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探討
時間:2022-01-19 10:40:48
導語:高校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學高等院校師德長效機制建設路徑人才培養和教學模式在發生重大的變革,傳統的課堂是以教師為主導、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探索,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變革,注重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提升,是我國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提升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如何開展課堂教學,這是重大的實踐問題,模式頗多;更是重大的理論問題,有關著作會有幾十部、幾百部、幾千部。所以,這個話題絕非三言五語能夠講清楚。本文試圖從幾個非常重要方面的加以說明。
回答好“三個啥”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是教師、學生、教學信息、教學媒體。教師既是教學過程的設計者,也是學習過程的指導者;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教學信息是教學內容及相關要求的反映;教學媒體是教學信息的載體和學習的工具。教師通過教學媒體傳遞教學信息,對于一節課教學信息所包含的學習內容首先要弄清“三個啥”。是個啥我們一定要弄清我們學的是個啥,是原理?是定義?是公式?是法則?還是……。是個啥的問題需要清晰的邏輯框架體現,讓學習者能夠根據框架擬定學習思路。干點啥我們一定要弄清我們所學的東西有什么用,用它能干點啥,能解決什么問題。學以致用永遠是最重要的,這既是學習出發點,又是落腳點。現在的教學強調理論應用于實踐,對于理論課的講解,需要與實踐進行銜接,找到銜接點是理論知識落地的關鍵點。
注意點啥
對于教學的所傳遞的教學信息,我們一定要弄清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需要注意點啥。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條件?是應用范圍?是適用對象?還是……需要重點強調是“三個啥”并不是由老師來弄清,而是老師當然得弄清,也不是由老師來講清楚,老師當然得能講清楚,老師弄清楚講清楚了,學生沒有弄清楚,課堂仍然是失敗的,需要由學生真真切切的弄清楚。當然,在學生的學習和認知過程中是需要老師的設計、安排、引導、指導、協調、幫助的,但老師所做的一切絕不能取代學生自已對知識的加工。教學過程的本質教學過程的本質是交往、交流、互動。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生生間要圍繞學習內容展開充分的交流互動,要圍繞學習內容進行充分探討與交流,要各抒已見,要相互啟迪,要實現思維碰撞,要在思維振蕩中使個人思路不斷完善,在交流探討中實現對問題的解決。哪些只有教學形式存在,而無實質交流與交往發生的教學是偽教學、假教學。主導與主體教學中老師是主導,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處主體地位;二者是辨正統一關系。主導是對主體的主導,主體是主導之下的主體。那么教學中究竟如何體現主導作用和主體地位呢?教師要從學什么,什么時間學,學到什么程度,怎么學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以上內容應主要由老師來安排,來決定。學生主體地位主要是指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教學中如果離開了學生的有效參與,離開了學生的主動建構,其他方面的努力都不會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會做無用功。學生是否掌握了知識、形成了技能,是否學會了主要與學生自已的“學”有關。學生會了,肯定是他們“學”會的,而不是我們“教”會的;學生不會,肯定是他們沒“學”會,而不是我們沒“教”會。因而教學中我們必須充分啟動學生,要保證學生有效參與教學。教學中我們老師千萬不要唱獨腳戲,千萬不要只顧自己講,而是要時刻關注學生的狀態,要時刻關注學生是否真正在學習。教學中老師千萬不要當演員,只顧自已表演;而要當導演,要指導學生們演好自己的角色——當好學習的主角。教學中老師千萬不要包打天下,我們一定要明了,包辦的教育是酷的愛。
如何啟動學生
教學中啟動學生主要是指啟動學生的思維。思維是從問題開始的,是朝著尚未探明的方向發展的。因此,教學中要啟動學生就要合理創設問題情境,并在情境創設后引導啟發學生進行充分探討,最終實現對問題的解決。那么,教學中應通過什么樣的問題來創設情境呢?一是問題難度要符合學生實際,要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大體相當,最好是經學生認真思考能夠解決得了的問題。二是問題要具有開放性,要有利于學生思維的展開,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分析加工。教學中,“對不對”、“好不好”、“是不是”之類的問題不是不可以問,但要少問;而應以“好在何處”、“錯在哪里”之類的方式提問。
促進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的途徑
