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型人才下高校會計教學模式研究

時間:2022-11-18 09:05:13

導語:應用型人才下高校會計教學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應用型人才下高校會計教學模式研究

摘要:會計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在各大企業中,會計崗位更是炙手可熱,亟需優秀、專業的人才。目前,高校會計教學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優化,積極培養應用型人才,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創新會計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會計教學模式;培養路徑

在高校教學中,會計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提高會計教學質量,培養應用型人才,就要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構建完善的教學體系,保證人才得到全面的培養。現階段,我國高校會計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為了提高大學生的會計技能,使其具備良好的就業競爭力,高校有必要對現有的教學體系進行改革。

一、高校會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目標不明確,學生素質有待提升。高校會計教學要明確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人才。現階段,許多高校并沒有明確教育目標,更沒有意識到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性,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以掌握專業的會計技能,其綜合素質也有待進一步提升。一旦面臨畢業,學生就會在就業中缺乏競爭力。盡管諸多行業對于會計人才具有強烈的需求,但許多高校的大學生的能力并不能充分滿足各大企業的要求。2.教學方法傳統,考核方式落后。在一些高校中,教師進行會計教學時,往往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重視理論知識,輕視實踐,大多數知識局限在課本之上,教師很少對知識進行進一步拓展。進行會計課程考核時,考核方式依然沿襲傳統的試卷模式,不夠公正、客觀,不能全面展示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這樣必然會影響會計教學會質量,不利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3.輕視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目前許多高校的會計教學實踐環節很少,這對于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十分不利。會計是一門十分專業的學科,既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而作支持,又要保證學生在實踐中充分運用理論知識,提高其實踐能力。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我國高校會計專業教學的目標不夠明確,實踐教學比例少,大多數教師重視理論而輕視實踐。在實踐教學中,教材不夠完善,內容落后,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實踐教學中,教師不能完全做到以學生為本,這樣就會導致學生不能完全參與到實踐環節之中,無法激發主觀能動性。學生長期服從于教師的安排,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這對于其創新意識的提升也十分不利。

二、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高校會計教學要求

1.人才培養目標。在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高校會計教學需要明確人才培養的目標,這樣才能為社會和企業輸送合格的人才。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高校的辦學規模和招生規模越來越大,市場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會發生變化,因此,高校會計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與時俱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要結合高校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夠培養出符合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2.案例教學質量。在高校會計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這樣才能使其成為合格的應用型人才。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由于知識儲備量不足,并不能熟練分析案例,因此,必須要不斷改進案例教學。為了提高案例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在龐大的網絡資源中搜索有用的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某些指定的經濟書刊,閱讀完畢后要撰寫閱讀報告,這樣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就會有進一步提升。3.興趣培養。為了提高會計教學質量,教師需要認真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夠熱情投入到會計學習之中。教師要優化課程設計,在教學中融入典型的案例,組織學生參與到模擬實踐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高校會計教學模式改進

1.明確教育目標,制定彈性教學計劃。為了培養出應用型人才,高校會計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結合會計學科的特點與本校實際情況開展教學。要善于借鑒成功的經驗,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保證畢業生能夠適應不同類型的工作,滿足企業的需求。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需要深入挖掘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內涵,這樣就可以保證目標更有針對性,相應的教學體系也會符合實際情況。明確目標后,還要制定完善的教學計劃。教學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可以結合教學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制定彈性教學計劃可以保證教師能夠選擇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保證教學方案不拘一格,更具有針對性。與此同時,教師可以確定某一種教學模式,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這種方式體現出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可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2.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實力。高校會計教學在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道路上可謂任重道遠。現階段,高校會計教學模式還有待進一步完善,這就需要建立多元化教學模式,保證人才得到全方位培養。除了必要的會計理論知識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優秀的人才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能,還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學生終究要走向企業崗位,教師必須要重視對學生職業道德的培養,通過完善的職業道德培訓課程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在進行會計知識的講解時,講解的內容除國際會計知識之外,還要有合資企業、獨資企業、中小企業等企業相關業務的內容講解。為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增強競爭力,教師要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多種多樣的會計實踐活動之中。實踐活動涉及多個方向,要體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3.建立網絡教學平臺,開展在線教學。傳統的會計教學往往只能局限于課堂,學生不能充分吸收和掌握知識。由于課堂時間有限,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較少,學生有疑問不能得到及時解答,這樣就限制學生能力提升。為了使學生能夠充分掌握知識,學校要積極搭建網絡教學平臺,開展網上教學。在網絡平臺上上傳會計課程,教案,案例等內容,學生可隨時隨地登錄平臺在線觀看、下載、學習。在課堂上沒有學明白的內容,也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加以彌補,查缺補漏,反復練習,直至真正掌握知識。此外,教師可以在平臺上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隨時解答、指點學生提出的問題,便于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與知識掌握程度,針對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提高教學效率。4.培養學生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支持學生學習的動力就是興趣。為了保證學生成才,教師要積極培養學生的興趣,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投身到學習之中。在學習中,學生要化被動為主動,而這就需要教師加以引導,使其能夠成為學習的主人。當學生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后,就能夠配合教師完成各種教學任務,學會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因材施教為原則,保證學生得到全方位培養。5.改進考核方式,優化學習模式。傳統的考核方式往往比較單一,這就不能真實展示出學生的成績和水平。因此,要加強對考核方式的改進,保證考核的內容更加全面。除了必要的書面考試之外,日常表現、作業、實踐活動等情況均要納入考核項目之中。適當增加案例分析和材料辨析題型,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進行進一步考核,便于學生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并加以改進。

參考文獻:

[1]馬巖蛟.應用型人才背景下高校會計教學模式的探索[J].現代營銷(經營版),2019(6).

[2]王淑美.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高校會計教學模式的探索[J].納稅,2018,12(32).

[3]祝福冬.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下高校會計教學模式研究[J].納稅,2017(8).

作者:何雨謙 單位:蘭州財經大學長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