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議應用型會計教學路徑
時間:2022-12-25 10:26:46
導語:試議應用型會計教學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有的會計實驗教學中,由于課時限制,教學手段與教學模式單一,僅局限于教師單純講授和現場輔導,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授課方式,學生總是在不斷模仿老師的步驟反復操作。無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不能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思維能力受到限制。
一、會計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
1構建的理論依據
《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明確指出:“高等教育要進一步改變專業設置,拓寬專業業務范圍,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和訓練”。2007年教育部的《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及《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都對加強高等教育實踐教學方面作了重要規定,對高等教育實踐教學給予高度重視。
2構建思路
(1)明確會計實驗教學的目標會計實驗教學的目標主要包括:知識目標,要求學生掌握會計學的基本原理與方法,熟悉企業會計準則及國家法律法規;能力目標,要求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增強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全方位提高;素質目標,要求學生在掌握專業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2)完善實驗課程體系作為會計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主要是要構建一個融會計核算與會計管理于一體的實驗課程體系,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了保證會計實驗教學的系統性,在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為了便于學生的理解和提升,可采用階梯的方式來設置會計實驗課程體系,即基礎層實驗、綜合性實驗、創新性實驗三級階梯。其中:基礎層實驗包括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成本核算等課程,綜合性實驗包括財務管理、審計學等課程,創新性實驗包括會計綜合實驗、ERP綜合實驗等。
(3)優化師資隊伍會計實驗指導教師的水平高低直接影響了會計實驗教學效果,因此建立一支具有復合知識結構的師資隊伍尤為重要。作為會計實驗指導教師,一方面要掌握好現代會計理論知識,另一方面要深入理解和研究會計實際工作中的問題。針對目前復合型教師隊伍匱乏的情況,各高等院校需要加大師資隊伍建設的步伐,積極引進優秀人才,同時對已有的師資隊伍進行優化,加強教師的培訓,可以為會計實驗教師創造實習條件,為其提供會計實務、審計實務的機會,以彌補會計實際工作經驗的不足。
(4)改善教學資源目前會計實驗教學還需在實驗教材、實驗環境等方面引入更多的變化因素,更加真實地模擬企業的經營環境,仿真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好是由相關專業教師深入到企業,搜集企業的第一手實際資料后進行加工整理,這樣才能精心設計出模擬企業的各項數據資料。實驗教材要求能貼近企業的真實情況,教材中應包括財務管理、稅務會計、審計等實驗內容,并且要注意設計好教材的層次性與系統性。從初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手工到電算化,體現出教材的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的實驗教材體系。加大實驗室投入,充分利用實驗室的硬件資源,提高實驗室利用率。同時還要加強手工會計實驗與會計電算化實驗之間的聯系,兩種實驗盡量使用統一的案例和數據,用會計電算化數據來檢驗手工會計實驗數據的正確性,促進兩者的有機結合。
(5)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根據教學特點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式,即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實驗內容,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比如對于基礎層實驗,可以采取老師講學生練的實驗教學模式,或者采用案例式教學。對于綜合層實驗,可以采用情景仿真型教學模式,即在實驗過程中,將角色扮演與崗位體驗于一體,按會計崗位進行分組,如分為出納、制單、審核、記賬等崗位,讓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相互協作,并且定期輪崗,這樣讓學生即熟悉了每一個會計崗位的不同職責與業務,又掌握了經濟活動的業務處理流程。對于創新層實驗,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強調讓學生在小組或小團體里相互幫助中展開學習,注重集體性任務。
二、結語
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加強會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明確會計實驗教學的目標,完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優化師資隊伍,適時改善教學資源,改進教學模式,以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會計實驗教學體系,對提高會計學專業的整體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賀雪榮單位:廣東白云學院
- 上一篇:統計局調查研究實施方案
- 下一篇:縣重點工業項目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