。

作者:王瑩工作單位:咸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