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時間:2022-09-06 10:10:18

導語:會計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會計教學中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摘要:會計學作為一門學科,有其學習的規律性,也有其技巧性。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通過分組項目教學法、角色扮演法和案例教學法等豐富的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設置成任務或者項目的形式,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結合所學會計學理論進行實踐,充分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行動導向在會計教學中的結論性問題分析,能夠針對教學中的不足給出充分的建議,以提高會計學教學效率。

關鍵詞:行動導向教學法;會計教學;運用;結論性;問題分析

針對當前學生掌握基礎理論知識的興趣較弱,而對角色扮演及實踐操作興趣較濃的特點,筆者通過在會計教學中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及進行結論性問題分析,不僅能夠通過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會計崗位操作能力,同時對結論性問題進行分析,不斷的完善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為提高會計教學質量提供科學借鑒。

一、行動導向法概述

行動導向法概念:行動導向教學法是指在教學中利用行動導向驅動的形式,使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進而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努力完成某一項目或任務,提高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任務完成過程中使學生意識到學習應通過運用理論聯系實踐的方法有效把握教學內容。行動導向法的原則主要包括:第一,行動導向性原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應遵循行動導向原則,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按照行動導向原則即學即用,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抽象的會計理論知識通過行動導向直觀的體現出來,將枯燥轉變成有趣、將抽象化轉變為具體化[1]。學生在行動導向的驅使下,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不僅增加了學生的成就感,還使學生在行動中體會到會計課堂學習的樂趣。第二,因材施教原則,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應用應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是指教師設置的任務應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符合學生的能力需求,使任務難易程度適中,根據學生的差異化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作任務時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和研究任務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有效解決問題。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

1.分組項目教學

分組項目教學是行動導向教學法重要部分,在會計教學中進行分組項目教學時教師應按照科學的方法將學生分組,分組時注意保持小組之間的整體學習能力及知識掌握程度保持平衡。同時教師還要找到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符的項目,使學生對該項目進行分析,并完成項目。例如在會計教學《財產清查》時,教師搜集某個企業的資料,在經過教師的數字設計,使材料形成一個完整的企業項目,之后教師使學生對該企業的財產進行清查,清查項目中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對企業不同財務對象進行清查,分別采用技術測算盤點和實際盤點兩種方法對企業財產物資進行清查,小組成員有的對企業委托加工單位財務情況進行清查,有的清查固定資產,還有學生負責清查出租包裝物等,清查完畢后,小組成員按照企業賬簿賬面結存數,確定賬實準確性。

2.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重要體現,角色扮演法需要教師對演繹背景進行精心設計,教師應以會計教學內容為依托創設職場情境,讓學生分角色將教學內容充分演繹出來。例如在會計教學《會計職業道德》時,教師創設一個房地產管理組織辦公場所,使學生分別扮演管理層不同的角色,其中有股東、有財務會計人員、有中層管理者等等角色,教師創設情境,企業內部資金運轉出現問題,同時稅務部門還要到企業進行檢查,這時中層領導者為了節省企業繳稅,需要財務會計人員在賬面做一些假賬以掩人耳目達到非法避稅的目的,這時會計人員面臨企業上級的壓力和職業道德的約束需要做出正確的抉擇,這時可以使扮演角色的學生將兩種選擇全部演繹出來,其一,會計人員找到公司高層說明非法逃稅會給企業帶來哪些不利影響,為公司挽回了一些不必要的信譽損失。其二,會計人員按照公司中層領導的安排做假賬,為公司避稅,最后被稅務部門發現,使企業及會計人員紛紛受到制裁。角色扮演法充分的將會計教學內容形象的展現出來,使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到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加強學生職業素養。

3.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在會計教學中采用案例分析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深入理解并加以應用,案例教學法不僅能夠使學生對復雜的會計學原理深入了解,還使學生掌握會計學的具體應用,因此案例教學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具有重要地位[2]。例如在會計教學《財務報表》時,教師可搜集大量的財務報表案例,案例的搜集要遵循時效性與真實性,具備時效性和真實性的案例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搜集當地一些企業的財務報表或者通過網絡資源搜集一些財務報表,使學生對教師搜集到的財務報表案例進行分析,進而掌握企業財務狀況,同時教師將某些案例細節做改動,使學生在案例分析及學習中找出報表中的問題,學生通過案例教學,充分掌握了財務報表的制作,同時在研究案例時找出報表中的問題,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有效的提高了會計教學效率。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結論性問題分析

1.加強行動導向教學中師資力量

以往的會計教學中由于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中的應用缺乏正確認識,影響了行動導向在會計教學中發揮其重要作用。因此應加強行動導向教學中的師資力量[3]。由于目前會計行業資質和學歷較為混亂,在會計教師中有不少非專業的年輕教師通過社會考試考取一定的資質進入會計教師行列,這部分會計教師缺乏足夠的會計經驗及教學經驗因此常常處在定崗實習階段,因此應對這部分教師進行崗位培訓與考核,不斷加強教師素質與教學能力。使教師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既具備為學生搜集學習項目與任務的能力,又具有會計實踐能力,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做到教和做統一,同時院校在聘用會計師資時應嚴格要求應聘者的教育能力與會計職業能力,為學生聘用不僅能夠用科學方法指導學生學習的教師,還要求教師在會計實踐方面具有較強的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在會計實踐應用中的能力。

2.正確面對會計考評體系與職業指導思想的沖突

目前社會中的會計考評體系在會計職業教育中出現過熱現象,學生們紛紛為了一紙證書努力學習,而在會計考評體系中對會計的實際應用越來越不夠重視,而會計職業的指導思想,要求會計應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能力,會計能力應充分滿足崗位工作的需求[4]。因此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應用時,應正確面對會計考評體系與職業指導思想的沖突,在行動導向教學中學生既要掌握充分的會計學理論知識也要具備較強的會計學應用能力,無論在面對會計考評體系還是面對會計崗位實際需求,都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實力,因此應加強學生對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應用的正確認識,使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積極主動的配合教師的行動導向教學設計,努力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及教學項目,不斷加強自身會計能力。

3.教師應直觀、科學面對學生的異議

通常會計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占據課堂主體位置,在教學中面對學生提出的異議教師第一時間給予否定,或者使學生課下自行解決。因此阻礙了學生對會計教學的興趣,嚴重影響了會計教學效率。而在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應直觀、科學的面對學生課堂中提出的異議,對學生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并與學生一同解決問題,教師直觀的面對學生的問題,及時糾正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錯誤,而不應該認為自己是教師,教師就是知識的權威者,而忽略學生的異議。教師和學生共同解決異議不僅能夠充分的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會計教學中應積極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及時對提出異議的學生給予肯定,這不僅提高了會計教學效率還有效的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及創新能力。

四、結論

綜上所述,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充分的提高學生的會計實踐應用能力,同時還使學生對會計崗位能力的需求有所了解,使學生在行動導向教學中通過大量的案例教學和項目教學,充分掌握了會計技能,通過角色扮演法使學生對會計職業道德有了深刻的認識。

作者:張美珠 單位:梅州市技師學院

參考文獻:

[1]程曙.會計模擬教學公司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實踐——以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商場現代化,2010,(12):87-88.

[2]陳文川,龐家鳳.“生命周期”視角下會計信息化教學體系研究——以獨立學院財會專業沙盤課程為例[J].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6,(3):132-139.

[3]王志英.完善會計領軍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基于河南省會計領軍人才培養的實踐[J].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4,(2):101-104.

[4]王一舒,王衛星.素質型人才培養目標教學方法改善的探析——“模塊教學”在《成本會計學》教改中的應用[J].常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