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開發設計課程改革及實踐
時間:2022-06-20 11:00:06
導語:產品開發設計課程改革及實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加強人文素質的文化理論教學
產品開發設計是工業設計專業課中綜合性極強的一門重點課程。一般來說,產品開發全過程包括前期的市場調研、技術開發、產品制造和后期的市場投放、產品評估等環節。在學科內容上交叉整合了消費者行為學、經濟學、營銷學、知識產權等相關學科。產品開發設計也是一門技術性極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多關注國際間新科技新技術。教師應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參加一些專家開設的知識講座,組織學生觀看展覽,促進院校之間的合作和聯系,擴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學生的創造激情。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拓展學生的視野,利用大量翔實的精品范例和資料分析來佐證課題創意,注重把握思維的不同方向和角度,讓學生有較多機會感受教學以外的相關學科素材,諸如文化現象,藝術形式等,從感性到理性的度來審視創意作品。在教學內容上應當關注學生科學文化素養的培養,例如文化史、生活方式史、美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經濟學、管理學、營銷學相關的人文社科背景知識。并鼓勵鼓勵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盡可能多的和其他專業的學生進行溝通交流,為學生打下寬厚基礎的文化功底。這個版塊的教學內容非常重要,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2完善教學內容的側重點,注重產權意識的培養
產品是為人所服務的,它的存在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方式,在不同的社會發展階段,人們產品的要求是不一樣的。那么在產品開發設計教學中,應當與時俱進地根據時展,提出不同的教學側重點。在黨的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當中,曾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舉措,事實上,“生態”設計概念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成為了勢在必行的潮流。從家電設計、衛浴創新、居住空間到公共設施,每個領域都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也意味著設計教學的側重點的變化,設計的目的不僅要改善現有人口的生存環境而且應當考慮到未來的生存環境。那么,將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納入產品開發設計教學中,必須了解產品的制造銷售甚至退出市場的全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是否節省或浪費材料與能源,生產原料是否有毒或無害,增進還是危害了每一階段工作者的健康,這都是學生應當關注的。除此以外,還應當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和知識產權意識,自1985年《專利法》實施之日起,工業品外觀設計就與發明、實用新型一起在專利法的框架下得到保護。學生通過查詢已公開的具有專利權的工業品外觀設計,既能洞悉某一領域的發展狀況,也能獲得設計靈感,從而達到鼓勵學生進行原創產品開發設計的目的。
3加強技能學習,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
設計師應當熟悉相關的工藝和材料,熟悉生產流程和環節,了解市場和消費,并符合生產和消費等方面的要求。設計觀念需要基于日常生活和生產的需要建立起來的,如果設計人員不接觸或很少接觸實際生產,很少了解人們的生活狀態,不熟悉市場和消費信息,那么其設計只是一種繪畫式的理想方案而已。產品開發設計課程是立足于企業新產品開發管理的角度來審視設計過程,可以使學生從一個更寬的管理者視角來理解設計在整個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實際的企業實踐技能是產品開發設計課程必不可少的。通過激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使其深切感受到社會實踐與自身能力成長的密切關系。通過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項目,使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市場實際項目的需要有機結合起來。通過實習基地等方式可以加強校企聯系合作,增加學生的課外實踐機會和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工作室模式和雙元制教學模式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項目,使學生的設計能力和市場實際項目的需要有機結合起來,在教學中有意識增加一些探索性課題,將一些前瞻性的課題和具體項目結合,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我組織能力。
3.1工作室模式
將產品開發設計課程的教學和工作室模式兩相結合,通過工作室接洽實際的企業實踐項目,并且讓學生有針對性地參與設計。通過課程教學各環節的作業要領、作業內容和考核辦法的明確化,實現學生能力培養的目標化。工作室模式把工作室的項目內容貫穿到整個課程當中,教師在教學中用項目式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完成任務,以達到學習知識和鍛煉技能的目的,在具體地實踐性的課程實習中,學生收獲的知識遠比單純讀書、做筆記要大得多。
3.2雙元制教學
雙元制是德國職業教育最突出的特征,雙元制教育其實質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崗前培訓,教育各環節的實施都緊密圍繞著企業的用人需求,增強了社會實用性,節約了教育資源的投入。所謂雙元制是企業和相應的職業技術學校共同完成的職業教育。在雙元制教學中,60%~70%的課程在企業中進行,如生產崗位、培訓中心、跨企業培訓中心都是課程教學場所;30%~40%的課程在職業學校進行。在不同的教學地點,教學形式與內容就有所不同。雙元制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縮短了企業用人與學校育人之間的距離。
4探索新型教學手段,鼓勵師生互動式教學
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如計算機、投影儀等硬件設備和網絡課堂等軟件設備,增強學習的趣味性,打破以往人機交流空間和時間的制約,改變常規的教學組織形式和方法。學校加大信息技術的投入和建設是數字教育的物質基礎與技術保障,真正使數字教育發揮作用的關鍵還在于提供滿足教學需要的精品軟件與數字化信息。運用信息技術開設網絡學習平臺,提供課程教學或其他學習資料,提高教學靈活度,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往的教學過程往往是老師教、學生聽的形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這樣不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以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創造積極思維的氛圍,鼓勵學生自由思考,自主發現,鼓勵原創,多元化思維方式。學生自己查找資料,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可以提高他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獲取知識和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往在對學生的設計作品點評時,主要是從教師個人的審美欣賞角度出發,提出的建議也是一家之言,而現在采取學生設計,在課堂上講述自己的設計構思,同學和老師對其進行提問和點評,各抒己見,暢所欲言,課堂氣氛也變得更加活躍。在一個較為輕松的環境中,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而教師本身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傾聽不同的聲音,并及時做出反饋,克服難題,這個促進是雙向良性發展的。
5結語
目前,我國產品開發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了解教師在課程講授過程中的現有教學方法,掌握教師在課程實施過程中的課程資源開發和利用情況,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培養優秀設計人才的教學方法是廣大設計教育戰線工作人員的當務之急。作為從事產品開發課程教學的專業教師,不僅要對教學方法進行探討,更要轉變教學理念,讓課程教學和企業實踐相結合。市場是檢驗設計課程教學能否成功的重要尺度。通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教學側重點的完善、實踐技能的加強以及教學手段的改進,使產品開發設計課程教學模式更加完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為工業設計的發展不斷輸送具備創新能力的綜合人才。
作者:魏曉工作單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 上一篇:課程教學改革研究論文(10篇)
- 下一篇: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檢查方案(共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