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術教學創新能力研究
時間:2022-11-10 10:31:43
導語:初中美術教學創新能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鼓勵自主鑒賞,培養個性審美
美術欣賞是美術教育的基礎內容,通過美術欣賞可以切身感受到美的存在。但長期以來美術欣賞的教育缺陷在于,美術課上都是美術老師在滔滔不絕,單方面灌輸給學生,而忽視了學生才是美術教育的主體,提升其美術鑒賞的主動能力才是美術欣賞課成功的關鍵。如果長此以往,學生們覺得美術課堂枯燥無味,而且容易受到教師對美的影響,變得沒有主見性,有強烈的依賴感和惰性,自己不愿意去發現和思考美,而是被動等待老師的灌輸。個性是美術鑒賞重要的品質之一。哪怕針對同一個美術作品,其實每個人的看法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可能認識的較淺,有些人可能認識的較全面;有些人可能認識到這一方面,有些人又可能認識到另一方面,因此通過發揮學生的自主欣賞能力,讓他們自己感知美術作品,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逐步提升美術鑒賞能力,是美術老師很重要的一項任務。為了鼓勵學生自主鑒賞,可以從背景介紹、學生欣賞、教師欣賞幾個方面出發。背景知識可以讓學生了解作品的歷史環境,作者的人物生平,作品的來歷,作品的流派,從而讓學生對作品有所把握,對作品流露出來的感情能有所認知,從而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方向上鑒賞作品。學生鑒賞是培養其個性審美情趣的關鍵過程。學生首先鑒賞,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其獨立的鑒賞作品的能力,從而減少對外界和教師鑒賞的依賴,使學生在長期的鑒賞作品過程中提高鑒賞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獨立性。教師同樣需要對學生保持寬容的態度,無論其鑒賞能力是否較低,需要允許其完成獨立的鑒賞,而后教師對學生的不足提出指正意見。學生鑒賞完后,最后是教師鑒賞階段,教師一方面指正學生的問題,另一方面發揮自身鑒賞作品的專業能力,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不足,見識到高水平的鑒賞能力,從而促進其鑒賞能力的提高。這樣的鑒賞流程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養成獨立的鑒賞習慣,形成個性審美情趣,并且逐步習得鑒賞技巧,增進對美術的感悟。
二、用心感悟生活,累積創新素材
對于初中學生而言,美術創新并非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不是空洞的、沒有任何內容的創新。美術創新是基于學生對生活的感悟,對世界的觀察,對世界的仔細傾聽,對人生的積極思考,從中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通過美術創新對已有認知和知識的一種釋放和應用。通過認識的人、走過的路、讀過的書,結合自身的思考,對生活有不斷地新的認識,是美術創新源源不斷的素材積累,是美術教學創新的重要基礎。美術教師要在美術課上多引導學生欣賞自身的生活,提高其對生活認知的敏感度,用美術的眼光看待身邊的世界,從生活中汲取源源不斷的美術素材。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感悟生活、積累創新素材,可以給美術課堂增加了一個探討生活的環節。例如,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提供一個寬泛的主題,讓學生們去思考,并帶著疑問去生活中尋找答案,在此過程中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將自己發現的,對自己產生強烈美景沖擊的內容以自己特有的方式記錄下來。學生通過相機、書寫、錄音、素描、漫畫等記錄身邊的美好,并將其形成了系統的展示方案,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和老師分享自己的感悟,這種方式極大提高了學生美術鑒賞和實踐的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教學方法。例如,在上《身邊的物品》一課時,要求學生回去收集和挑選身邊覺得最美的物品,比如,水杯、雨傘等,只要是自己喜歡的物品都可以挑選出來,并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比如,通過攝影將物品動態地表現出來,且多維度表現出來;通過素描將其輪廓和核心要素表達出來。只要能表達出物品的美,什么表現方式都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后,與其他學生一起分享和展示,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由于很多學生美術基礎差,他們通過素描方式展示自己喜愛的物品,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比如,對物品的輪廓沒有表達完整或者展示錯誤,比例不協調,或者顏色配比的問題較大等,可以及時地對他們進行指導,并要求他們在指導后重新進行素描,最終素描的物品完美展示了其美麗的成分;有些同學拍攝照片展示自己喜愛的物品,起到了較好的效果,直觀地展示了物品的美;也有其他同學通過其他方式展示自己喜愛的物品。該堂課生動趣味,學生的積極性也得到了充分調動,美術鑒賞和實踐創新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三、創設教學美境,激發創新靈感
美術教育應該注重美字。培養學生的美術鑒賞和實踐水平,如果離開美,其實對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和自我綜合素質提升是一種束縛,因此對美的環境營造和對美的展示和分享是美術教育很重要的環節。美術課上主要是營造美的環境,讓學生主動去發現美,并通過素描等方式展示美,美術課堂變成學生主動探索美的一個過程。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美術課上對美的展示也是多種多樣的,通過音樂營造美的傾聽環境,通過視頻和PPT展示營造美的直觀視聽環境,通過其他方式多維度、多方法營造探索美的環境。例如,在教《我們的校園》一課時,景色都是學生們熟知的,但學生們通過音樂的渲染,動態畫面的展示,使得大家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的美,好像每個景色都有了自己鮮活的生命。欣賞了視頻和圖片后,由于他們體會到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還可以展示教材中其他作品,通過圖片和色彩的配比,讓學生感悟四季輪回的變換。領略了自然之美后,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方式展示美便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們各盡其能,各顯其才,將風景通過素描、動畫等方式表現出來,完成了風景創作,生成一場完美的美術創作之旅。
四、總結
總而言之,美術創新是美術教學的靈魂和最終目的,教師應該意識到之前單方面灌輸的教學方法是錯誤的,通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所在。學生通過體會生活,發現身邊的美好,思考身邊的美好,并通過各種方式展現出來,是激發其美術創新的良好手段。因為提高了美術課的趣味性,也能讓學生較快較好地消化課程。美術創新來源于生活,且是學生的自主行為,因此在美術教育過程中,激發學生對生活的認知和思考,通過他們自己實踐獲得的才是最關鍵的。
作者:茅捷敏 單位:江蘇省啟東市惠萍初級中學
- 上一篇:簡述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 下一篇:五年制職校生人格教育探討
精品范文
6初中班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