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音樂在幼師教育中的重要性

時間:2022-10-13 10:52:40

導語:民族音樂在幼師教育中的重要性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音樂在幼師教育中的重要性

我國的音樂是人類歷史上起源最早的音樂之一。我國是有著幾千年文明的國家,5000年前我國就已經通過各種原始材料制作出吹奏樂器。隨著歷史的推移,在音樂方面,我國已有較獨特的音律理論出現。我國的各民族已經具備了對民族音樂的創造能力和審美能力。中國各民族的音樂文化傳播到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成為世界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來經過歷朝歷代的發展,我國的民族音樂形成特色鮮明、理論完備的中國音樂體系。而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對多元化的包容、對審美的突破及市場化的助推,民族音樂的愛好者卻越來越少,使得我國的民族音樂教育更加艱難。青年一代對各種流行音樂十分崇拜,卻對我們民族音樂知識知之甚少。所以要改變這樣的情況就要從培養幼兒做起,而幼師是祖國的園丁,是幼兒的啟蒙教師,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能幫助他們獲得有益的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兒教師要通過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教育提高幼兒音樂修養。幼兒教師是幼兒模仿的榜樣,所以幼師的音樂修養及對民族音樂的掌握會對幼兒身心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民族音樂促使幼師教育更具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民族精神大則關乎國家命運,小則影響個人的言談舉止,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通過民族音樂教學可以激發幼師愛國主義情感,培養較強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建設和保衛國家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因此要弘揚民族精神,就必須重視這個民族的歷史文化。幼兒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所以在幼師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幼師學會欣賞、演唱或演奏民族音樂作品,還要通過一些優秀的民族音樂作品培養、激發幼師的愛國主義情操,增強幼師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對今后踏入幼兒教育做好弘揚民族精神的準備。

二、通過民族音樂教育提升幼師的音樂審美素養

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變化多端、內容豐富,且已經形成一定的民族風格。因而在幼師教育中通過介紹各個民族的歌舞、器樂等知識來傳遞我國的各個民族的文化,拓寬文化視野。音樂是情感藝術,在音樂教學中,欣賞的最終目的是要鍛煉學生正確理解作品的主題、表達的情感及內容。在教育中由于幼師生活閱歷較淺,在欣賞民族樂曲時,對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不熟悉,因此難免出現對作品的誤解。通過讓幼師充分了解樂曲的時代背景和作者生平,引導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樂中去體驗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引起他們的共鳴,讓其發自內心地去理解和感受音樂,從而達到把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文化的思想感情融入學習民族音樂藝術的過程中,并提升幼師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三、系統地進行民族音樂教育

通過學校建設為幼師營造一個有利于提高民族音樂欣賞能力的大環境,把民族音樂課定為學校公共必修課,多開設民族音樂相關的選修課程,并讓幼師成立民族音樂相關社團,積極開展民族音樂校內外交流,正確地普及民族音樂的分類,加強幼師的民族音樂的創造性。教師要加強指導和鼓勵,把民族音樂的真諦真正地傳播于幼師,提高幼師群體的欣賞美、鑒定美的能力,并把愛國主義情懷通過民族音樂進行更好的傳遞。

作者:熊云 單位:畢節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