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在體育教學的運用
時間:2022-09-22 09:21:30
導語:品德教育在體育教學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德育是學生品德的養成性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和受教育者的需要,按照品德形成的規律,通過教育者一系列的教育手段,從內到外對被教育者的道德觀念、社會觀念、政治觀念等形成良好的引導過程。體育課程,是學生和教育、學生和學生在互相學習、指導、交往的過程中開展,它具有鮮明的開放性、即時性、互動性,不同于其他學科,能夠為德育教學提供鮮活、生動的德育教學素材,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做好體育教學工作,處理好教學過程中生成的教學問題,也是踐行德育教學重要的一個方面。
一、潤物無聲,在游戲中形成規則
德育教學的核心內容是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通過體育教學,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課堂紀律習慣,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也能有效和諧地貫穿始終,是學生學會遵守紀律、熱愛集體、與同學友好交往等能力提升的重要教學途徑。在實際的教學中,低段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對于體育知識、運動能力、學習能力或合作意識都比較低下,甚至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會,對學校的課堂常規要求總會產生模糊和陌生感,總是比較散漫,組織紀律性比較差。根據低年級學生的這種特點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常規的訓練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每次到體育課時間,一年級學生從教室排隊出來上課就要花上好幾分鐘,而且每次都要在老師的監督下勉強完成。針對學生的這種狀況,筆者編了一個排隊的兒歌:鈴聲響,嘴巴閉,安安靜靜走出去;排好隊,不推擠,比比哪組最整齊。這樣一來,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又提醒了動作慢的同學快速從教室出來排好隊。當個別同學沒做好,筆者把手指放在嘴上做一個不能講話的動作時,他馬上就能明白我的意圖。到達操場,對于排隊排得好的組筆者每次都給予表揚,讓大家送給他們掌聲和大拇指。下課回教室時,為了強化學生排隊的速度,筆者讓學生照樣唱著兒歌回教室,這樣既節省了時間,為體育課堂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基礎,又讓學生在唱游中規范了學生的行為,養成了遵守規章制度的的良好習慣。
二、精心布設,在比賽中凝聚力量
小學低年級學生中,獨生子女在班集體中占絕大多數,由于現在家長從小就為學生報名參加很多興趣班,從而導致學生平時在家里幾乎沒有空閑時間和同齡人交往,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往往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面對陌生的環境,很多學生就不敢表現,不善與人交流。針對這個特點,教師應在教學中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集體的含義,形成集體意識,并最終團結力量,形成集體凝聚力。例如在一次“踏石過河”的比賽中,要求學生四人一組,利用兩塊海綿墊四人同時站在墊子上再移動墊子進行比賽過河,不能掉到“河里”,如掉到河里必須要從起點開始。在比賽過程中筆者發現孫良組出現了意想不到的問題。孫良組的4個同學在比賽中互相推擠,小強掉到“河里”,按照規則他們要從起點開始重新過河,這時候筆者發現其他的兩個同學就開始埋怨小強,還罵他“笨蛋”,于是筆者就先讓孫良組的四人站在旁邊觀察其他組的學生練習情況,特別要求他要觀察的重點之處,如:四個人是如何配合,凝聚在一起過河的。比賽結束后,筆者就問孫良:“你們組剛才在比賽過程中小強掉到河里,主要是什么原因呢?”孫良回答說:“小強動作太慢了,而且站的位置又大,老是往我們這邊擠。”見到孫良這樣回答其他兩個同學也跟著說:“對啊,小強過河太慢了,站在墊子上又不好好站著,到處擠。”接著筆者就說:“那么你們剛才在旁邊觀察了其他組的比賽,你們看出他們是怎么做的嗎?”他們四個都搖搖頭說“不知道”。于是筆者就說:“那么接下來我們請第一名的馬勛組來跟大家說說他們是怎么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的。”“在比賽之前先分好誰最后一個跨過墊子,站在墊子上不能互相推擠。”馬勛說。接著馬勛的話,筆者說:“馬勛說得很好在比賽過程前要先安排好各自的職責,在比賽中如果出現站的位置不過,要互相謙讓,一人留一點空間出來,那么位置就大了,要凝聚在一起,就像是一個人在比賽一樣,這樣過河就會很快,就能取得好成績。”看到孫良組聽得很認真,但是好像沒怎么明白,于是筆者就組織學生再進行比賽,但在比賽之前我先幫孫良組的成員進行分工,并且強調不能互相推擠,四個人凝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共同體,這樣才能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在第二次比賽中孫良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沒有再出現第一次比賽中互相推擠的現象。通過這次比賽學生明白了什么是集體的力量,什么是凝聚力,并且形成了集體意識。
三、沉著冷靜,在事件中正面教育
