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規模學校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時間:2022-12-15 08:35:07

導語:農村小規模學校有效課堂教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村小規模學校有效課堂教學研究

【摘要】在我國的一些農村地區,人口的數量比較少,為了滿足孩子們的上學需求,建立了規模比較小的學校。但是,在這些學校中,缺乏相應的教學設備,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使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因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的采取相應的措施,改變這些學校的教學現狀,為農村地區孩子們的發展創造出一個便利的外界條件。

【關鍵詞】教學策略;農村小規模學校;課堂教學

一、現階段農村小規模學校的教學情況

(一)教學的觀念比較落后。在目前的教學中,農村地區教師的教學觀念比較落后,總是以指揮者的身份對學生發號施令,當學生犯錯誤了之后,總是對學生進行嚴厲的批評,導致學生對教師產生懼怕的心理。在課堂的教學中,學生就會處在一種被壓迫的狀態下,不敢將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成果產生了不利的影響[1]。(二)教學的方式比較單調。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在目前的教學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調,總是通過灌輸的方式向學生講解課程的知識,課堂的氛圍比較嚴肅,教學的內容枯燥乏味,這樣學生很容易對課堂的教學產生厭倦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不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三)教師沒有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其在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方面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的,在小規模學校中,學生人數比較少,教師應該能夠知道每個學生的具體能力,然后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但是,根據我們的觀察發現,在農村小規模的學校中,教師并沒有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不管是在課堂的教學中還是在留課下作業的時候,總是使用相同的標準要求所有的學生,導致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就會跟不上學習的進步。

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教師的思想觀念對于課堂的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所以,學校的領導人員要采取一些措施,加強教師的學習,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因此,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相關的領導人員要為教師開展一些培訓活動,對教師的思想進行正確的引導,讓教師意識到小規模學校自身具有的優勢,從而使教師能夠針對具體的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調整,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二)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的氛圍。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是嚴肅的,課堂的氛圍是沉悶的,學生在課堂上不敢提出自己的想法,甚至不敢回答教師提出來的問題,導致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這樣教師就了解不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創造出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中,積極的進行發言。比如說: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為了使學生能夠放下戒備的心理,使用親切的教學語言,以微笑面對學生,偶爾還會根據教學的內容和學生開一個玩笑,活躍了課堂的氛圍,讓學生能夠享受學習。(三)結合實際情況改善教學的方式。在平時的教學中,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不能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而且,小規模教學和大班教學也是有區別的。所以,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情況改善教學的方式。比如說:在數學課程這種邏輯性比較強的學科中,教師讓學生組成小組對課程知識進行自主的探究學習,教師對學生的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全程的監督,當學生遇到問題的時候對學生進行引導,從而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努力下,將一些數學定理或者公式推理出來,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質量。(四)購買教學的設備。在農村地區,經濟情況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學校在硬件設施建設這一方面就會有所欠缺,限制了教師教學的多樣性,降低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相關的教育部門和學校要加大資金的投入,購買相應的硬件設施。

三、結論

在一些農村地區,學校的規模比較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硬件設備建設等方面都存在著不足之處,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因此,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要積極的采取一些措施,開展培訓活動,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結合實際的情況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調整,制定出符合學生的教學策略。此外,還要為農村的小規模學校投入資金,為學生配備齊全的教學設備。

參考文獻:

[1]張順強.提高農村小規模學校復式課堂教學效率之管見———以靜寧縣三合鄉教委復式教學為例[J].知識窗,2018(6):31.

作者:徐兆國 單位:甘肅省武威第十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