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思想品德教育思考
時間:2022-04-28 10:13:16
導語:小學數學思想品德教育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小學階段在學生整個成長教育過程中起重要作用,這個時期,學生從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上有了質的改變,開始學習各門學科,而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主要科目之一,其教學目標除了傳授學生數學知識之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小學是學生個性養成的初級階段,教師還擔負著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任務,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進行了幾點思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思想品德教育;思考
數學是一門集概念、公式、圖形等為一體的科目,不僅考察學生的學習知識能力,還考察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因此對于教師來說數學教學難度較大,教師如何將知識簡單化,提高教學效率,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更增加了教學的難度,需要教師不斷思考、探索。
一、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
思想品德教育涵蓋的內容較多,包括學生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世界觀等,而在小學階段,學生心智較單純,理解和學習能力也較低,思想品德教育是指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尊重他人,善良待人,熱愛祖國和社會主義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在傳授學習知識,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思考
(一)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習成績,首先最主要的就是要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生學習能力較弱,同時天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上課過程中很容易被無關的事物吸引,同時數學知識本身較枯燥,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容易讓學生對數學學習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采取抓住學生的特點采取一定的措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在講加減法時,如果單純地進行教學,知識可能會枯燥,教師可以賦予知識一定的情景,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貼近生活的教學情節也可以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二)將教材知識與時事相結合。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現在大部分學生都認為國家大事與自己無關,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個體,愛國情懷也不濃烈,因此教師在小學階段就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數學雖然是一門理科學科,但是教師在上課過程中也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日常的教學過程和生活中通過細小的事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三)重視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雖然我國目前的大背景是應試教育,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是教師和家長關注的焦點,但是近年來我國不斷推崇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并不亞于學習成績的提高。小學生年齡小,心理認知程度較低,他們辨別事物的能力也低,但是對周圍的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心,這些特點讓小學生遇到一些事情后不知道應該以什么樣的態度對待,因此教師除了教學生課本上的知識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二者不能脫離,它們都是我們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分數的概念時,可以舉例有一個橙子,把它平均分成四份,把它分別分給自己的四個同學,無形之中就教會學生學會與他人分享,就是這樣,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滲入思想品德教育。
三、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教育
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就是要提高教師的素質,小學生能動性較差,教師在整個課堂進行過程中扮演尤為重要的角色,要傳授知識,引導學生,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教學效率,而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對教師素質的一個考驗。首先作為教師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責任心,全面關心學生,全身心地為學生著想,教師才能不斷突破,其次,教師自身要有較高的思想覺悟,不僅僅是一般的思想覺悟,更表現在政治覺悟上,對國家的熱愛,教師思想覺悟高,才能時時刻刻成為學生的榜樣,通過點滴對學生進行感化,才能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最終能將數學與思想教育合二為一。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素質教育是大趨勢,小學也是如此,小學生身心剛剛開始成長,是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階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從小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操,提高審美情趣,讓學生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本文對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進行了幾點思考,為小學教育提出一些建議,希望教師能夠采納,提升自身水平和思想素養,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王莉.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考試周刊,2018(89):52.
[2]麻根愛.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J].新課程(綜合版),2018(05):227.
作者:楊雪 單位:寧夏銀川市永寧縣第三小學
- 上一篇:小學品德與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 下一篇:高校工會組織教師師德研究