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

時間:2022-11-18 09:29:00

導語: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和創新

小學教育中,美術教育,是和政治、英語、語文、體育等同等重要的學科,它主要是讓學生學習一些有關美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來引導學生在未來掌握包括素描、油畫、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等一系列能與美術扯上關系的技能。美術教育這種為學生提供既動手又動腦的學科,很符合當代社會“手腦并用”的需要。

一、小學美術教育在新課程理念下的重要性

(一)小學美術有著一定的啟蒙作用。處于啟蒙審美重要時期的小學階段,小學美術教學在這一時期做好啟蒙工作至關重要。以往“填鴨式”的僵硬式教學,已不適應現代美術教育要求,需要擺脫以往應試教育環境下的教育方法,在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美術知識基礎上,逐步培養學生的觀察、形象記憶、想象力與創造能力,來尋求學生的均衡全方面發展。(二)在新課程理念下培養學生全方面發展。新課改后,為營造開放性的課堂,小學美術教育運用美術語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理解、發現美,進而完善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達到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三)小學美術教育要與素質教育相貼合。為了契合時展的需要,跟上物質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步伐,小學美術教育必須與素質教育相貼合,以實現小學美術教學在教育歷程上的推動作用。

二、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一)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需要適當的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氛圍是令學生能夠思維發散、注意力集中的基礎。在小學階段,在課堂上適當的運用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是有必要的,畢竟游戲是孩子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在學習小學一年級下冊第3課“手形填畫”時,就是采用游戲來調動孩子們繪畫的興趣。筆者做出了如下引導:既然大家的小手都這么能干,那你們愿意用你們的小手跟著老師來玩一個擺手形的游戲嗎?喜歡玩游戲是孩子們的天性,歡呼雀躍地跟老師擺出了自己的小手,然后筆者又了做了關于描畫手形、手形聯想的引導,最后引出了課程的題目“手形添畫”。在手形聯想的環節,學生們在老師的積極引導下,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想象力,結合著多媒體的展示,更好激發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可見效果不錯。(二)正確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培養創造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們是極富想象天賦的,正確的引導,是展示他們內心世界最有效的方法。通過肯定與鼓勵,提升學生們的自信心,盡情地發揮學生們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即便學生們最后取得的結果不同,在不違反藝術創作基本規律的前提下,能使學生更好的實現個性化發展,也算完成了我們新課程下美術教育的目的。(三)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具有良好審美能力的同時,也要注意良好思想品德的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能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與理解,提升自身的人格和藝術修養。那么教師該如何在美術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呢?想要培養出具有良好思想品德的學生,就要求小學美術教師,一如既往的堅持利用學科特點,適時的進行德育教育滲透,對教材上的每節課都要進行深挖,將繪畫基礎、知識技能與思想教育緊密的融合。激發學生學會用審美的角度去感受與欣賞前人的經驗,讓學生在美的世界里前行,樹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念,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自我修養。

小學美術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靈活教學,才能達到新課程理念的要求。學生的年齡特點、個體的接受能力,決定著教師要優化教學設計,激發課堂趣味,多層次、多角度的引導學生提高藝術水平。美術教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素質教育中其他形式的教育與美術教育是互為補充的關系,被動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學生,會因提高了審美教育,而達到心境的轉變,激發出學生的個性與創造力,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張莉.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與教學改革的關系[J].美術教育研究,2015(4).

[2]胡劍雄.新課程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0(9).

[3]蔣乾杰.小學美術課改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教師版),2007,(9).

[4]李永正等.小學美術教學法研究[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8.

作者:王梅 單位:重慶市綦江區營盤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