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通信理論課程教學論文

時間:2022-04-07 11:25:15

導語:數字通信理論課程教學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數字通信理論課程教學論文

1課程特點及關鍵問題

通過十年的教學實踐及與學生不斷的交流,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教學模式和特點,并總結歸納出該課程的特點與難點。

1.1專業性強

作為通信工程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數字通信理論》要求學生具有較好的《概率論及數理統計》、《隨機過程》、《信號與系統》等先修課程的學習基礎,如《信號與系統》中對于頻域知識及常見信號頻域變換;《隨機過程》中常見隨機信號的表示及特點等。同時,對一些新型通信技術也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增加了課程的專業性。

1.2理論性強

作為《衛星通信》、《移動通信》等后續課程的基礎,《數字通信理論》具有較強的理論性。《數字通信理論》課程具有一定的公式及理論推導,系統性強,學生普遍感覺該課程內容繁多、抽象、復雜,不易掌握。另外,需要從時域和頻域的角度分析和理解信道、信號的特性。這些都對學生的數學基礎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3實踐性強

同時,《數字通信理論》又是一門與實驗和仿真緊密結合的課程。針對課程中各原理及技術,要求對各知識點進行實驗及MATLAB仿真,已達到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起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效果。通過實驗與仿真,增強了學生對課程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實際動手操作及編程能力的培養。

1.4發展性強

《數字通信理論》是一門與新興通信技術緊密結合的課程,隨著新興通信技術的出現與發展,《數字通信理論》課程內容不斷的更新,從而起到課程內容保鮮的作用。將國內外新興通信技術引入教學內容中,使學生了解最新的科技前沿技術,開闊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

2教學方法研究與綜合運用

2.1做好課堂講授的內容和步驟

經過多年的教學研究,筆者認為在復雜繁多的教學內容中,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搭建授課的體系結構,并鼓勵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練習,準確把握課程的要點、重點、難點,從知識的點、線、面入手,融教材于一體,以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另外,針對部分學生課后不能做到及時復習的問題,在組織和實施教學中,應該帶領學生復習前次課的內容,特別是重要的公式和概念最好板書并講解,以此加強學生對上次課內容的印象,鞏固所學知識。

2.2實現教師間、師生間互動教學模式

依據互動教學的思想,通過相互交流,實現教學體系的整體優化,提高教學效果。由于每個教師在知識結構、智慧水平、思維方式、認知風格、教育教學經驗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可以通過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流,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實現思維、智慧的碰撞,使原有的觀念更加科學和完善,有利于達成教學的目標。師生互動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互動形式。經教師的啟發、引導、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通過思考、判斷、選擇接納教師的理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積極的求知意識,最終達到教學目標。在課堂的教學互動環節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參與求知的主觀意識,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課堂教學氛圍積極活躍,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通過課堂互動,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學習課程時難點所在,針對該部分內容重點講解。另外,教師還可以了解學生急切盼望得到的新內容,以便及時補充最新通信理論與技術。

2.3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結合

《數字通信理論》課程是一門具有一定理論深度的學科,公式和推導相對比較多,如果教師僅通過語言、黑板板書的傳統教學方式,會使板書占用時間增多、課堂的有效教學時間減少、信息含量下降、。為使課堂教學生動、形象、直觀,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時更加注重教學水平的提高,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將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結合,具體方案如下:

1)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采用多媒體方式進行教學。

2)通過網絡環境,共享教學資源。

3)跟蹤學科的發展,注意知識更新。

4)豐富教學資源,擴大學生的自學空間。

5)對重點內容、重要公式、定理與結論采用板書方式,使教學重點、難點內容更為突出,更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3結語

以上為筆者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數字通信理論》課程教學的體會和理解。《數字通信理論》是一門與實際應用結合非常緊密的課程,對學生日后從事相關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不斷吸取新知識,采取新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實踐和總結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充分地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加強師生交流環節,形成良好的師生互動關系、活躍課堂氣氛、創造良好的現代化教學氛圍。

作者:王鑫李檀王秀紅王守金戚爰偉單位:沈陽建筑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