低段學生運動能力相對較弱,但模仿能力強,而游戲的有趣生動,形勢活潑,能寓教于樂,符合低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因此能夠激發學生參與運動、掌握動作技能,增進身心健康等,故應把游戲作為教學的重要方式,樹立公平合理的規則,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練習,在游戲中提升,養成良性的競爭意識,學會正確對待競技過程中的成功與失敗。例如在學習《30米快速跑》時,在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要領后,讓學生分組進行動作練習,并在練習中評出名次,這樣的比賽激發了學生的良性競爭意識,又提高了練習的實效性。在游戲結束后,筆者發現班級上平時全班公認跑得最快的學生陳紅在偷偷地掉眼淚,筆者問她:“你為什么哭啊,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還是怎么了?”這時她邊抹眼淚邊跟我說:“今天穿的鞋子太大,跑不快導致我們組的比賽輸了。”原來是在比賽過程中陳紅所在的組前面的學生跑得還可以,但是總是差第一名三四步的距離,輪到陳紅時組員一致都覺得她能超過前面的同學,能拿第一名,都很努力地為她加油鼓勁。結果比賽結束后,這組拿了第三名,雖然其他學生沒說什么,沒有責怪陳紅,但陳紅覺得是自己的原因導致他們組沒有拿到第一名。聽完陳紅的話后筆者我就組織學生集合,先宣布比賽結果,接著我就告訴學生:“每次的比賽都會有輸贏,成功者一定是最用心的,他們不斷練習,掌握要點,贏得比賽,這是我們要向他們學習的。失敗也不要灰心氣餒,要學會找出問題所在,總結經驗教訓,爭取在下一次的比賽中贏得成功。”聽了筆者的話后,陳紅似有所悟的說:“我要努力,爭取下次比賽出好成績。”
四、巧妙激發,在偶發中端正品行
體育課,參與人數多,活動內容靈活多變,分散活動居多,而且學生對體育課充滿熱情,活潑好動,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難免出現部分學生沒有及時按照指令進行活動,或者活動時不夠專心,散漫拖拉等情況,而這些情況有可能造成體育課上的偶發事件,特別是在進行身體練習和競賽、游戲等活動時,有的學生會為爭榮譽而投機取巧搞小動作不誠實或責怪隊友等過激的行為。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偶發事件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學會正確處理矛盾,既有效避免了沖突,又貫徹了德育教學,正確與人相處。例如在一節體育課上,有個學生長得比較胖的學生叫郭宏,雖然比較胖但很喜歡上體育課,在“往返接力”比賽中,郭宏所在的小組在比賽過程中出現了不和諧現象,原因是由于郭宏身體太胖,跑步速度慢,從而影響本隊的總體成績,于是高宇等幾個同學就責罵他,說他是“胖子”“拖后腿”,甚至不讓其參加接下來的比賽,以至于郭宏聽后心里難受,眼淚嘩嘩的流。這時筆者見狀就先將全體學生集合進行點評比賽結果,接著宣布下一個游戲內容——拔河。正當筆者要開始分組時,這時有很多同學都搶著要跟郭宏一組,于是教師就將郭宏與高宇等稱他“拖后腿”的同學分開,而比賽過程中郭宏所在的組很快就贏得比賽。比賽結束后教師在進行評價前,先讓學生回答“你們為什么都要搶著跟郭宏一組?”學生異口同聲的回答“因為郭宏力氣大,拔河比賽肯定不會輸,跟他同一組肯定會得第一名”,這時教師就借此機會教育學生:“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要正確對待自己和別人的優缺點,要學習對方的優點,不能一味地指責他的不足,分離他,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而學生在老師的點評中啟發了不少,都能主動認錯并改正。
五、樹立典型,在評價中激勵前行
學生學習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歷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情感和價值觀,形成正確的學習預期效果,幫助學生認識自我,樹立信心,發現學生多方面的潛能。樹立典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積極地參與練習,更好地掌握動作技能。例如在低段進行《爬行》教學時,在剛開始上課時,筆者就問學生知不知道“特種兵”“火鳳凰”,學生回答:“知道”。緊接著筆者就問學生:“那么我們今天的內容和像解放軍訓練的內容一樣是爬行,如果做得又好又快的,男的就是特種兵,女的就是火鳳凰。”學生聽完后積極性都很高,都躍躍欲試。在接下來的練習中,筆者就注意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最后確定了王強和李甜兩名做得很好的學生,然后集合全體學137頁)生讓這兩名學生展示練習成果,并讓學生進行評價,筆者聽到有學生發出感嘆:“哇,好快啊!”緊接著筆者就問學生:“那么他們兩個是不是特種兵和火鳳凰啊!”學生異口同聲回答:“是”。在接下來的練習中我就號召大家向他們學習,爭取每個人都是特種兵和火鳳凰。這時,筆者看到受表揚者表現得很興奮,并且其他學生看到受表揚者被樹立為典型時都投來了羨慕的眼光,接下來的練習在典型的帶領下學生更刻苦了。就這樣孩子們的競爭意識,不屈不撓的精神,逐漸地得到了培養。體育課雖然不是德育的主陣地,但是在體育教學中,教師都能隨時隨地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只要教師們把握時機,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就能讓學生的思想以及行為習慣在體育教育過程中不斷地改變,不斷地進步與提高。在新課標的引領下,作為體育老師要堅持以人為本,在上好體育課的同時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德育與體育“和諧共舞”。
作者:周武揚 單位:廈門市安兜小學
參考文獻:
[1]黃湛明.試論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的途徑和方法[J].博覽群書•教育,2013(6).
[2]成文.淺談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EB/OL].www.3edu.net/lw/12/lw_5110.html.
[3]任燕南.小學體育教學德育滲透之我見[J].成才之路,2013(5).
[4]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 上一篇:成人高等教育網絡教育教學質量分析
- 下一篇:淺議聾生品德教育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