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探析

時間:2022-10-26 11:23:31

導語: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探析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會計教學模式逐漸向信息化進行轉變,為引導學生適應時展潮流,正確認識信息化對于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中職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在教學實踐中所具有的指導性作用,采用創新型的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講授和實踐技能訓練,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本文將針對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的改革進行深入的探析

關鍵詞: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改革

信息化發展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面臨著全新的發展形勢。為推動會計教學模式的創新性改革,中職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思維的創新,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正確認識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注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努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

一中職會計教學現狀

(一)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

現代化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為實現會計信息化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技術保障,但現階段中職院校會計教學中,缺乏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學生進行信息化指導,實踐教學過于形式化,學生無法深入的理解會計信息化的重要意義,影響會計教學模式的創新性改革。

(二)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

師資隊伍中教師水平參差不齊是影響中職會計教學模式改革的主要因素,部分教師雖學歷較高,但對于會計知識教學缺乏一定的實踐性,教學結構僅僅限制在已有的教學素材之中,在實際的課堂知識教學中,部分教師雖可以熟練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但無法將教學內容合理的融入到實踐性教學之中,影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教師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不足,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極易出現內容的錯誤性傳授,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

(三)教學手法單一

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現階段中職會計學科教學中依然沿用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過于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積累,沒有將實際的教學內容與現代化市場發展形勢進行有效的結合,雖采用電算化進行實踐性的教學,但存在教學內容片面、實踐項目單一的缺陷,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四)信息化教學理念發展不足

受傳統會計教學模式的影響,中職教師將會計信息化看成簡單的教學工具,將眼光僅放于實際的課堂知識教學當中,沒有正確認識到會計信息化對于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老師沒有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導致會計學科無法與其他專業課程進行有效的聯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性技能。

(五)缺乏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結合

在實際的知識教學中,會計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的培訓才能幫助學生深入的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容,體會現代化企業發展特點。教學與實踐訓練脫節是現階段中職會計教學中存在的主要現象,學校對于實踐性教學的重視程度不足,缺乏與現代化企業、會計公司、審計公司等的交流與合作,沒有為學生創造廣闊的發展空間,導致學生只是一味的接受會計理論知識教育,無法進行實踐技能鍛煉。部分中職院校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性的教學活動,但缺乏專業教師的技術指導,教學活動過于形式化,沒有實現學校教學特點、市場需求、會計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合,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

二信息化對會計教學的影響

與傳統的會計電算化相比,會計信息化具有智能性、多元性、全面性等特點,將會計教學內容與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充分的融合,可以有效實現教學信息的歸納、傳輸、共享。創新型的會計教學模式,更加符合現代化的教學要求,有助于中職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加強自身實踐技能訓練。

三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改革方法

(一)建立教學信息庫

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下,中職教師應正確認識學生在教學中所處的主體性地位,在進行實際的課堂教學前,努力為學生搜集豐富的教學資料,以現代化互聯網技術為載體,建立完善的會計教學資料庫和會計模擬資料庫。同時,加強教學信息庫與學校圖書館的網絡連接,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空間。

(二)改變傳統教育教學觀念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職教師應努力順應時展潮流,積極進行教學觀念的創新,擺脫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正確認識現代化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特點,充分考慮信息化對于現代企業管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進行實際的會計課堂教學前,將現代化企業經營狀況、會計學科特點進行充分的融合,實現信息化的會計教學。同時,為增強會計教學的有效性,老師還應加強自身實踐技能的鍛煉,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積極學習先進的計算機知識、信息化技術、數據庫管理技術等,確保現代化的電子信息技術可以充分的融入到基礎會計、實務會計、財務分析等課堂知識教學之中。

(三)加強教學資源的整合

優質的教學資源可以實現中職會計的信息化教學,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積累學術經驗。如:學校的會計教師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積極參加技能培訓活動,努力學習先進的教學知識和信息化技術,中職院校還可以聘請專業水平高的企業財務人員為專職教師,確保會計知識教學的實用性。加強與現代化審計公司、會計公司的交流與合作,聘請專業的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專題講座,幫助學生深入的體會信息化對于現代化企業管理所具有的重要價值。為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有效的會計知識,增強學生的實踐技能,學校應提高對會計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視程度,努力為學生創造合適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建立信息化的模擬實驗室,對學生進行會計實務教學,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具體的實踐性鍛煉中學會自主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四)創新教學思路

受傳統會計教學模式的影響,老師過于注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忽略了對學生實踐性技能的培訓,導致教學效率較低。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要全面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的教學思路,加強會計知識教學與社會實踐的融合,學校通過與現代化企業的合作和交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平臺,通過進入企業、會計公司等進行實踐性鍛煉,幫助學生熟悉掌握企業會計管理模式、會計行業發展動態等。

(五)明確教學目標

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中職教師應將培養會計實務型人才作為實際的教學目標,在向學生進行專業理論知識的傳授時,還應注重學生實務技能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理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處理會計實務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充分認識信息化思維與會計實務之間的聯系,學會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會計問題的分析,促進學生會計核心素養的提升。

(六)創新教學方法

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在信息化發展的背景下,中職教師應努力學習先進的電子信息技術,借助信息化媒介,實現教學內容的形象化和教學模式的多樣化。如:老師在實際的課堂知識教學中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進行輔助教學,將復雜、抽象的會計理論性知識轉化為圖片、音頻、動畫、視頻等形式,將知識直觀、形象的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所學習的知識內容。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之中,老師應積極采用互動式方法進行知識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作用。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鼓勵學生積極抒發自己的學習觀點,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解題效率。還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會計網絡教學平臺的建立,鼓勵學生參與在線提問,為學生解答學習中遇到的實質性問題。

(七)積極進行教學內容創新

以信息化發展背景為基礎,中職教師應積極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依據行業發展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化學生需求,進行教學內容的合理化調整。引導學生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知識內容的獲取,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教師合理應用信息化系統進行會計模擬課程的開展,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會計實務與信息化之間的關系,有效掌握課程教學中的知識難點,實現高質量的會計課堂教學。

四結語

中職院校在實際的發展中肩負著培養技術型人才的重任,信息化社會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中職院校應積極進行會計教學模式的改革,加強實踐內容與教師資源的整合,實現會計電算化到會計信息化的轉變,努力培養專業素養高的技術型人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實力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劉華.信息化背景下“三中心兩平臺一機制”中職教學模式改革實踐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5(2):147-149.

[2]張培榮,金煒.信息化背景下財務管理教學模式及教學平臺的建設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1):138-140.

[3]曹文瑩.信息化背景下中職會計教學模式的改革[J].當代職業教育,2014(7):49-51.

[4]楊穎.信息化環境下應用型高校會計教學改革探討[J].職業技術教育,2011,32(32):45-46.

[5]歐陽電平,羅林.信息化背景下會計教學模式及教學平臺改革研究[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5):117-119.

作者:陳海云 單位:福建省莆田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