1.學生的知識是通過學生主體活動構建的,這是重要的學習規律之一。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知識是他們自己主動構建獲得的,老師的教只起到輔助的作用。離開了學生積極主動的自主建構,我們的勞動是不會收到理想效果,甚至是徒勞的。因而,教學中,我們時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始終要注意"他們是否參與了教學"這個問題,引導、管理、督促他們有效參與課堂教學。2.學生的認知活動是與學生的情感活動、意志活動以及個性心理傾向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這是學生學習規律的重要方面。這要求我們老師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一定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心理傾向,要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優秀的學習品質放到和文化知識學習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位置。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獲得持續的學習動力。3.從具體到抽象,再到具體是學生學習的又一重要規律。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認真落實直觀性教學原則,多運用錄音、影像、教具、實物、多媒體等形象性很強的媒介,通過媒介直接體現教學內容,這種直觀的傳遞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直觀并不是忽視抽象,直觀是為抽象服務的,是為了抽象思維的展開奠定基礎,做好鋪墊,從而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提高。4.教學雙邊交互影響是重要的教學規律。這要求我們老師要不斷學習,總結經驗,提高和豐富自己,使自己能夠有效主導課堂,駕馭課堂,并通過自己生動的語言,奇妙的設計,獨具匠心的情境創設,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法等引導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5.課程思政巧妙融合,知識技能傳遞的過程要與思想教育相統一,是當前重要的教學規律。這要求我們在傳授知識,培養學生技能,提升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要注意學生的思想教育,要充分關注學生的目的、態度、意志、動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6.要想方設法集中學生注意力。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方面。注意力是其他智力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注意力不集中,其他智力活動是很難展開的。因而,課堂教學中要想方設法集中學生注意力。7.興趣是入門的向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他們學習積極性中最現實,最活躍的心理成分。因而,教師教學中要通過矛盾的設置,新奇感的誘惑,多種感官的刺激等靈活多樣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認知結構,引發學生向未知領域探究的心理,使學生處于躍躍欲試的待命狀態,從而積極主動學習。8.理論聯系實際是重要的教學原則。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只講課本上的理論,一定要聯系社會現實,要用理論解釋社會現實問題。要通過聯系社會熱點、焦點問題,吸引學生眼球,吸引學生注意力,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9.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教學是要看對象的,不看對象就極易導致對牛彈琴的現象。所謂看對象,就是指要加強教學的針對性,要因材施教。因而,教學起點、內容難易、問題情境、練習設置乃至方法選取等都要充分考慮教學對象,以避免教學的盲目性和無效性。10.組織教學要貫穿一節課始終,引導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課堂管理是重要手段。因而,組織教學要貫穿一節課始終,要時時刻刻牢記:組織教學、管理課堂是老師的重要職責。11.引導學生有效參與教學,從宏觀上而講,我們要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培育他們優秀的學習品質;從中觀上講,要巧妙設計課堂結構,恰當選擇教學方法,合理運用教學原則,科學選取教學材料;從微觀上講,要注意情境創設、引導啟發、激情引趣、課堂監管、問題倒逼等教學形式的運用。
結語
總之,引導學生有效參與課堂教學不是一蹴而就,朝夕之間就能解決的事情,只有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綜合施策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周芬芬.課堂教學改革推動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基于“以學習為中心”課改理念的思考[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7):169-176.
[2]張勇斌,蔡吉飛.高校課堂教學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轉變研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0(8):107-117.
作者:魏宏艷
- 上一篇:醫學高等院校師德長效機制建設路徑
- 下一篇:網絡教育下課程建設的實踐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