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課堂滲入人心
時間:2022-12-25 02:41:03
導語:品德課堂滲入人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盡管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作了充分的預設,但教學過程中依然存在變數。這些“稍縱即逝”的“流星”又極有可能成為一種新的可供開發的教育資源。只要教師能根據變化著的動態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并采取得當的措施,就能讓學生說真話、表真情,綻放更多的思維火花,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例如在教學《班級中的“崗位”》這一課時,我曾讓學生圍繞“班上還有哪些事需要設個‘崗’?你想承擔什么‘崗’呢?”這兩個問題展開討論。就在大多數學生爭先恐后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想為班集體出一份力時,我卻分明聽見有幾個學生在小聲地嘀咕:“我才不想承當什么‘崗’呢?無事一身輕呀……”“我可不想去干倒垃圾這種臟活,我要當就要當個‘大官’……”聽到這里,我不禁一震,孩子的這些真心話暴露出他們的自私心理、責任感的缺失以及對苦力工作的歧視。我怎么對此置之不理?于是,我索性讓學生們敞開心扉,暢所欲言。這個“橫空出世”的枝節,引導學生們樹立了主人翁意識,明白了每一個崗位都是一種責任,并無貴賤之分。
1.關注細節,潤物無聲。
在上《我更了解自己了》一課時,我讓學生尋找自己的優點,同學們侃侃而談。突然,有一位同學舉手說:“老師,我的同桌朱某沒有優點。他上課不專心聽講,經常不完成作業,而且衛生習慣很差……”這一說,其他學生也開始應和。此刻,那位被指名的學生已經滿臉通紅,頭低得不能再低。雖然這位同學平時的表現的確很差,但如果我繼續“批斗”他的話,只會造成該生的一蹶不振和同學間的不睦。于是,我笑著說:“朱某同學以前是表現不好,可我剛才看到他羞愧難當的樣子,說明他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也是一種優點呀!老師相信他今后也會勇于改正自己的缺點,也希望同學們能幫助他、督促他,好嗎?”同學們紛紛點頭。從那以后,朱某同學的進步很快,他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起勞動,真正融入了這個大集體中。
2.把握留白,張弛有致。
品德課程是一門生活實踐課程,從生活出發,還必須回到生活中去。因此,品德教學不能隨著下課鈴聲戛然而止,教師要關注學生課前課后、課堂內外的和諧發展。教材中留出的大量空白就是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生活實際聯系起來的橋梁與紐帶,能使品德課堂變得張弛有致。例如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這一課前,我先布置學生利用雙休日調查身邊幾種不同職業者的工作情況,并采訪他們的勞動感受,有條件的還要進行模擬體驗;到了課上,大家把訪問和調查的收獲一一進行交流匯報,因為他們有了親身體驗,他們才能理直氣壯地與他人進行爭辯,才能在爭辯中總結出生活的真諦,感受到勞動的幸福。再如在教學《現在的我能做什么》這一課后,我班開展了“我是家庭小主人”活動,要求學生通過做飯、洗衣、打掃衛生等實踐活動,體會父母的辛勞和對自己博大無私的愛,并寫好體驗日記。學生們通過體驗,自然而然生出關心體貼父母的情感,實現了道德認識的“后延”,進而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培養對父母、家庭和自己生活的初步責任感。心與心在這里碰撞,情與情在這里交融,簡簡單單的教學,扎扎實實的收獲,美與丑的概念悄然內化在孩子們的心中。我堅信:這樣的品德課堂必能飄滿心香!
作者:李群單位:江蘇省宜興市陶都小學
- 上一篇:試議生活中的品德教育
- 下一篇:簡述刑法的人身危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